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清國服,旗人之袍
在清代中國有兩種基本服裝,一種是上下連屬的袍,另一種是上下分裁的衫襖,滿族人穿的便是上下連屬的袍,因為滿族分為八色軍旗,分管著八部軍民,通稱“八旗”,也被稱為“旗下人”,簡稱為“旗人”,於是他們穿著的衣服也就被人們順帶著叫做“旗袍”,即旗人所著之袍的意思。
滿族人在1644年入關之前,長期居住在東北長白山一帶,以遊牧漁獵為生,是一個騎在馬背上的民族,他們在半耕半牧和頻繁征戰中,為了遮擋風沙烈日而逐漸形成了穿著寬腰直筒式的服裝,長及腳面,四面開叉,側面開襟。穿這種長袍,當需要騎射或做比較激烈的活動時可以隨便將袍的前襟撩起來系在腰間,有明顯的遊牧民族的特色,與耕種文明的漢族人所穿的長袍大不相同。當時旗人無論男女都穿這種服裝,男的穿著叫長袍,女的穿著叫大衫。滿族人入關以後,生活逐漸漢化,旗袍也按性別逐漸分化,男人的主要服裝變為長袍、馬褂和長褲,女人的主要服裝仍是寬腰身直筒子式的長袍,而此時女子服裝的款式才是現代意義上的旗袍的真正老祖宗。
入關之前,滿族婦女生活十分簡樸,所穿的旗袍非常樸素簡潔,色調也比較素雅,不重裝飾。入關後滿族婦女所穿旗袍的裝飾逐漸變得繁複起來,原本用來保護領口、袖口及下擺免受破損的素色衣緣逐漸被繡上紋飾,變成了道道鑲嵌,並逐漸以多鑲為美,從開始的三鑲三滾、五鑲五滾發展到“十八鑲滾”,極盡奢華。從故宮博物院珍藏的的,慈禧太后和皇后婉容的照片中可以看出,整件衣服全用花邊鑲飾,連衣服面料的本色幾乎都被掩蓋了,繡、盤、鑲、嵌、滾、蕩、釘,各種如意紋樣等樣樣俱全,早期旗袍的簡練自由的風格被繁冗的裝飾所替代。但旗袍寬腰直身式的造型卻沒有變,直到清晚期,旗袍還是屬於直筒式平面化的樣子。這種旗袍從外形上看大多採用平直線條,衣身寬鬆,兩邊開衩,腋部略有收縮但不明顯,胸腰圍度與衣裾的尺寸的比例較為趨近。在最能突出女性美的特徵——曲線美上,旗袍始終以沉默相對。這樣一襲直筒形的旗袍,從清初的莊妃一直穿到了末代皇后婉容,在三百年間基本上沒什麼變化。
滿族女子穿著旗袍,一般都喜歡再套一件繡花的坎肩,圍以一條領巾,再配上醒目的“耷拉翅”,並以“花盆鞋”限制穿著者的行走姿態,顯現出婦女的嫵媚和婀娜,形成了非常美的旗裝打扮。電視劇《康熙皇帝》裡面的藍齊兒,穿著一身白底綠邊的旗裝,“稱著吹彈可破的肌膚,說不出的嫵媚可愛”。
旗袍是滿清統治者大力提倡的國服。清初,曾強迫漢人改裝易服穿旗袍,不少漢族人反對,曾有無數的漢人因此人頭落地,有的地方漢人與統治者為易服而形成了“生降死不降,男降女不降”的對立局面。為此順治十一年,清政府不得不接受了漢人“十從十不從”的建議,其結果為漢族男人穿長袍馬褂,漢族女子保留上衫下裙,為漢族女子留下了傳統的羅裙,使得漢族女子可以繼續穿著顯示本民族氣節的上襖下裙。因此從清前期到中期,旗女著裝與漢女著裝一直保持著涇渭分明的界限。實際上旗袍在愛新覺羅氏當政的近300年中,只有旗人女子所穿。
漢族女子的一大特點是著裙裝。觀察中國服飾的歷史可以看出,漢族女子自古以來一直穿著上襖下裙的服飾,“坐時衣帶縈纖草,行即裙裾掃落梅”。羅裙能使女子“千般嫋娜,萬般旖旎”,嫺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時似弱柳扶風,羅裙已經逐漸演變成女子的代稱,現代人常用“拜倒在石榴裙下”來表示男子對女子的傾慕,也是由此而來。清代漢族女子穿的羅裙種類異常繁多,什麼百褶裙、鳳尾裙、月華裙、馬面裙、斕幹裙……數不勝數。這種千姿百態的羅裙曾盛極一時,裝點了滿清一代。
旗裝與漢裝最大的不同就在於旗袍是袍,上下相連衣不分裁。滿族女子長年累月穿著的都是袍服,從來不穿裙,即使把貴婦朝服中的朝裙算作是裙的話,也還是很少有機會穿著,在隆重場合穿禮服袍,在日常生活穿便服袍。而漢族女子卻從來穿裙不穿袍,上著衫襖下著羅裙,上下衣分裁不連屬。然而旗袍與羅裙雖然形式不一,但其內在精神卻是一致的,都是平面的造型,都是以寬衣大裳和繁複的繡飾掩蓋女子的體形。裝飾可以千變萬化,但平直的造型卻一直不變,於是削肩、細腰、平胸、薄而小的中國的標準美女在這一層層衣衫的重壓下失蹤了,難怪作家張愛玲會感慨:“在滿清三百年的統治下,女人竟沒有什麼時裝可言!一代又一代的人穿著同樣的衣服而不覺得厭煩。”
從清初到清代中期,旗裝與漢裝涇渭分明,清朝統治者為避免其傳統服飾被漢化,一入關便嚴禁滿族及蒙古族婦女仿效漢族裝束,但漢族女子千姿百態的羅裙仍在時不時地誘惑著滿族女子,為此順治、嘉慶年間朝廷曾多次頒佈禁令,從中不難看出,當時滿族女子違禁仿效漢族女子裝束的風氣之盛。從清朝中期開始旗女漢女的著裝已經有融合的趨勢,到清晚期便出現了服飾上滿漢互借互用,旗女袍服變得像漢女襖裙一樣寬身大袖,而漢女襖褂也變得如同旗袍一樣越來越長,繁複而精美的鑲滾裝飾則成了她們共同的愛好,這一時期不論旗女還是漢女極富時代感的時興做法就是在領袖、前襟、下擺、衩口等邊緣施繡鑲滾花邊。清末的旗裝與漢裝雖然仍然大不相同,但兩者之間卻不再是絕對的井水不犯河水,有穿著長坎肩的漢女,也有穿袍身極短露出雙腳的旗女,後又互相模仿,以穿對方的衣服為美。曾經被統治者想強行統一而未能成功的滿漢婦女服飾,在歲月的流逝中,在相互的吸引中悄悄地從初期的對立走向了交匯融合,這為現代旗袍的出現作了一個極好的鋪墊。
到了清朝晚期,西方列強打開了東方古國的大門,洋裝洋貨蜂擁而入,慈禧太后御前的德齡姐妹開始穿著洋裝出入外交場合,而19世紀末發行的《點石齋畫報》中有一幅描繪妓☆禁☆女應召的出行圖,其中的著裝更是全無規矩:旗裝、日裝、男裝、道姑裝、西裝、女式洋裝,無所不有。
在這股浪潮的衝擊下,漢族女子寬大的羅裙逐漸隱退了,晚清名妓宣揚的褲裝逐漸流行。在傳統漢族女子的衣著習俗中,褲子向來難登大雅之堂,良家女子一旦出門或在正式場合,總要系上裙子。舊式旗袍直身寬敞,袍裡也都配穿長褲,鮮有直接將褲子穿在外面的,據說以前良家婦女與妓☆禁☆女的最大區別便是前者穿裙,後者穿褲。但是到清末民初,西風湧動,風氣逐漸開化,褲裝外穿已不再是良妓的區別,大家閨秀也樂意穿褲裝以使自己行動輕便,合乎潮流。於是傳統的上衣下裙和新興的上衣下褲就成為漢族女子的時興裝束。初始的上襖下褲講究緊身瘦小,襖做的很長,幾乎延到膝蓋,褲子做的很瘦,窄窄的褲管象鉛筆一般瘦長,襯著腳底下小小的金蓮,或者不纏足的繡花鞋,整體感覺非常直線化,看上去同一塊搓衣板一樣平直,沒有一點女性的曲線。
從此時期老廣告的畫面上看,女子著裝的另一個重要變化就是元寶領的出現。原先不管是漢人裝束還是旗袍,一般都是圓領,剛跨進20世紀的大門時,低領斜襟大衫還在盛行,稍稍過了數年,高領窄袖襖便取而代之。這種高領,最早是四馬路長三堂子中的倌人發明的,領襯很硬,高達四、五寸乃至六、七寸,幾乎與鼻尖持平,不僅把脖子裹的嚴嚴緊緊的,而且遮住了半邊臉頰,正面看上去形似元寶,俗稱元寶領。元寶領以適宜的角度,斜斜地切過兩腮,不是瓜子臉也變成了瓜子臉,因此很受清末女子的歡迎。當時的竹枝詞曾形象地描寫道:“嬌嬈故作領頭高,紐扣重重掩不牢,但詡盤來花異樣,香腮掩卻露櫻桃”。最能反映時裝變化的廣告畫家們及時捕捉了這種新氣息。老廣告的第一代畫家周慕橋,在民國三年為英美煙公司老牌品海香煙繪製的廣告中便是穿著這種當令時裝的美女。兩位在公園相遇的女子,樹著高高的元寶領,穿著過腰線的上衫,下著時興的褲子,露出一雙三寸小金蓮,雖然仍不脫傳統的窠臼,但卻在古典中透露出新時代婦女解放的絲絲新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