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急不吼不生氣,聰明媽媽這樣對寶寶說“不”
我們平時跟孩子最常說的話是什麼?想像中,應該是“寶寶乖”、“媽媽愛你”、“媽媽想你啦”這樣的畫風,但實際上呢?好好回憶一下你的日常,跟孩子說的最多的是“不”!
孩子爬上書桌玩,“不可以”;想開下冰箱門,“不行”;飯前想拿餅乾,“不能吃”;不聽你的指令,“不乖”。
接收到那麼多的“不”,換成是咱自個兒,估計早就崩潰了,何況小朋友呢?其實吧,說“不”不用那麼生硬,教養孩子也是有訣竅的呢!
這些話,你可以這樣說
1、“不准吃糖”VS“媽媽知道寶寶愛吃糖,但吃太多對牙齒不好,我們一起喝優酪乳吧”
寶寶都愛吃零食,特別是那些不健康的。要怎樣勸說寶寶少吃糖果、餅乾這類零食呢?糕媽的辦法是簡單解釋一下零食對身體的害處,然後給年糕提供一些健康的選擇,比如優酪乳、水果、自製薯條等。
不要輕易承諾寶寶什麼時候可以吃零食,也不要把零食當作獎勵。堅定但熱情地向他“推銷”健康食品。這樣寶寶會想,反正也沒有糖吃,吃點優酪乳也不錯。
2、“不准亂扔食物”VS “食物是吃的,不是扔的”
寶寶喜歡玩食物,多半是因為他們並不餓。當他把飯菜丟到地上時,如果你的反應是生氣和斥責,那麼恭喜你,不僅沒有用,他還很可能會越玩越帶勁(因為他已經成功吸引了你的注意,並“控制”了你)。
你可以平靜地告訴他,“食物是吃的,不是扔的。如果你已經吃飽了,那媽媽就把餐具收走嘍。”要是寶寶繼續扔食物,那就說到做到,立即把餐具收走。幾次下來,寶寶就知道媽媽是認真的了。
3、“不准打人” VS “我們用嘴說,不用手打人”
寶寶打人這件事,糕媽之前專門發文說過。很多時候,寶寶打人只是無意識的行為,和你鬧著玩呢,或者和小朋友出現矛盾時(比如都想玩同一件玩具),不知道該如何解決。
對寶寶大聲喝止 “不准打人”,或者強迫他向對方道歉,這類簡單粗暴的做法通常都是無效的,還可能會傷害到寶寶。
你要做的是,首先制止這種行為,然後平靜但堅定地告訴他,“打人是不好的行為,媽媽知道寶寶的玩具被搶走,讓你不開心了(說出寶寶的心情,表示理解)。寶寶生氣的時候,可以用嘴說出來,但不要用手打人(告訴他正確的做法)。我們去和小朋友把手和解吧,問他能不能把玩具還給我們,和我們一起玩。”
4、“不要大喊大叫” VS “你這樣說話媽媽聽不明白,用平時的聲音好嗎?”
寶寶有時因為不擅表達,所以只能用喊叫的方式吸引你的注意,希望你能幫助他。如果你用更大的分貝讓他安靜,不僅會讓他沮喪和失望,還有可能讓他以後都不敢、不願意告訴你他的需求。
比較合適的做法是,用溫柔的語氣和正常的音量告訴寶寶,這樣說話媽媽不明白。然後鼓勵他用簡單的話告訴你他的需求或情緒,或者幫他說出他想說的。“寶寶是不是覺得無聊啦?”“是不是要媽媽幫你拿什麼呀?”教寶寶學會用正確的方式溝通,要比讓他安靜更重要。
5、“不要玩媽媽的手機” VS “寶貝,把手機給媽媽,你玩這個好嗎?”
當寶寶搶走你的手機(或其他東西)時,要說服他還給你是很難的。但如果拿一樣有意思的東西和他換,就會瞬間容易很多。要是手邊沒有什麼吸引他的東西呢?那就試試和他一起做些什麼。
年糕小時候也對手機感興趣過。這個能發出聲音和亮光的小黑盒,對他來說簡直太神奇了。每次年糕拿走手機,糕媽就會對他說,“寶貝,把手機還給媽媽吧,我們一起來讀繪本。”這時,小傢伙就會瀟灑地扔掉手機(沒錯,是用“扔”的),然後屁顛屁顛地到我這裡來。他不僅沒有覺得我搶走了他的東西,還很開心可以和媽媽一起玩呢,小孩子就是單純。
怎樣說“不”,積極又有效
看完上面這些例子,媽媽們有感覺了嗎?其實只要換一種方式,效果就會大不相同。
不要只是簡單地下命令,“不要!不准!不可以!”。換一種輕鬆的口吻,解釋一下“為什麼不能這樣做”,同時告訴他“你可以做什麼”或是“我們一起做什麼”。
如果寶寶比較執拗,那就用迂回的方式,轉移和分散他的注意力。這樣他很快就會忘了自己剛才在堅持什麼。
“不”這個字,能不說,就不說。寶寶的成長需要探索和嘗試。如果一些行為無傷大雅,那就隨寶寶高興吧。既保護了他的好奇心,也維護了你的威信。
糕媽說:
在養育年糕的過程中,糕媽有時也會突然覺得自己不會說話了。怕說了他也不聽,或是說錯了對他有不好的影響。所以也一直在不停地學習,尋找和寶寶溝通更有效的辦法。這麼想想,養娃還真是門技術活,情商、智商蹭蹭往上漲啊。
其實和寶寶說話沒有這麼難,你要做的就是多一句解釋(為什麼不行),多一句建議(可以做什麼),做他的盟友(我們一起做),不要做上帝(我不准你做)。試試糕媽的法子,相信你也會體會到,“哇塞,變聽話了呢”。
關注浙大醫學碩士“年糕媽媽育兒”的淘寶頭條,免費獲取更多睡眠、餵養、母嬰健康、親子早教的育兒好文,每週推出適合0-3歲寶寶的繪本和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