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戴森吸塵機器人吸蚊子滅蟑螂效果

怎樣挑選一台吸塵器?

這個答案如果放在20年前,父母一輩的答案基本上是“吸得乾淨,不容易壞”;

而在20年後,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依舊沒變。

只是在這個答案的基礎上,80、90後們又對其提出了一些新需求,甚至從吸塵器的身上探索出了有趣的新功能。

譬如,吸塵器是如何幫助他們有效解決“夏天蚊子蒼蠅滿天飛”這個痛點的。沒錯,就是除了幫你清潔房間,還能順便吸牆、吸車、吸蚊子……

所以說,“吸蚊子”到底哪家強?嗯,根據中國網友們生動的回饋,大概……非戴森莫屬。

▲這是臺灣同胞回饋來的資訊

連“挑剔度”驚人的知乎,也幾乎給了戴森的清潔功效一個零差評,這是不是可以證明,它的“吸力”水準應該經過了高端消費者的“錘煉”?

譬如,這位通過戴森吸塵器發現了新大陸的知乎網友,就給了一個讓人笑出聲的評價:“反正有了它以後,我就再沒用過蒼蠅拍了,吸家裡的蚊子蒼蠅太方便了,哪怕在天花板那種高度,用延長杆的一頭離蚊子十釐米,輕輕一按,然後就看蚊子在集塵桶裡飛了。比起我小時候爸爸拿氣槍在家打老鼠,Dyson給了小動物更多尊嚴,至少蚊子蒼蠅基本是全屍。”

……這個答案甚至讓部分非目標使用者對吸塵器有了期待。不過,估計對於新一代戴森吸塵機器人來說,你得把這個東西舉起來吸才行……

▲ 現場在吸塵的戴森最新360度eye吸塵機器人

◆ 吸蟑螂算個啥?有本事吸霧霾 

當然,吸力為何這麼強勁,決定性因素不外乎是技術上的。

所以在戴森的新版吸塵機器人發佈會上,當36氪記者拿著這個問題向戴森電子研究小組的英國工程師Mike Aldred請教時,才終於得到了一些關於“什麼決定吸力”的科普性知識:“吸力要取決於吸塵器中的馬達,這是吸塵器的心臟。”

戴森的‘數碼馬達’是研發了10年的一項專利,譬如第二代數碼馬達每分鐘能最高達到78,000轉。而大部分無繩吸塵器使用的是傳統的有刷直流馬達,一般每分鐘可旋轉 25,000 次。

▲Mike向36氪展示內置的馬達

其實如果拿傳統馬達來看,應該是越大越重,轉數才越高。但這種馬達,戴森如足球一般大小的吸塵機器人肯定塞不下,而且用戶也抬不起來。

所以,才有了“數碼馬達”這項到目前為止幾乎讓戴森吸塵器在業內“一騎絕塵”的專利(10萬轉如果能做到的確強大)。

這麼說可能更形象一些,一輛F1方程式賽車的引擎每分鐘也不到20,000次;一架普通噴氣式飛機的引擎轉速大約為 17,000/分鐘。所以,戴森的這個轉速才能憑藉“吸蚊子”這項技能得到諸多好評……

按照戴森工程師的說法,小到0.1微米的微塵,大到燕麥片大小的污垢,戴森最新版本的智慧吸塵器都沒有問題。

因此,還有網友提到的“用戴森吸掉過蟑螂窩”……應該也是可信的。

▲吸力很不錯(動圖)

實際上,這種強大的吸力只是你看到的一個在該領域具有相對優勢的成果。但在這個成果背後,是一個承載了戴森200多名工程師、420項專利以及2800萬英鎊研發投入的巨大推動力。

所以身處帝都的我們,接著問了一個很迫切的問題:“這傢伙能吸霧霾?”

戴森工程師的答案是:“Absolutely(完全可以)。”

◆ 懶癌患者的清潔福利?

其實戴森的這個新版吸塵器,被起了一個響應當下新技術潮流的時髦名字——360 Eye智慧吸塵機器人。

當然,Mike表示,它必須保證首先是一台性能優良的吸塵器,然後才能有第二個錦上添花的優勢——智能。

其實在拜訪戴森的工程師之前,36氪潮科技欄目組先在周圍朋友間做了一項小調查:

你希望當下的吸塵器具備什麼功能?

而結果證明,現在的年輕人果然基本都是懶癌晚期患者,關心的都是“躺在床上,家就立馬變乾淨了” “聲控,叫哪掃哪” “捏臉,可以向它吐槽(喂,它是吸塵器好嗎)”這種把自己徹底從幹活中解放出來的功能。

其實這些需求,目前基本上已經被該領域的技術創新給解決了。

實際上,“智慧互聯”絕非戴森一家所有。用app來控制清潔設備在當下的智慧家居市場已經越來越普遍。

基本上,你可以打開市面上任何一款智慧吸塵器的應用程式,坐在沙發上遠端操控它完成房間的清潔;

也可以像智慧電飯煲一樣“預約”它的打掃日程,在你上班的時候,它就自覺在家裡努力勞動。你還可以隨時通過app查看它的工作完成進度(不過戴森機器人的運行軌跡相當明顯-下圖)。

▲戴森app上顯示的機器人打掃完的區域及行進軌跡

因此,在“智慧”這個優勢趨向於同質化的時候,技術細節就顯得愈發重要。

譬如,怎樣讓吸塵器更加精確地識別清潔與未清潔區域,怎樣在繞過各種密集障礙物的同時,也能高效完成工作。

Mike向36氪展示了一個小巧精緻的攝像頭,把它比作了戴森吸塵器的眼睛。我們拿在手裡,感覺它與乒乓球直徑一般大,而且幾乎沒什麼重量。

▲360度全景攝像頭

但它卻是決定戴森吸塵器進行智慧清潔的關鍵零件,掌控著戴森機器人的整個視覺系統。

Mike把它的功能比作古代出海航行的掌舵手。就像舵手需要依靠星星的位置來判斷方向一樣,這個360度視覺系統能夠選擇參照點進行三角定位,進而獲知自己當前的位置以及未清掃區域。

▲三角定位

其實在這裡,你可以把它類比為一個安裝了感測器的低配自動駕駛汽車:“有了全景攝像系統,戴森的吸塵器才可以通過即時定位與地圖構建來追蹤自身方位。如果說馬達是戴森的心臟,那麼視覺系統就是戴森機器人的眼睛與大腦。”

◆ 語音操控?戴森馬上就要與Echo合作了

既然說到智慧硬體,就不得不提一個當下最火熱的控制功能:用語音發送指令。

當下,如果想聲控一款智慧硬體,要麼內置一個智慧語音軟體,譬如內置了Alexa的亞馬遜智能音箱Echo;要麼與智慧語音軟體合作,通過其他智慧設備來喚醒它,譬如Echo目前已經可以控制其他品牌的智慧燈具。而戴森選擇了後者。

雖然戴森工程師沒有向36氪透露兩家的合作細節,但卻表示,未來歐美市場的消費者將能夠通過Echo向戴森的產品發出語音控制指令。

所以,如果你有一個Echo,大概今年某個時候就可以隨時向戴森吸塵器發號施令了:“Dyson,去清理一下廚房!”

當然,不出意外,除了Echo,戴森的下一個智慧解決合作方或許會是中國的某個智慧家居品牌。

◆ 一個讓媽媽們頭疼的細節:那些邊邊角角何時能清理乾淨

 這其實是一個讓機器人最尷尬的問題:那些呈90度的邊邊角角究竟該怎麼清理?

雖然我們可以信任戴森的一點是,它足夠小的體積(23釐米)以及與機身等寬的清潔刷條,可以讓其進入其他同類產品進不去的狹窄區域,把犄角旮旯打掃地相對乾淨。

▲ 機身等寬的刷條

但是,90度的牆角或閘角,對於圓形吸塵機器人來說,仍然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也是媽媽們不能容忍的一個槽點。在這次小調查中,也有年輕媽媽們對完全智慧的機器人提出的疑慮:“交給圓形的機器人,掃的肯定不如人乾淨啊。”

▲ 90度牆角怎麼辦

 對於這個問題,戴森的機器人系統工程師張林通回答地沒錯:“戴森的刷條是可以進入那些小角落的,而且吸力也很穩定,不會因為觸及到牆壁而減減緩吸力。但是,機器人肯定不能完全取代人類,智慧吸塵器還是會有它的一些限制存在,這些會在未來的研發過程中一步一步得到解決。”

 所以說,一方面我們仍然要對那些依然需要彎下腰板,清潔時不放過任何一個角落的媽媽及妻子們(當然也有爸爸和主夫)致敬,另一方面,我們為何不能針對這個問題,開一下腦洞呢?

“誒?既然現在很多科學家在搗鼓軟體機器人,為何不能製造一款變換形狀的,可以觸摸到任何角落的軟性吸塵機器人?”

最後,給大家一個建議:在5月14號即將到來的母親節之前,不如為母親買一台可以解放身體的吸塵器,或者是為母親彎下腰,親自體會一下打掃家裡犄角旮旯的感覺。

最後,預祝母親節快樂。

(文/ 宇多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