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絨服除了看款式,還要看面料
購買羽絨服前必須知道的概念:
如果要購買羽絨服,不管是休閒類型的還是戶外超級專業講究類型的,筆者認為以下幾個最基本的概念——填充物、羽絨、含絨量、充絨量、蓬鬆度,你是一定要掌握瞭解的。
1、填充物
羽絨服中的填充物,最常見的是鵝絨和鴨絨,這兩種按顏色分,又可分為白絨和灰絨。
在市面上的羽絨服按照價格來看,排序為:白鵝絨>灰鵝絨>白鴨絨>灰鴨絨,可能受到售價排序的影響,很多人因此就認為這些絨在品質上也是這樣排序,其實不然。
通過對羽絨方面的理論研究和實際體驗,筆者覺得顏色與羽絨服品質的好壞沒有太大的關係,鵝絨和鴨絨的保暖性、蓬鬆度等相差不大。至於為什麼白色的絨會貴一些,我覺得主要原因是因為白色的絨比灰色的好看,不管在淺色還是深色的面料裡面都不透色;而灰色的絨比較挑,只能放在深色面料中。
2、含絨量
含絨量是指這件衣服裡填充的絨毛所占所有填充物的比例是多少。比如筆者最近採購的一件羽絨服,填充物是90%的白鴨絨以及10%的白羽毛,就表明這件衣服的含絨量達到了90%,是一件較高規格的羽絨服。而當你決定購買一件羽絨服的時候,也一定要先看看衣領上系著的產品標籤,含絨量低於50%的你就要注意了,它已然不符合國家規定的最低標準。
3、充絨量
大家千萬要注意,充絨量這個東西和含絨量是不一樣的,含絨量算的是百分比,而充絨量就是充進去的實際羽+絨的含量克數,它和衣服的大小、長短、款式等因素有關。剛買進的羽絨服充絨量號稱二兩,也就是100克。有些朋友在選購羽絨服的時候喜歡買充絨量大的,覺得這樣厚實會更暖和,但你一定不要小看含絨量,因為絨本身的保暖作用非常大,80%的含絨量就比75%的暖一些。
4、蓬鬆度
蓬鬆度是國際上度量羽絨保暖程度的重要指標,指的是在一定條件下每一盎司(30克)羽絨所占體積立方英寸的數值。比如說,一盎司的羽絨所占的空間為600立方英寸則稱該羽絨的蓬鬆度為600。一般而言,肥美、成熟的禽類,其羽絨的蓬鬆度高,相反,小的禽類蓬鬆度較低。但蓬鬆度到底有什麼用呢?有種說法是,充絨量和含絨量代表了絨的“量”, 而蓬鬆度則決定了絨的“質”。在充絨量相當的情況下,蓬數越高,保暖功能越好。由於蓬鬆度越高,羽絨所包含的隔熱空氣就越多,隔熱性能因此也就越好。
一般價格的羽絨服,蓬鬆度大約在450—500之間,價格稍高的羽絨服,蓬鬆度可以達到600—900。
從現在國際上較好的羽絨服(很多都是針對戶外運動來設計的)型號來看,篷數高的羽絨服充絨量一般都不高,這樣的規格一般作為內膽中間層,在戶外運動的話方便壓縮攜帶。而戶外運動中作為外穿保暖的,通常充絨量高、篷數較低,在650-750之間。
但如果是用於我們平時日常穿的話,筆者認為篷數在450-500就夠用了,對保暖作用更大的充絨量需要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