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愛笑的人運氣不會太差!除非得了這些病…

走在街上,聽著後面的笑聲,我總是想像著他們打著電話或是和身邊朋友一道談天說地的樣子,往往此時,內心都會漫出一些若有若無的暖意。聽著笑聲,我常常也會不自覺的跟著笑起來。但要是有人在大街上四處遊逛著,獨自一人哈哈大笑;或是在肅穆的喪禮上,發出銀鈴般的笑聲 —— 我想,這種時候我大抵是笑不出來的。

是呀,誰說笑總是積極的、正面的呢?科學都顯示了,笑的種類太多了。我能在心裡樂開花,也能皮笑肉不笑;你給我撓癢癢我會忍不住笑,吸食毒☆禁☆品我也能飄飄欲仙,甚至於我可能得了笑病,哈哈停不下來。但是,笑真正的神經機制是什麼,目前還沒有確切的答案——我們現在的大部分認知,都是從病理臨床病例中得來的。

在適應社會、情感和認知功能中,笑與人們對幽默的喜愛占了極其重要一部分。頗令人吃驚的是,這不單單存在於人類社會中。靈長類動物和猿猴也是會咯咯直笑的。或許是因為笑讓它們得以存活,這一功能才進化到今天。

笑,是一種公共活動。人們在笑中拉近距離,化解潛在的衝突,減緩壓力與焦慮。孤零零一個人的時候,笑便也成了一件困難的事(笑聲若是形單影隻,只怕這預兆不甚妙)。

笑有魔力,和其他情感交織碰撞的時刻,它總能暫時性地勝出。歡暢之時,是做不到惆悵淚流,也做不到怒氣衝衝的。因為就連我們的面部表情,還有聲音構造,都更青睞於積極正面的情感。而這,是由專門的大腦回路和化學信使(神經傳導物質)控制的。

笑的產生,和幾條大腦通路脫不了干係,而每條大腦通路都有不同的作用。比如:我們抑制自己的其他行為,情不自禁開懷大笑的時候,或是做決定的時候,都是大腦區域在起作用。笑的產生,也離不開將情感體驗區與情感表達區聯繫起來的情感回路。

 // 疾病,亦是良師

為什麼大腦功能會對面部表情、吞咽、舌部與咽喉運動產生如此重要的影響?我們對此已經有了較為詳細的瞭解。但是,對於積極情緒是如何轉化為“笑”的這一問題,我們卻知之甚少。好在,大量疾病的存在讓我們有機會一窺其神經功能的奧秘。

當中一項綜合症被認為是由達爾文首次發現的,有著極其詳細的文檔記錄。患有這項綜合症的病人無法控制自己的情感,臨床特徵表現為一系列頻繁、無意識、無法控制的大哭或者大笑行為。

哭笑皆非我所願,這是何其不幸!這後來被人們稱為“假性延髓情緒綜合症”。在其他一些神經疾病之中,這種症狀也有所體現。

簡而言之,這種情況的出現,源於腦幹中的額葉“下行通路”(控制情感)與主管面部表情、情感傳達的神經回路與通路的聯繫中斷。一些疾病的產生尤其與這些區域的病變有關,例如:外傷性腦損傷、阿爾茨海默病、帕金森病、多發性硬化症和中風等。

去年一項研究顯示,如果你對幽默的感知愈來愈容易出現偏差,又總是不合時宜地發笑,這很可能是癡呆的前兆。假性延髓情緒綜合症也是中風之後最為普遍出現的症狀。考慮到每年中風的高發率,可想而知在普通人群中,這項綜合症的出現是多麼普遍。

大腦內部線路出問題,也會導致很多其他的特殊疾病。被笑恐懼症就是一例。得了被笑恐懼症的人,無比害怕被嘲笑;但是得了另一種病——被笑愉悅症的人,卻會沉浸在被嘲笑的喜悅之中;相應的病症還有一種——笑他愉悅症,得此症之人自然是很享受嘲笑他人。

最為可怕的是,被笑恐懼症很可能會發展成為一種極端的、沒有絲毫快樂可言的焦慮狀態——或許是社交障礙,又或許是嚴重的抑鬱症等等。被笑恐懼症患者總是對周遭環境保持著高度警惕,唯恐出現一絲嘲笑的氣息。為何面對嘲笑就如面臨大敵,要如此畏懼?這或許和患者早年悲觀的生活經歷有關,小時候被取笑、戲弄的痛苦,在心中是難以抹去的。圖像資料顯示,被笑恐懼症的產生,和額葉與顳葉內側區(負責監測與處理情緒刺激)之間較差的連通性有關。

結合社會與情感背景,額葉腦回路的存在,讓我們能明白話語的弦外之音——諷刺之類的言語含義如此微妙,我們卻能辨別察覺,這便是原因所在。有趣的是,額腦若是受損,這項能力便會消失;又或是患了由額葉功能障礙引起的疾病,比如孤獨症,這項能力也會不復存在。

// 笑一笑,十年少

說了這麼多笑的不好,我們卻還是要記得它帶給我們的那一份溫熱的情感。是呀,笑可是還能增強我們的心血管功能,提高我們免疫力,改善我們內分泌系統的呢!

陪著他暢懷大笑,而不是冷眼相嘲,何嘗不是歡欣的事情呢?就連大腦處理他人笑聲的過程,似乎也在告訴著我們:比起冰冷的嘲笑,陪著他人一起開懷更叫人歡愉,承載著更多的感情深度。

那些真實的快樂、有益的情緒,似乎極易影響我們的大腦。歡笑療法效果極佳,或許正源於此。歡笑療法一定程度上鍛煉了肌肉,改善了呼吸,減輕了壓力,化解了焦慮,還能轉變我們的心情,增強我們的抗壓能力。這和抗抑鬱藥物帶來的效果相似,兩者都能提升腦部的血清素含量,而血清素恰恰是一種神經遞質,對感知幸福和平靜至關重要。

縱使幽默千千萬萬種,善意也好,挖苦也罷;只要我能感知,叫我發笑便是最好的良藥。

(本文翻譯自《 科學美國人 》。編輯/一顆長歪的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