淘新聞

你真的沒有強迫過孩子做什麼嗎?

今天,先給媽媽們提個問題,你有強迫孩子做過什麼嗎?有些媽媽一定說:“沒有啊,我從來沒有強迫孩子做事情。都是按照他喜歡的來,強迫他大人孩子都覺得累。”

可是,真的是這樣嗎?

看看下面的例子,你真的覺得自己沒有強迫孩子嗎?

01 強迫孩子跟長輩打招呼

我們每天會遇到不同的人,熟悉的,不熟悉的,見面問好已經成了基本禮儀。要是相識的人見了面不打招呼,就會被人指責沒禮貌,也似乎是一個缺少教養的行為。

有些孩子似乎天生比較內向,見了陌生人會本能的表現出羞怯、膽小的行為。

而這時候,可不是教孩子要懂禮貌的好時機。常常有家長遇到長輩向孩子打招呼,孩子因為害羞而不敢開口的現象時,當場就對孩子進行教育,比如“跟阿姨打個招呼……誒,人家跟你問好呢,你怎麼也不會回一下,怎麼這麼沒有禮貌呢?”諸如此類的話,你有說過嗎?

其實,孩子在不熟悉的人面前,表現出害羞、內向等行為是十分正常的。當處於陌生的環境,遇到陌生的人,他們的會習慣把自己保護起來,這也是孩子自我保護的一種本能反應。他本身就是處於一個不安的狀態,渴望你的安慰和保護。這種情況下,當你批評他的時候,他自然感到委屈,也會使他的自尊心遭到損害。

其實你可以這麼做

1、可以給孩子足夠的時間與這個人相處,與他建立良好的互動關係,與熟悉感。下次再見到他時,孩子就不會表現得那麼害羞。

2、在日常與孩子的相處中,要多花時間給孩子主動樹立這方面的意識。而不是等到需要打招呼了,才想到要教育孩子。可以在平常與孩子做遊戲中、讀繪本時、還有日常的生活中潛移默化的教育他。這樣孩子才會知道,在什麼樣的場合需要做什麼。

3、自己要給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孩子在小時候的行為語言,大多數都是模仿大人的處事方式。如果你能在孩子面前樹立起良好的榜樣,讓孩子知道,孩子也會有著更好的表現 。

02 強迫孩子分享

很多媽媽也遇到過這種事……

“這孩子,每次看到有人動他的東西就哇哇大哭,一點都不懂得讓一讓。”

“孩子明明有兩個或者更多的玩具,他寧願把那些玩具放在身邊,不去玩它,也不允許任何人動,更別提和其他小朋友分享了。”

其實,有時候孩子還小,他並不是非常能理解“分享”到底是什麼意思。大概從2歲左右開始,孩子就會進入到物權意識敏感期,只要是他的東西,他就一定要護在身後,別人一旦侵犯,孩子就會變得非常緊張焦慮。

在“物權意識敏感期”的孩子看來,他的一個破玩具也可能和你的戒指項鍊一樣重要,要是被別人拿走了,他就會瞬間變得很不安。

這種情況下,要是我們不能理解孩子的心情,忽略他超強的“物權意識”,孩子可能會覺得:其實爸爸媽媽並不重視我的感受,他更關注別人要的是什麼。

更壞的結果是,孩子逐漸變得不那麼忠於自己,什麼都讓給別人,把自己放在一個很卑微的位置。

其實你可以這麼做

1、要給孩子足夠的時間來過渡,讓孩子順利度過“物權敏感期”他們也會自然地進入到一個分享的階段。

2、多讓孩子和其他寶寶接觸,讓他有多一些小夥伴,他自然而然就會理解到分享的含義。

03 強迫孩子合群

現在有的媽媽總覺得,“我的孩子怎麼總一個人在這裡玩,?怎麼不去和別的小朋友一起?這樣他是不是有些孤僻啊?”想著想著,越發覺得不對,就對孩子下命令,強迫他去和別的小朋友一起玩。

其實,先別將“孤僻”這樣的標籤貼到孩子的身上,如果孩子還想,他更加渴望家人的陪伴,他對“朋友”這樣的詞根本沒有概念。在寶寶3歲前,還是以獨立自主的遊戲為主,他可以一個人在一邊玩得很開心。然而,到了寶寶3歲以後,才會開始有同伴的意識,想要去找尋自己的玩伴。

我們其實可以這麼做

1、可以多帶孩子去一些熱鬧的場所,讓孩子適應環境。

2、作為家長,多引導孩子做一些互動遊戲,或者一些需要團隊合作才能完成的遊戲。讓孩子樹立起小夥伴的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