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肉,是和幸福的美好相遇!
掐指一算,養花種草的年頭也不短了,可每每被問及所謂的經驗,總是說不出個123。於是抽空往深裡多想了幾釐米,應該是自己的態度問題吧:一切美好的東西,我都會喜歡,但不強求天長地久長相守。
我喜歡種植各種花草,多肉植物是除月季、鐵線蓮、天竺葵、球根等之外的愛寵之一,有6年以上肉齡。閒暇能伺候花草的時間基本為上下班前後和少數週末及節假日。目前養花區域為一個屋頂花園以及一個北陽臺。
座標:居住地在成都周邊百公里半徑區,屬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終年碧翠,春早夏長秋短冬不寒;夏日多雷雨酷熱期短,冬天霜雪少稀有嚴寒;雨量充沛但時空分佈不均勻,常常旱澇交錯危害;初夏綿雨,仲秋淫淋;夏去則寒潮活動頻繁,時有低溫冷害;春來偶有冰雹出現,常在局部成災。全年雲霧多而日照少,空氣濕度大而晝夜溫差小;平均風速小,大風日數少,多在4月有陣性大風。年平均氣溫17°左右,年降水量950mm左右;最熱月8月,最高可至40°,最冷月1月,極端氣溫-5°。(此段文字源自百度,嘿嘿)
鑒於所處的地理位置和居家環境,養植多肉有利有弊。但總的說來利大於弊。其實愛好多肉的盆友都清楚,一腔熱情起來,哪裡還考慮神馬環境是否利於不利於了,開空調,加熱棒等都屬於小菜了,因為養了多肉而考慮換房子的也是大有所在滴!
本人屬於外貌協會成員,所以平時我給大家秀的圖片都是美美的、棒棒的狀態,其實每年也會在酷暑期暴斃一些植物,死因多種,且很多未知,因為死的比我的反應快。呵呵。或者有一些長殘的狀態,我都不忍心拍了發出來影響大家的心情。下面就白話一些我自己的養護方法,其實主要且真實目的是整理了歷年來的一批美圖想在此做個存檔。
屋頂花園在四川具有一樓花園和陽臺所不具備的很多先天條件:採光好,通風強,溫差大,自然也使得種植環境存在很多的不可控因素,比如日照和澆水量。而我個人並非專業養肉人士,時間有具有太多不確定性,不能有規律的守護它們,所以我在盆器和植料的選擇上尤為注意,以方便我的隨時外出。
【一、盆器】
我一般主張用小盆、寬口淺盆、陶盆、帶腳盆。此處的“小”並非指必須很小的尺寸,而是相對於植株本身來說的,比如盆徑和深度一般不要超過根系的2倍。多肉植物的根系並不是很發達,一個生長季過去後,老根系退化嚴重,並無很大的存在意義,主要靠新根系吸收水分和營養。甚至可以全部切除根系重新發根,也就是我們俗稱的“砍頭”、“修根”。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海淘和網購回來的多肉放置很久都可以成活的原因。而且大多數新手最愛犯的毛病就是忍不住澆水,那麼“小”盆其實也就相對限制了澆水量,不僅具有一定的安全性,而且很容易出狀態哦!
錦晃星
玉蝶
靜夜
紅稚蓮的前世今生
熊童子
青美人
一年後的青美人
藍松
玉蝶
藍鳥
碰碰香
塔洛克
紫珍珠
銅錢草
選擇陶盆的理由當然是它的獨一無二的透水性,與其相似的還有火山石盆、土瓦盆。而塑膠盆、釉盆,瓷盆的盆壁的透水性基本為零,只有盆底的孔可以漏水,如果這些盆又被放置在一個密實的平臺上,那麼等於封閉了盆身所有的排水和透氣通道,只能靠有限的土面散失了。
而陶盆則可以周身透氣透水,利於水分的散失,避免根系濕度過大,捂爛。所以陶盆即便是底部沒有架空的腳,都是安全性較高的。我經常在換盆時發現很多多肉植物的根系都已經和陶盆的內壁相融合了,需要使勁牽扯才能分離,這種肉盆一體的現象才是多肉生長的最佳境界。(有那麼一句話:鮮花插在牛糞上,多肉也要種在瓦盆裡!)
紅粉台閣
各種長生草
錦晃星,薄雪
東美人,新玉墜,老玉墜,小球玫瑰(栽種容器:瓦燒筷子籠)
藍月亮
澎珊瑚
寬口淺盆的優勢在於水分散失面積大,土層淺,不至積水。我有一些很大株的老樁,用的盆子最多也就5--8釐米深,比如一些盆景盆。
但是現在市面上有各種各樣的帶釉面的瓷器美盆讓人忍俊不止想買回來栽多肉,那麼又如何解決盆大肉小盆壁不透氣的問題呢?
這裡可以採用架空法,就是在盆器的底部填加一些瓦片、大顆粒、泡沫塊等,然後鋪土工布或棕片隔離(防止植料流失),再添加植料進去移栽肉肉。這樣就不會因全部將盆填滿植料而引起濕度過大爛根,又保證了良好的透水性。對於透氣性不是很好的瓷盆、高盆、大盆、無腳盆,都可以採取這個辦法。
玉蝶
盆子的擺放其實也是有一定講究的,我的多肉擺放區主要是一個圍牆上面的平臺,所以我會在沒有腳的平底盆子下面墊一些紅磚或排水板,架空,起到盆底排水通風效果,還在牆壁上安置了一些長的掛籃,放一些小的平底盆,也是為了保證底部通風瀝水。在我家的多肉植物盆栽是絕對不會用接水盤的,這是大忌。一來不利於底部通氣呼吸,二來還會積水造成很多不良後果。
另外就是我現在很推崇的新式多肉“盆器”---鐵藝月亮船。
子持蓮華
新玉墜
唐印
大部分的多肉植物都是比較耐旱、喜陽的,但又是懼怕高溫高濕的,而且都有一個階段的休眠期。那麼如何安全度過休眠期,並能在生長期和觀賞期達到最優效果,這就是鐵藝花器致力於最大幅度解決問題的關鍵所在。
由於地域性溫度人為很難調節,那麼減少植料的濕度留存就是可以人為有所干預的一件事了。這裡鐵藝容器就是最好的選擇之一。由於它的周身透氣性超強,和普通的半封閉盆器相比水分留存量極少,散失又快,所以即便是在南方整個夏季露天淋雨也不會因為積水造成漚爛,徒長程度也比盆栽的明顯降低很多。而在比較乾燥的北方,即使天天澆水也不會造成積水,給喜歡澆水的同學解除了後顧之憂。
鐵藝花器的自由造型,不再拘泥于花盆傳統的桶形、杯形,可以根據個人喜好和植物特性因地制宜,或平鋪,或直立,或淩空。而可擺放,可懸掛,可移動性更增加了它的實用度和空間感。栽種植物時,可以隨意分層,做到錯落有致,疏密得當。如果是用傳統花盆,那麼即便是增加一個小小的鐵藝花插,也會讓整盆植物靈動起來,仿佛自己在與多肉進行一場小小的對話呢!
鐵藝有黑色白色銀色銅色等多種顏色可選,與多變的多肉色彩搭配,整體效果更豐富,輪廓和線條更自然,不僅可以增強立體感,更使得花器和植物融為一體,充滿生機,做到器與肉共生,肉為器添彩,彰顯“鋼鐵柔情”。而這些都是普通花盆不易做到的效果。
在選擇組合多肉時除了選擇色彩反差比較明顯的,比如黑色的黑王子、紅色的唐印、綠色的玉蝶,粉色的紫珍珠,金燦燦的黃草等等,考慮顏色豐富多彩,還要選擇習性比較接近的植物。比如怕低溫凍傷的就不要和耐凍的組合,怕熱的就不要和夏季生長型的組合。
【二、植料】
選擇了合適的盆器後,再必須提及的就是盆栽多肉用的植料。
不管露天的屋頂還是陽臺,經常高溫高濕的地區,我個人都建議植料裡多用顆粒成分,至少不低於50%,甚至3/4都是可以的。多肉植物的養護過程其實不需要施肥的,所以植料的營養可以基本忽視,只是起到固定植株和保存一定水分的作用。
常用的顆粒主要有:植金石、赤玉土、桐生沙、矽藻土、火山石、浮石、陶粒、碳渣、碎磚粒、粗沙、麥飯石、珍珠岩等等,再配加少量的泥炭或營養土即可。但是由於珍珠岩過輕,數次澆水後常會浮至表面,影響美觀,所以這幾年我都不再使用。有了合理的顆粒配比植料,澆水、淋雨都可以更隨意和粗狂,哪怕離開十天半月,天天落雨我也不怕哦。
另外可以在盆土的表面覆蓋一些鋪面的顆粒,不僅增加美觀,與肉肉自身顏色互相映襯,也可以幫助吸附植料裡的水分,繼而加快散失。而且我們也可以根據鋪面材料的顏色輔助判斷盆土的濕度,來決定澆水與否。
作者:糊糊和和
文章來源:多肉園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