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共用充電寶在國內飛起來

文/硬度網 美琴

共用經濟改變了中國,從滴滴開始到小豬短租,再到近日依舊火熱的共用單車,儘管有人一直質疑共用經濟的概念,但是這種經濟模式的確在改變人們的生活。隨之而來的是共用充電寶,共用籃球和共用雨傘等新共用事物。就拿最近資本市場火爆的共用充電寶來說,巨頭像騰訊都已經入局,不溫不火賣化妝品的陳歐都投資了共用充電寶。那麼在國外這種形式的東西有市場嗎?不同的人對此有不同的看法,首富之子王思聰就不看好,並說:“共用充電寶要是能成我就吃翔。”

目前,小電科技成為業內融資最高,完成B輪融資3.5億元,是騰訊看好的局內人,而街電科技獲得聚美優品3億融資,hi電科技獲得a輪億元融資。國內共用充電寶已經開始在市場上進入大眾生活,基本都是付押金租賃,按小時收費。不過國外好像依舊沒有太大的市場反應,基本沒有特別大的市場動靜,目前國外共用充電寶市場只有亞洲一些地區出現和試點。

韓國地鐵裡出現了很多可以租賃充電寶的地方,不超過三小時可以免費租賃,超過三小時也只需要付很少的錢,而在香港地區,遍佈全港的711便利店開啟了全港的充電寶租賃業務。因為香港是旅遊熱門地點,所以這種充電寶也面相遊客,前三天只需要10港幣租金,後面每多一天加10港幣,歸還時完好就可以拿回押金90港幣。目前在海外的共用充電寶業務其實是比較有針對性,並沒有在資本市場發生特別大的影響。不過共用充電寶作為給手機充電的物品,在資訊安全方面一直備受關注,國外就出現了在充電寶內安裝小型電腦,然後盜取使用者資訊的事件。

有的充電寶還同時租賃資料線等配套用品,這更加大了安全性漏洞。同時共用充電寶的電池安全問題也很受關注,壽命多長,能頻繁使用多少次,這都是使用者需要關注的問題,以免引發不安全事件發生。共用充電寶在未來到底能不能像共用單車一樣成為巨大的產業,帶動上下游產業鏈條,這不只是人們的需求決定,還需要技術,運營和服務的聯動,能夠規模化和產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