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我的家裡有個破壞大王”怎麼也治不了!

很多父母一定遇到過這樣的情況:

當你樂滋滋的給孩子買了新玩具或者新的繪本書籍與孩子樂心分享時,孩子卻毫無聲響地將玩具零件拆除,你的所謂驚喜被孩子童真的無心撕損得一塌糊塗。有沒發現,這樣的場景無比熟悉;不管是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還是遊樂世界、生活基礎中,這一定是常有的事。

當你火冒三丈準備對孩子叱喝的時候,你需要的不是對孩子的打罵教育而是徹底的冷靜,因為這樣的行為歸根結底不是孩子的錯!

很多家長表示對孩子情緒的不可控非常困擾,他們的陰晴不定導致每次的行為表現不統一,甚至在一些公共場合有胡鬧的現象。而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孩子會變成如此“動盪不安”的形象呢?

自我意識的逐漸增強

3~6歲的孩子隨著自我意識的增強,孩子總是希望能從父母眼中多一些關注,而不是在玩具或者書籍的陪伴下的關注。所以他們以“鬧”的方式讓家長更加的重視。

自我掌控能力弱

孩子的天性是張弛無力的,他們越是期待著關注越是肆無忌憚。他們懂得釋放自己的情緒,但是不懂得如何有效的制止,所以在行動上就造成了嚴重的衝動型效果;最後引發的反而是來自父母的責備。

孩子的社交需求得不到滿足

由於現在家長的工作繁忙,平時很少帶孩子出去玩耍,而孩子在看不到大世界的情況下又缺少玩伴的交流,特別的寂寞。所以時常在一些有人的公共場所會做出一些激烈的行為引起他人的注意。只有這樣,他們的內心才會受到滿足。

——————————————————————

父母應該如何正確引導孩子?

1.進行禮儀規範教育

2.適當的進行一些心理暗示

3.尊重孩子,讓他們追尋自己的心理需求

4.花時間陪孩子,並帶他們拓展朋友圈

——————————————————————

用心呵護孩子的成長

讓他們快樂在每一個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