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傳統母愛,體溫計也要安全有道

孩子發燒是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事情,所以對於有寶寶的家庭,必備的物品就是嬰兒體溫計,它可以幫助家長更準確地判斷寶寶的體溫,瞭解寶寶是否發燒,隨時掌握寶寶的健康狀況。而不是特別著急的送寶寶去醫院掛水,在給寶寶量體溫時,要注意各種不同的體溫計,它們各有各的缺點和優點,在使用時應根據寶寶的身體情況應該怎麼選擇體溫計?寶寶發燒的時候有哪些可以快速退燒的辦法?

-

【關於體溫計的記憶】

記憶片段一:作為一個80後, 從出生以來都是使用水銀溫度計, 至今醫院的門診依舊使用水銀溫度計, 估計水銀溫度計是最准的了。而且用之前還要甩甩甩,有的不好弄胳膊都甩酸了,刻度也下不去,雖然一個很便宜才幾塊錢,可是真心沒少買!

生過孩子的媽媽都知道每次孩子生病的時候是有多著急,拿個水銀體溫計放到腋窩下麵讓寶寶夾個五六分鐘是多讓人著急。。。孩子動來動去的,一下夾的不好還要重新量,量個體溫而已還要這麼麻煩!真是費時又費力,大人小孩兒都受罪!

-

記憶片段二:時間總是在不經意間流逝,爸爸媽媽也慢慢的老了...真想時間不要讓爸爸媽媽變老,可是歲月總是無情的。

老爸有胃病,身體素質沒有媽媽好,有個頭疼腦熱感冒發燒不舒服什麼的,都是老媽摸摸爸爸的額頭看看有沒有發燒,沒發燒就不在意休息一下...我們家沒有兒子,好在結婚後都離的不算太遠,能時不時的回去,我們在家的時候我媽就會說:“拿個體溫表,給你爸量量。”

經過漫長的幾分鐘,有時候都忘記有這回事兒了,爸爸媽媽都五十多快六十了眼睛都花了,加上水銀體溫計那個刻度小小的真的很難讀數.....唉,真是心疼爸媽。

相信不只是我家才有這樣的情況。

-

記憶三:大學閨蜜結婚好多年,近一兩年打算要孩子可是一直都懷不上,今年特別想生個猴寶寶,她又是那種特別喜歡孩子的,就是前段去醫院檢查子宮有息肉,手術切除之後,現在要去醫院測卵子,醫生也告訴她備孕要每天測基礎體溫,然後畫曲線,於是想買個靠譜的體溫計。

-

【關於體溫計的選擇】

相信很多媽媽都會遇到這種問題,小孩發燒時候,如何準確快速的測量體溫成了一個很頭疼的問題,現在額溫槍,耳溫槍,電子腋下體溫計,水銀體溫計,應有盡有。各有各的好處。腋下電子體溫計和傳統水銀體溫計雖然溫度準確,但是測量麻煩,小孩不配合,小孩睡著之後也沒辦法測量。作為家長應該怎樣給寶寶選擇合適的兒童體溫計呢?

我也是為了擺脫那些討人厭的問題,真是買了不少溫度計,和大家分享一些關於體溫計選購的經驗。

-

總體原則就是要:測量速度快,操作方便,讀數方便,精准度高靈敏度高;其實注重衛生,不要直接接觸防止感染。

-

【額溫溫度計】

額溫溫度計,一般是醫院或者幼稚園給孩子日常檢查都會用,額溫是通過紅外線照射,到額頭表面反射回來的情況與光譜溫度對應表對照,從而得出準確的溫度值,紅外線測量不用接觸人體,可以全家共用,不會造成交叉感染。

此款額溫體溫計有兩種模式,可以測人體溫度和環境溫度,操作簡便。

-環境溫度模式可以測量寶寶的洗澡水啊,奶粉溫度都可以,不用手試溫度,防止燙傷寶寶。

-反應靈敏,基本就是秒測,真的只需要一秒就可以測量,寶寶睡覺時候可以很快測量,不會讓寶寶產生抵觸感。寶寶不反感的就是好東西。

-而且有發燒報警功能,如果寶寶發燒會發出滴滴聲,聲音不是很大,寶寶睡覺時候不會受到影響,這點還蠻重要的。

-測量結果精准,精准度±0.1℃,對於備孕期的女性來說非常好用,因為要檢測基礎體溫,而基礎體溫的變化其實是很小的,也就是0.3~0.5℃範圍,要看出變化來必須選個精度很高的。

-另外,還有一個優點就是度電子屏液晶顯示讀數方便,白天和晚上都顯示清晰,背光柔和不扎眼。

-雖然現在的科技進步很快,各種各式的體溫計很多,這種額溫的用著最合我的心意,滿足了我的所有需求,而且價格也不貴。【耳溫體溫計】

很多新媽媽、新爸爸都傾向于使用電子耳溫槍。耳式體溫計是通過測量耳朵鼓膜的輻射亮度,非接觸地實現對人體溫度的測量。只需將探頭對準內耳道,按下測量鈕,僅有幾秒鐘就可得到測量資料

雖然使用起來簡便、快速,但是姿勢不對就會不甚準確。在測量嬰幼兒體溫時讀數總是偏低。因此建議3個月以下的嬰兒不要使用這種體溫計。

而且寶寶耳道嬌嫩,耳道式體溫計弄不好會傷著寶寶,而且它的小耳朵我估計我肯定不樂意老拿個奇怪的東東插進去,還要換耳套啥啥,聽著就麻煩……耳套也要錢的說……作為不想讓娃兒有一點不適感的親(lan)媽,還是沒有那麼建議選擇耳溫溫度計的。雖然現在很多都推薦這款電子溫度計,我還是最推薦額溫溫度計,因為比較方便,寶寶也不會抵觸。

-

【電子溫度計】

既安全又準確,而且其大小和形狀具有多樣性,所以可以有多種使用方式:含到口中使用的口腔式體溫計、插如肛門中使用的肛門式體溫計、夾到腋下使用的腋下式體溫計。可是要進入想想都疼。優點就是價錢不貴,只是比傳統的水銀溫度計更加安全和讀數方便一些。-還有智慧電子體溫計和傳統溫度計,簡單說一下,智慧體溫計要有專門的APP和手機連接,雖然看起來很高大上,價格也高,因為需要皮膚接觸測量,在寶寶生病的時候再去折騰穿戴感覺不是很方便。-傳統的水銀溫度計就不用多說了,與數位式電子體溫計相比,水銀體溫計價格便宜。但考慮到玻璃易碎,水銀流露出來會對空氣造成污染,導致人體累積性汞中毒。所以美國兒科學會勸告家長停止使用水銀體溫計。

-

【如果快速退燒】

-在講怎麼退燒之前,准媽媽們有必要先瞭解一下不同階段的正常體溫範圍。如下:

0-2月 正常的最高溫 38.1℃(100.7℉) ;

3-47月 正常的最高溫 37.9℃(100.3℉);

4-9歲 正常的最高溫 37.8℃(100.1℉);

10-18歲 正常的最高溫 37.8℃(100.1℉)

-

關於這個體溫正常範圍准媽媽們最好提前有個心理準備,所以當娃兒出生沒幾天測體溫總是37度多的時候也就沒有慌。

新生兒體溫本來就可能會偏高一點,只要其他方面表現正常就沒啥事,注意別捂著別讓體溫再升高就行啦。

因此廣大家長們也不要太在乎娃兒的體溫問題,不過呢寶寶抵抗力弱,父母最怕寶寶發燒。家中準備一個體溫計,監測寶寶是否發燒很重要。

-

孩子發燒有個規律:如果發燒時手腳冰冷、面色蒼白,則說明孩子的體溫還會上升;而如果孩子手腳變暖,出汗了,就說明體溫不會再上升。

-

孩子發高燒是體內抵抗感染的機制之一。一般來說,既然已經發燒了就不要馬上人為地讓他快速退燒,這樣反而對身體不好,38.5度以內的時候盡寶寶發燒只要不超過38.5度甚至是39度就儘量不要吃藥,對寶寶腎臟有負擔。

除非是高燒不退或是反復高燒才考慮吃藥。寶寶如果精神狀態還是可以的話,就說明燒得不是很嚴重的,沒事。不要太著急,可以先用退燒貼貼在額頭上,12個小時換一塊,再用物理降溫的方法,具體應該怎麼做可以試試下面的方法。

-【1、冷敷】

孩子夜間突然高燒,可以採用冷敷幫助降低體溫。在額頭、手腕、小腿上各放一塊濕冷毛巾,當冷敷布達到體溫時,應換一次,反復直到燒退為止。也可將冰塊包在布袋裡,放在額頭上。

-【2、溫水浴】

泡個溫水澡是最舒服不過了。它同樣也可以起到緩解發熱的症狀。嬰兒應以溫水泡澡,或是以濕毛巾(建議包住嬰兒,選擇寶寶專用的浴巾純棉紗線的特別柔軟,有很多,媽媽們可以多選擇)每15分鐘換一次。也可用溫水把孩子全身擦一遍,用毛巾把孩子的皮膚擦紅、擦熱,讓孩子的身體自行散熱。如果孩子還是手腳發涼,則說明受寒較重,家長可連續給孩子多喝幾次生薑紅糖蔥水,這樣處理後,孩子多半都能降溫。

-【3、物理藥物退燒】

有孩子的家庭要備用一些常用的退燒藥,小兒可以有物理退燒貼,退燒栓等外用退燒藥品,如果發燒可以及時的用上。

-【4、多喝白開水】

如果孩子白天體溫正常,一到傍晚就升高,到早晨又退熱,說明孩子發熱是身體內寒重及虧虛引起的,這時仍要給孩子喝生薑紅糖蔥水,最好再配合艾葉水泡腳祛寒,發高燒時,身體會流汗散熱,也會引起體內水分流失,而且可以讓孩子喝肉湯和淡淡的雞湯或者果蔬汁,其中果菜汁含豐富的維生素及礦物質,尤其是甜菜汁及胡蘿蔔汁,既能提高免疫力,也能補充水分。孩子只有大量喝水,多解幾次小便,讓身體的內熱隨著尿液排出,體溫才會下降,上火的症狀也才會好轉,起到緩解發燒的作用。

-【5、注意穿衣適量】

如果感到很熱,則脫下過多的衣物,穿輕薄的睡衣即可,使體內的熱氣可以散發出來。還要保持室內溫度在20度左右。千萬不要錯誤的捂著以為發汗就可以退燒。【還有一些小妙招准爸媽們可以嘗試哦】

1、給寶寶做按摩

一歲半以內的嬰幼兒,前囟門還未完全閉合,家長可以在孩子睡著後,用手心捂住孩子的前囟門,一直捂到孩子的頭微微出汗,這時再看小嬰兒,鼻子通了,呼吸平穩了,溫度也降下來了。給寶寶用手心捂前囟門時,家長千萬不要著急,最好是由孩子爸爸來操作,男士的熱量大,寶寶容易出汗。

-2、如果孩子發燒時手腳不冷,但面色發紅,咽喉腫痛,舌苔黃或紅,小便顏色黃、氣味重,眼睛發紅,則說明孩子身體內熱較重,就不能喝生薑紅糖水了,家長應該讓孩子大量喝溫開水,也可以在水中加少量的鹽,沖成淡鹽開水給孩子喝,能消內熱。

-3、對於2歲以上的孩子,家長可以幫孩子按摩。

先搓孩子的腳心,把熱往下引,等腳搓熱了,再搓小腿,上下來回搓,把小腿搓熱後,再搓孩子的小手、胳膊、後背和耳朵,最後搓孩子頭頂正中的百會穴。家長在幫孩子按摩時不可太用力,要輕輕地搓,搓的速度不能太快,要一下一下慢慢地搓,不能著急,一邊搓,一邊讓孩子多喝些溫開水。【孩子患感冒、發熱後出現哪些症狀應及時送醫院呢?】

1.高燒38.5℃以上。

2.孩子已不能喝水,或出現驚厥。

3.孩子精神差,嗜睡或不易叫醒。

4.孩子呼吸時有喉喘鳴聲。

5.感冒後孩子呼吸加快(2個月以下的小嬰兒呼吸次數每分鐘≥60次,2個月至1歲的兒童每分鐘呼吸≥50次,1~4歲的兒童每分鐘呼吸≥40次),可能引發了輕度肺炎。

6.孩子呼吸加快並出現上胸凹陷(指孩子吸氣時胸壁下部凹陷,這是由於肺部組織彈力差,吸氣費力所致;若孩子吸氣時僅有肋間或鎖骨上方軟組織內陷,則不是胸凹陷)。有此特徵說明孩子已經出現了較明顯的呼吸困難,可能是重度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