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姑娘,你真的認識旗袍嗎?

姑娘,你真的認識旗袍嗎。看網上許多人說對漢服和影樓裝傻傻分不清楚,旗袍和褂裙又何嘗不如是?氣質、風韻那是另一碼事,暫且不說,咱們先從款式說起。


近日和閨密討論旗袍相關事宜,猛然發現,原來這件快要被玩壞的衣裳,也幾乎要快找不回來原來的模樣。看網上許多人說對漢服和影樓裝傻傻分不清楚,旗袍和褂裙又何嘗不如是?

氣質、風韻那是另一碼事,暫且不說,咱們先從款式說起。

現在隨便在網上扒一篇帖子,各種上衣下裙兩件制的所謂“中式禮服”、“龍鳳褂”等都打著旗袍的標籤,如此混淆視聽,這跟掛著影樓裝貼“漢服”標籤的行為又有何不同?深深感覺某寶真是殘害了太多純良少年少女……沒事還是少逛點淘寶多看點書,刷刷才府、度娘什麼的起碼也是有用的。

可是這些衣服到底有哪些區別?又將如何區分?今天先簡單介紹幾點吧……


我們先來說旗袍。到底什麼是旗袍?

卞向陽在其《論旗袍的流行起源》一文中說到:“所謂‘旗袍’,指衣裳連屬的一件制服裝,同時,它必須全部具有或部分突出以下典型外觀表徵:右衽大襟的開襟或半開襟形式,立領盤紐、擺側開叉的細節佈置,單片衣料、衣身連袖的平面裁剪等。儘管有觀點認為旗袍包含清代旗裝的袍和民國女性的袍,但是通常意義上的旗袍,一般是指20世紀民國以後的一種女裝式樣。”

簡單來說就是,旗袍是衣裳連屬的一件制服裝,以簡約的直身為基本樣式,而不是沿襲漢服“上衣下裳”制的兩件一套款式。用通俗的說法來講就是,旗袍是一件一件一件哪,像連衣裙那樣的連體的一件,而不是分上下兩件的套裝。而現在大多數人把秀禾服、褂裙等也劃分到旗袍歸類之下,這實際上是一種錯誤的認知。


那傳說中的“秀禾服”到底長啥樣呢?

看過周迅演的那個《橘子紅了》嗎?沒錯,就是那個,橘子紅了,周迅紅了,連帶秀禾服也紅了……

其實這件所謂的“秀禾服”原本並不叫“秀禾服”,“秀禾服”最初是沿襲漢服中明制襖裙的款式,後來又吸收了清朝旗裝的部分元素演變出來的一種服飾,是清末民初女子所穿的一種襖裙,其特徵是上衣為立領或圓領、對襟或右衽大襟襖褂,下服馬面裙。

《橘子紅了》講述的正是清末時期的一個故事,當時周迅在劇中所扮演的女主角名字就叫作秀禾,穿的正是這樣一款服飾,後因《橘子紅了》一劇走紅,這套衣服便被人們稱之為了“秀禾服”。


那麼“褂裙”又是啥?

褂裙其實就是龍鳳褂裙,也叫裙褂,也是現在很多人搞中式婚禮喜歡穿的那套服飾,在粵地一代尤為流行。龍鳳褂本源自于滿洲人的服飾,由於清朝的強制推行,致使滿服曾遍佈全國,直到現在依然有許多廣東人穿褂裙出嫁。

褂裙的“褂”指上衣,“裙”指下裳,褂裙不僅在工藝上十分挑剔,其穿著也是非常有講究的。褂裙最有特色的便是衣服上的刺繡,必須要一個人獨立地一針一針縫製而成,決不可分工合作。在那個年代裡,身份是地位的象徵,所以繡在褂裙上的圖案也是有特殊寓意的。


可當時除了褂裙之外,有一種酷似褂裙的小鳳仙裝。“小鳳仙裝”較於褂裙更為修身,領子也是高高立起的,是因清末名妓“小鳳仙”穿過而得名,但到底不是正室,總是難免會被世人所詬病,在當時,大家閨秀是絕對不允許穿這樣的衣服的。即便是到了現在,恐怕又沒有個女人甘心把氣場輸給“小三”吧。所以,穿衣服的時候也要謹慎,新娘子要是一個不小心把“小鳳仙裝”當“龍鳳褂裙”穿了,那可就貽笑大方了。


再來說說清朝的旗裝。

關於旗袍的起源,多年來一直存在著諸多爭議。有人認為旗袍就是旗女之袍,由旗裝發展而來,兩者為繼承關係,而有人認為旗裝對旗袍有影響的因素,但二者卻不能成為繼承關係,還有人認為旗袍是發展自漢服裡的深衣,更有人認為旗袍中西服飾交融的設計典範……而現在通稱的旗袍,一般都指的是民國發展起來的旗袍。

但是不管怎麼說,有一點是無疑的,旗袍不等同於旗裝,不管這二者是否是繼承關係都一樣,就好像漢衣冠體系裡面的明制襖裙不等同於襦裙或是曲裾一個道理。

網友們都說,民國的學生裝是中國最美的校服。

酷似旗袍設計的白色或灰藍色上衣及一條過膝的黑色下裙,這套衣服到底叫啥?

民國初年,受新思想的影響,中國女學生在服裝流行中也掀起了一股“文明新裝”風。它的雛形其實多為腰身窄小的大襟衫襖,衣長不過臀,袖短及肘或是露腕的七分袖,衣擺多為圓弧形,略有紋飾;與之相配的裙,初為黑色長裙,裙長及踝,後漸縮至小腿上部。北伐後,才基本定型為我們現在在影視作品裡常見的那種民國學生裝。而這套在當時極為流行的“學生裝”,就被成為“文明新裝”或是“文明學生裝”、“五四裝”、“五四青年裝”等。

所以,姑娘,不是每件斜襟盤扣的衣裳都是旗袍。

旗袍的製作從領、襟、袖、扣等到開叉的高度都十分嚴謹。選料、裁剪、畫圖、繡花等工序更是缺一不可。每一種服飾都有其獨到之處,這才是魅力所在。

還有,旗袍是右襟!右襟!右襟啊!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愛,便是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