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不愛和其他孩子玩?你應該先瞭解這些
“花了很多錢送孩子(10個月)上早教,她根本不願和其他孩子玩,好心塞!”
“我家寶寶1周2,帶去社區花園玩,他好像完全對其他孩子不感興趣,這正常嗎?”
你是不是也有過這樣的煩惱呢?我就有過,小D4個月的時候我就帶著她去參加這邊的音樂早教課,想像中的畫面是,她非常投入地參與互動,還能和其他寶寶友好地打成一片,然而根本沒有!那時自己隱隱還有些擔心,直到和小D在紐約的認知老師聊完才如釋重負。
最近後臺收到這兩條留言,提醒我了,寫了那麼多玩具推薦和玩耍技巧分享,我忘記了和大家說說這最基本的知識了。我現在每天帶著小D去公園玩,有個“特異功能”就是基本可以非常準確地說出每個孩子的年齡,我絕不是看身高的,你們知道的,美國各個種族的身高差異很大的,我看的就是孩子之間的互動玩耍模式。
第一階段:獨自玩耍
1歲之前的寶寶會花很長時間一個人玩,他們願意和家庭成員待在一起,也願意和家庭成員玩,但好像對其他寶寶幾乎都視而不見。最常見的一些自娛自樂活動就是比如寶寶盯著床上的搖鈴看好久,或者自己在那玩搖鈴,或者甚至玩自己小手都能玩很久。
這個階段其實對孩子的發展很關鍵,獨自玩耍的時間其實是孩子在不斷自我確認,這是“我的”腳,這是“我的”聲音,這是“我的”媽媽,這是“我的”玩具,這些都是我的,我的,我的!這是她最初對這個全新世界的認知,其他也許還是模糊和不確定的,但她已經慢慢知道了哪些是“我的”,是安全的。
在這個階段,父母一定放輕鬆,不要給予寶寶太多的“社交”壓力,強迫寶寶和其他孩子玩,強迫孩子去分享。孩子只有形成非常安全的“我的”概念,才能有勇氣去探索“你的”、“他的”這些區域。過早地去強迫,不是在幫助寶寶,而是在摧毀寶寶剛剛建立起來的關於“我的”安全感。
一個人玩搭積木
第二階段:平行玩耍
大概從10個月到1歲左右開始,寶寶慢慢開始樂意和她差不多大的孩子呆在一起了,但他們之間幾乎不會有什麼交流和互動,各玩各的,但會聽和觀察其他孩子。他們之間唯一的互動好像就是搶玩具,因為每個孩子都覺得這個玩具是“我的”。其實“搶玩具”這個行為本身也是說明了寶寶已經意識到了自己周圍有同伴存在了。
平行玩耍的階段是孩子早期社交能力的萌芽,從這個階段開始,父母要更加有意識地創造機會讓孩子去和年齡相仿的孩子呆在一起,去體驗她人生的早期社交。如果之前你沒有做,這個階段開始就可以建立一些固定的玩伴(Play date)或者去一些早教課、參與一些親子活動。但要注意,創造機會,並不意味著馬上就要求孩子就能互動交流,適應周圍有同齡人本身也是需要時間的。
同時,正因為這個階段孩子的社交能力還不成熟,當孩子之間出現一些所謂的“行為問題”,比如搶玩具、比如打人,大人是需要干預的,而不能“讓孩子自己解決”。我們的干預不是懲罰或者表揚,而是在給孩子們(雙方,打人和被打者)演示正確的社交方式應該是怎樣的,身教大於言傳。(關於打人、搶玩具等行為的處理方式見文章末尾推薦閱讀)。
儘管和其他孩子在一起,但各玩各的
第三階段:聯合玩耍
大概在2~3歲之間,大部分孩子進入了“聯合玩耍”階段。這個階段孩子還是各玩各的,但和上一個階段有個明顯變化就是他們會模仿其他孩子做一樣的事。比如,在玩扮家家遊戲時,如果一個孩子披上一塊毯子扮超人,那很多孩子也會跟著披上毛巾、毯子或者被單來扮公主、仙女或者蜘蛛俠等。他們會開始互動,比如交流、交換玩具玩,但每個人還是自己玩自己的,缺少共同的目標和興趣。
這也是很多育兒書會建議送孩子去上幼稚園的年齡,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已經完全適應周圍有同齡孩子的存在,那她需要有空間拓展自己的社交圈,而且最好是一個穩定持續的社交圈,那無疑幼稚園是個不錯的選擇。話雖如此,但幼稚園也不是唯一絕對的選擇,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就是我們要創造更多的條件讓孩子開始接觸同齡人,接觸的時間更長,接觸的人更多。
玩一樣的內容,但自己玩自己的
第四階段:合作玩耍
這個階段是比較有代表性的,也是父母們會特別注意到的。這個階段發生在4歲左右,孩子開始有了“團隊合作”精神,大家會齊心協力為了完成某個目標而玩耍。也是這時開始,我們會很清晰地發現,孩子之間一定會出現一個“孩子王”,他會更有“領導能力”,會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然後指揮其他孩子怎麼做。溝通交流和聆聽能力是這個階段的關鍵。
這個階段開始,孩子開始有了“好朋友”的概念。有不少很早就上幼稚園的孩子,之前也許每次去幼稚園都大哭大鬧,但好像一過了4歲生日,就不再有這樣的情況發生了,有的還會特別特別期待上幼稚園。就是因為他們的人生第一次有了“好朋友”,因為這些好朋友,幼稚園變得不同了,而從這時開始也意味著父母要慢慢放手,讓孩子自己去探索和解決很多朋友間的爭端了。
開始合作完成同一個目標
儘管每個孩子經歷這些階段的速度會不同,但都會按照這樣的規律發展。因此回到開頭那兩位媽媽給我的留言,其實答案是不言自明的,這些都是特別正常的。
我個人不是特別喜歡單純說雞湯,呼籲“靜待花開”。“靜待花開”的前提是建立在一定育兒知識儲備的基礎上的,不然那就是盲目樂觀。瞭解掌握孩子的發展規律,既不揠苗助長,但需要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創造合適的條件才能真正“花開”。
大J,座標紐約,曾經知名外企經理,現全職媽媽。分享在美國學到的育兒知識,沒有理論翻譯,只有在兒醫指導下的實踐心得和運用企業帶人智慧的聰明育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