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那麼多好吃的穀物,你就吃“燕麥”?

說到吃燕麥,相信大家已經解鎖了不少吃法,從只需要冰箱和優酪乳的隔夜燕麥,到加奶叮一下就好的即食燕麥,當然還有拗造型拗出天際的網紅Granola bowl!光憑這幾種花樣,就夠你們玩兒個大半年,發上十幾條百贊朋友圈的了。

可惜啊,人都是作的:就算你再癡迷於一樣食物(或人),天天見頓頓吃總會膩...所以,想吃個省事又不催胖的早飯,除了燕麥,到底還有哪些口糧可以安心囤在家,拿來換換口味的呢?想知道麼?跟著小C戳下面~

☀燕麥麩皮(oat bran)

燕麥麩,就是燕麥褪去外殼後,麥粒外包裹的那層麩皮(bran);而燕麥粒(groats),就是燕麥被碾成麥片(rolled oats)之前最原始的形態了。在燕麥麩的營養價值被發現之前,它的命運非常淒慘,唯一歸宿是喂豬,或者是用來填枕頭...是因為它不好吃嗎?

No!實際上燕麥麩裡微弱的堅果香氣,特別適合用在烘烤食物裡。 只是人類向來懶癌難醫,再加上過去眾人的無知,習慣性地把硬硬的麩皮都弄掉了。

後來,燕麥麩的營養價值被發現,也被加工成了更適合我們食用的形態。比如,在烤麵包或瑪芬的時候,你可以在成型的麵團上撒一把燕麥麩,給鬆軟的口感添上恰到好處的嚼勁,或者拌在希臘優酪乳裡,把它弄成隔夜麥片粥。

☀小麥胚芽(wheat germ)

小C第一次吃到小麥胚芽,是在一家蛋糕店買的甜點上,入口時就覺得唇齒間麥香充盈,驚喜滿滿。But,胚芽是個啥?為什麼這麼好吃?到底有多健康呢?

實際上胚芽乃小麥發芽和生長的器官,乃種子中最精華的部分。在一顆小麥粒中,胚芽雖然只有種子總重量的2.5%,卻占了所有營養的大頭。

顆粒小,香氣濃的胚芽,出現在任何飲料、甜品裡都不會顯得詭異,或者可以拌入厚重的菜式裡,作為豐富口感和營養的輔食。

☀藜麥(quinoa)

大家對藜麥的所有瞭解,大概依然只停留在“一種長得像圈圈,看起來很高級,嚼起來嘎吱嘎吱,不明覺厲的怪東西”。其實跟玉米一樣,藜麥是土生土長的南美安第斯種,土到在十多年以前,多數美國人甚至還發不准“quinoa”的讀音(讀作KEEN-Wa)藜麥可以分成紅、黑、白3種。

外觀上,紅藜麥的形狀更加飽滿圓潤,黑、白色藜麥則長得相對隨性;味道上,黑色的帶有些許堅果類的甜香,而白藜麥氣場雖薄弱了點,倒反而特別百搭。

作為一種可塑性極強的食物,在冷盤沙拉裡,藜麥永遠跟軟嫩的綠葉、清新的水果,還有香脆的堅果薄片配一臉。

☀蕎麥(buckwheat)

說到蕎麥,你想到什麼?冷熱皆宜的日本Soba?細潤爽滑的朝鮮冷面?不過蕎麥是種個性詭譎的植物。準確地說,蕎麥不是麥,而是種子,但這種種子吧,不喜肥沃喜貧瘠,不愛養份愛雨水,你施多了肥,人家反而不肯長出來了。

所以,蕎麥難搞的外表和口感倒很符合它傲嬌的性格,最適合嬌氣城裡人的吃法,當然就是磨成粉,做面做餅啦。

但你大概聽過,許多歐美人會對含麩質(gluten)的食物過敏,而燕麥製品常常在加工過程中會摻進麩質,並非最理想的選擇。這時候,他們才想到了gluten-free的蕎麥,一拍腦袋,把它加工成更細軟適口的麥片,來豐富麩質不耐患者的早餐餐桌。

☀黑麥(rye)

這種看起來很tough,做出來的食物更tough的穀物,妥妥是所有小粒穀物當中戰鬥力最強滴一隻。東起蘇俄,西經萊茵河,上抵北極圈...總之,耐寒性超棒的黑麥,根本不會被經緯度困住腳步。

除了小麥,黑麥是唯一適合用於麵包的穀類。但黑麥粉麵筋含量低,彈性不足,除了典型的需經長時間低溫烘烤的德式裸麥黑麵包,一般都要跟小麥粉混搭使用。裸麥粉烤出來的麵包自帶可哥fu的焦香,質感粗硬,一改從前加了奶油的日式麵包軟糯的形象。

而且把原粒黑麥碾碎,也可以跟燕麥一樣做成麥片。黑麥麥片,雖然不如黑麥麵粉烤出的麵包那麼黑,但那種深淺交織、爆裂狀的個性紋理依然清晰可辨。再桀驁不馴的黑麥,被虐一虐也是可以做成麥片粥的。

既然春天都來臨了,就換換胃口,這些穀物個個顏好有內涵有性格,何必死死纏著燕麥不放呢!(燕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