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月輕盈,Lunar中底球鞋有哪些?
Hyperdunk 2017的推出讓大家再次想起了Lunarlon這個中底緩震材料帶來的舒適感覺。恰到好處的緩震和毫不拖遝的瞬間反應讓球手獲得最大的緩震和反應平衡。與此同時,材料緩震相比結構緩震帶來的負擔更小,也能卸下膝關節和踝關節的一些壓力。
雖然使用Lunar緩震的球鞋並不算少,但是使用全掌Lunar緩震的球鞋其實真的並不算多。因此,我們簡單地按照系列劃分向大家舉例,讓喜歡Lunar緩震的各位看官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球鞋。
Hyperdunk 2012-2014
2012年開始至2014年,為了降低球鞋的成本,並且嘗試材料緩震科技在實戰鞋上的性能,Hyperdunk系列開始了自己的“登月之旅”。
事實證明球鞋的緩震性能有了一定的提升,Hyperdunk 2012、2013、2014三雙球鞋的緩震和舒適性達到了歷史的最佳狀態。同時,並不影響啟動的優勢和求鞋本身的外觀優勢都讓這三雙鞋獲得了很高的人氣。混合織物和塑膠材質並搭載Flywire的鞋面以及耐用性較高的XDR大底也讓這三雙鞋能夠至今仍然出現在球場,算是令人驚喜的現象。
然而,Lunarlon的缺陷——耐用性也在這三雙球鞋上暴露無遺。從2015年開始,Hyperdunk系列的配置改為了前後掌zoom+Phylon中底的配置(也有部分設計師更替的原因),雖然緩震不降反升,但是啟動的拖累也讓一些球員對全掌Lunar時代的離去感到惋惜。
不過,Hyperdunk 2017的到來,也是否會讓他們感到期待呢?
▲Hyperdunk傳承了前輩的Lunarlon中底及編織鞋面。是否會讓2017年的球鞋市場因它再次火熱起來,還需要慢慢見證。
系列適合位置:全位置球員。
Kobe 8,Kobe 9,Kobe 11 EM
Kobe 8代開始,隨著Nike全系列球鞋的“lunar”化,Kobe系列的球鞋也開始將自己的緩震科技改為Lunarlon。
因為科比本就對自己的球鞋重量有一定的要求,所以Lunarlon緩震中底成為Kobe 8代開始的緩震技術也算是順理成章的事。而與Hyperdunk系列不同的是,Kobe系列的球鞋使用不是Lunar中底而是鞋墊,而將鞋墊與大底的距離無限消減,在減輕球鞋重量的同時將球鞋的反應性能提升到最佳,也算是達到了科比個人對於球鞋的要求。
Kobe 8、9代都是以Lunar鞋墊的配置出現在我們面前,而Kobe 11 EM在Lunar鞋墊配置的情況下將雙足和地面的距離再次縮短,進一步將球鞋的啟動性提升至最佳。而Lunarlon中底的緩震性能也使得球鞋的緩震性能也同時得到保證。
Lunar Hyperquickness
作為少有的Lunar“開窗”的球鞋(別的球鞋大底“開窗”都是全掌zoom),Nike Lunar Quickness算是中端實戰鞋鞋款市場中少有的高性價比團隊鞋款。Hyperfuse的高透氣性和足夠的支撐性都能保證球鞋的鞋面不給大底“拖後腿”。而全掌Lunarlon和球鞋的大底設計使得球鞋的緩震和啟動都得到保障。雖然球鞋的鞋面耐用性、支撐性和Lunarlon的壽命都是這雙球鞋的缺點,但是不妨礙這雙鞋成為Nike中低端實戰鞋中的高性價比好鞋之一。
適合位置:突破型小前及後衛,跳投型前鋒
KB Mentality系列
作為Hyperquickness之外另一雙中低端並且帶全掌Lunar的實戰鞋款,和Kobe的那些簽名鞋一樣,這雙被譯為“曼巴精神”的球鞋也是以緩震以及貼地帶來的啟動感使得這個系列的球鞋能夠在中端市場大放異彩,而優秀的耐磨性也使得球鞋能夠被外場實戰者愛戴(尤其是水泥地)的原因之一。雖然低幫和後跟填充物的問題使得保護性並不是很好,但是這雙球鞋依舊經常出現於外場,也可見球手對於這雙球鞋的喜愛。
適合位置:速度型後衛。
LeBron 11
作為本文唯一的“異類”,這雙LeBron 11被擺在最後。
不算精英款球鞋,LeBron 11本在中底配置上算是極佳。Lunar鞋墊+全掌zoom氣墊的緩震配置以及帶Foam材料的鞋面本應使得球鞋的緩震及保護成為歷史最佳,但是無論是大底過薄帶來的耐用性問題,還是低幫卻厚重的設計使得球鞋適合的球員類型被限制,都讓這雙球鞋遭到了不小的質疑。不過這樣的球鞋設計也算是一種嘗試,雖然Lunar+全掌zoom的中底配置並沒有在LeBron 11(以及精英)後再度出現,但是相信不久的將來會有一雙足夠強大的球鞋帶著這樣完美的緩震配置“王者歸來”。
適合位置:大體重小前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