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年舊影——20世紀30年代的濟南風韻
20世紀30年代,濟南進入一個相對平穩的發展時期,工商百業開始復蘇。存留至今的20世紀30年代的老照片相對較多,都從細枝末節處反映出當時的時代風韻。
鏡頭中,主拍攝物黃河鐵橋縱貫圖片右側,遠景是完整的鵲山,中景為行駛著遊輪和小船的黃河,前景還將岸邊的柳樹和橫穿鐵橋下面的鐵軌收入畫面。
位於濟南城東北方的華不注山(濟南當地人俗稱“華山”“小華山”),自古為濟南名勝,在清代以前,其名氣甚至遠遠大於城南千佛山,元代書畫家趙孟頫的傳世名畫《鵲華秋色》便是以華山、鵲山為背景繪製的。
這組照片中發現的華山舊影,堪稱是一張最經典的民國時期華山照片,此前未曾見過。照片拍攝於冬季,山腳下的華陽宮毫無遮攔地出現在視野之中。從照片上看,當時的華山怪石嶙峋,無路可上,而傳說中的文昌閣、呂祖祠則完整地“鑲嵌”於半山腰。
千佛山
佛慧山
那時候,千佛山北麓光禿禿的相當空曠,滿是墳地和田壟,很容易就把整個山勢山貌和廟宇建築攝入一圖。仔細看看,有一條土路直通山腳,路邊的小樹尚未成蔭,在小路東側的山腳下,還散佈著三座墓塔。今天,在千佛山上山路的東側還能找到三塔中的一座掩映在樹叢中,常去千佛山景區的人都能找到它。
20世紀30年代,位於千佛山東南方的佛慧山在綠化上同樣不夠完善,只能看到半山腰有星星點點的綠植。佛慧山東北方的羊頭山同樣是座禿山,只有羊頭山西面正對的羅袁寺頂狀況稍好一些,山腳下綠樹已然成蔭。
濟南護城河的東南角一帶,是清末民國時期最受攝影師青睞的地方。慣常的老照片中,一般以巍峨的東南角樓(魁星樓)為焦點,捎帶俯拍上護城河中的小金山寺抑或白石泉、瑪瑙泉。拍這張照片時,攝影師則一反常規,站在護城河邊,對小金山寺來了張特寫,背景則是寺旁的石板橋和河東岸上的三皇廟。小金山寺本名龍神廟,是濟南唯一一處建於護城河中的迷你小廟,直到1948年濟南戰役時,小廟還存在。今天,這裡僅存“金山寺遺址”碑刻,老照片中位於河崖東岸的三皇廟也杳無蹤跡了。因此,這張照片顯得分外有歷史價值。
當年的黑虎泉,三虎頭噴水洶湧,泉洞為拱券門洞。當代,人們對黑虎泉泉池出水口石雕身份說法不一,老百姓俗稱為“虎頭”,而不少對石雕稍有研究的人則認為是“龍生九子”之一的“霸下”。2016年9月,筆者有幸見到了《整理黑虎泉》碑拓片,據碑文,池壁上原來有“石鐫虎口一”,因年久“壁亦圮壞,罅隙迭出”,泉池容量減小,於是在請示山東省政府主席韓複榘後進行了疏浚,挖深、擴大了蓄水池,為了排水順暢,特在池壁上增設“石鐫虎口二”。至此真相大白。
那時候,趵突泉還是市井之泉,周遭沒有圈成公園對外售票,觀瀾亭南側設有臺階,拾級而下可以親水。
大明湖曆下亭的這張照片資訊含量也頗豐。圖中,由濟南名士張英麟(晚清官至都禦史,為濟南士子中官職最高者)撰句並書丹的長聯如今已失傳,在當代出版的《大明湖楹聯碑刻》等書中均漏載。而通過照片可知,張英麟在85歲(1921年)時,為曆下亭撰寫的楹聯掛在最顯眼的位置,上聯為:船在畫中行喜柳垂金線荷吸碧筒憶當年海右亭閣千古競傳名士句,下聯為:地從塵外賞歎雲冷華泉樓荒白雪看無數濟南山好七襄誰賦大東詩。
玉函山的照片拍攝的是西佛峪石窟造像。西佛峪的隋代摩崖造像上下分五層,原有造像89尊。所占面積長13米多,高近7米,有佛有菩薩,有站有坐,還有5座大型石龕。造像最高者達1.3米,最低者約25釐米。在雕刻技法上,線條疏潔,衣紋簡直,多採用直平線階梯式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