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你瞭解zoom的各種配置方案(下)
對於喜愛實戰鞋的各位實戰黨來說,zoom氣墊可以說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舒適的腳感以及優秀的回饋往往是它超越一些材料緩震技術的優勢,而有時或厚或薄的zoom造成的或好或壞的腳感有時也讓我們又愛又恨。
上期,我們介紹了單前/後掌的zoom配置的球鞋,這一次,大家終於可以看到最強配置:前後分區/全掌zoom配置的球鞋了。
前後分區式zoom
前後分區式zoom,一般是由前後兩塊zoom負責前後掌受力點的雙重緩震,基本上算是Nike中高端鞋款的主力配置。
一般後掌zoom的緩震會稍硬於前掌,這也是出於一些對於籃球運動本身的需求,所以當大家覺得“後掌zoom沒前掌夠勁”的話,都是正常現象。
前後掌分區zoom因為球鞋本身的特殊性而使得它適合各種各樣的球員,所以選擇的鞋款餘地也就越來越多,而一般兩塊zoom的分佈位置也會因為對緩震的要求而較為相近(要麼都是貼地,要麼都是內置,不過也會有前掌內置+後掌外露式zoom的鞋款出現)。
當然了,除了前後分區zoom,前掌zoom的分離也是一項較為成功的嘗試。在現在,前掌Hex zoom暫時只用在LeBron系列球鞋上,也算是將這位Nike最強現役代言人所擁有的實戰鞋正代,做成“Nike科技精華”的一種特殊化吧。
鋒線鞋款:
Soldier X
性價比最高的鋒線系列之一,Soldier X依舊沒有給自己的前輩們丟臉。球鞋本身的抓地力雖然會成為這雙鞋的軟肋,但是無論是球鞋本身的貼地前後zoom帶來的優越緩震,還是球鞋鞋面部分的優秀包裹都讓人十分滿意。也許大家還在期待戰士11的到來,但是,何不先來雙Soldier X嘗嘗鮮呢?
LeBron 14
前掌的Hex Zoom離大底更近,而且更厚、面積更大。後跟處添加了側邊TPU以解決Soldier X後跟穩定性較弱的缺陷。LeBron 14曾一度被質疑為戰士10的進階版,現在再看看它,或是問問你身邊已經擁有它的夥伴,你就會發現它早已用實戰表現證明了自己不是誰的“增強版”。
Hyperdunk 2016高幫
內線大殺器的三要素:夠好的緩震、夠好的後跟保護及包裹、夠好的支撐性。Hyperdunk 2016的高幫版本正巧滿足了所有條件。如果你還在因為戰士10或者LeBron 14的腳踝保護性問題而猶豫不決,這雙經典實戰系列的優秀成員說不定就是你的解決方案。
後衛鞋款:
Zoom Air Huarache 2K4
作為曾經科比的代言鞋款,Huarache 2K4在去年的複刻版依舊是不錯的實戰好物。前掌鵝蛋zoom搭配後掌zoom的緩震可以說是很好的“用在點上”,而鞋面製造的包裹和保護就是在現在也實屬上乘。作為一些科蜜的“懷舊實戰”鞋款還是一些對保護性要求稍高的後衛來說,都是十分合適的實戰鞋。
Jordan Ultra Fly 2 X
作為Ultra Fly系列的第二代鞋款,Jordan Ultra Fly 2 X在各方面也進行了全面升級。前掌扇形氣墊+後掌Hex zoom的配置在同價位鞋款中算是優秀,而全掌內靴以及與CP3 IX AE相似的系帶系統都一定程度上也提供了球鞋包裹性。喜歡全掌包裹的突破型/投射型後衛千萬不要錯過。
全掌zoom
全掌zoom是大家心中最好的緩震配置之一,一般用於一些最高端的球鞋鞋款。
當然,全掌zoom一般分位內置和外露兩種。內置的全掌zoom在緩震上稍差,但是穩定性較好。外露式zoom緩震極佳(基本上會成為你的出行最愛),但是穩定性就稍差一些,而且會因此增加球鞋報廢的幾率(想想KD9吧)。
一般全掌zoom的實戰鞋適合一些突破並不頻繁的跳投型球員或者內線球員使用,而球鞋的適合球員類型往往也會和鞋面的包裹和保護有關。一般我們每年只能見到一到兩雙使用全掌zoom的實戰鞋,也正是因此,擁有這樣配置的球鞋也會成為最令人期待的當季實戰鞋款。
代表鞋款:
Air Zoom Hyperposite 2
即使已經不是近兩年才推出的鞋款,Air Zoom Hyperposite 2依舊是當下最強的內線鞋款之一。Posite材質鞋籠以及包裹感強勁的內靴將球鞋的支撐和保護提升至極限的同時,全掌外置Air zoom氣墊也把緩震保持在Nike的最高標準。如果你是一名內線球員,這雙鞋一定是你能想像到的最頂配的純鋒線鞋款。
Air Jordan 31
雖然抓地力仍然是個問題,但是全掌貼地zoom以及優秀的保護和包裹也讓Air Jordan 31成為了當季最受歡迎的球鞋之一。Flyweave搭配皮質鞋面和Flywire將鞋面的支撐性保持高標準的同時也減輕了重量,搭配獨立內靴的包裹和保護打造出頂級鞋身,而全掌zoom的緩震在實戰鞋中也算得上極為優秀。作為“塑膠地王者”(水泥地不耐磨,木地板隨緣溜冰)的這雙頂級小前鋒/後衛鞋,你入手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