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鍋多年,防腐劑其實從來沒有看上速食麵
深夜的時候你感到餓了,撕開速食麵袋,倒上開水,當你雙手拿著筷子,虔誠祈禱一般等待大口吃面,媽媽/爸爸/奶奶/女朋友推開門:還吃速食麵,有防腐劑你不知道嗎?
食欲全無還不知道怎麼還擊對不對?這裡鄭重告訴大家:速食麵有防腐劑是謠言,速食麵是很安全的食品!
1958年8月25日,安藤百福創建的日清食品公司開始對外發售“雞湯拉麵”,這是世界上第一款速食麵。安藤百福作為速食麵之父曾在回憶錄中寫道:“我開發的速食麵是一種只要加入熱水裡就能食用的速食面,食用起來非常方便。當然,此商品的成功需要使其工業化,使之能進行大量生產。”
(安藤百福和他發明的雞湯拉麵)
速食麵在商業上的成功吸引了大批複製者,同時也誕生了很多假冒偽劣產品。很快,關於速食麵的謠言大量出現在坊間,安藤百福創立的雞肉拉麵也被捲入食品安全的輿論中。為此,日清食品於1961年正式登記“チキンラーメン”商標,1962年得到速食面的製造專利。安藤百福在回憶錄中提到,當聽到這些謠言時,感到十分詫異,“很難想像,用160℃高溫熱油乾燥的食品會有安全問題”。
後來經調查發現,先前的食品安全問題都是假冒產品捅的簍子,還了雞肉拉麵一個清白。1965年,為與假冒商品加以區分,安藤百福決定在該品牌所產的全部速食麵商品上標明製造日期,這在當時全球的食品企業裡還是第一家。速食麵也就成為全世界第一款標注生產日期的商品。
從1982年起,8月25日被日本即席食品工業協會定為“速食麵日”。而創始人安藤百福每天吃一碗速食麵,直到2007年去世,活了97歲。
1990年,日本池田市第一家速食麵紀念館開業。在這裡,你不僅能看到速食麵的生產過程,還可以自己動手製作速食麵。從揉面工序開始,湯、輔料等均可自由配製,生產過程非常透明。如果你想知道防腐劑從哪個環節開始添加,不妨去該博物館參觀一下。
(位於日本大阪的日清泡面發明紀念館)
在沒吃早飯的時候、火車上、餓肚子的深夜,甚至太空中,速食麵都曾服務於人類。你可以說它營養不全面、不均衡,蛋白質、膳食纖維、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成分不足;可以說它鹽分、脂肪含量高,但你對速食麵的只有一句沒有證實的懷疑:“沒有添加防腐劑,怎麼可能放這麼久還不壞?”。這項偉大發明只是因為保質期長就被污蔑“添加有害物質防腐劑”,太委屈了。
遺憾的是,防腐劑從來沒有和速食麵在一起過。
食物之所以會腐爛,主要是因為空氣中微生物具有腐蝕作用,腐蝕的發生同時需要水分。而速食麵和薯片一樣,都屬於水活性低(食物中的自由水分子少,微生物存活較難)的食品,沒必要添加防腐劑。
速食麵的組成部分無非面餅、脫水蔬菜包、醬包和鹽包,偶有品牌會加上醋包。面餅經過油炸乾燥或者熱風乾燥,能夠被微生物利用的水分已經除去,即便不加防腐劑也絕不會腐敗——除非存儲的時候環境潮濕到讓面餅變質,商家添加防腐劑反而會增加生產成本。脫水蔬菜包和麵餅一樣乾燥,微生物不易存活,沒有必要添加防腐劑。醬包和鹽包中的鹽分含量則占了一碗速食麵中的70%,如果你是一個有常識的中國人,應該知道鹽是殺菌的,所以這兩種調味包也都沒有必要添加防腐劑。接下來,我們說說不太常見的醋包,它確實含防腐劑。
沒有食品添加劑,就沒有食品工業
丙酸、苯甲酸及其鈉鹽、山梨酸及其鉀鹽(以山梨酸鉀最為常見)、雙乙酸鈉(又名二醋酸鈉)、乙酸鈉(醋酸鈉),現在請你隨手拿起幾件食品看看,一定能在配料表裡看到一兩個名字。如果我現在告訴你,以上這些都是防腐劑,曾經吃過的食物是不是都想吐出來了?呵呵,看,心理作用吧。
防腐劑不是有毒有害物質,它只是眾多食品添加劑中的一種。根據最新的國家標準《GB 2760-2014食品國家安全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定義,食品添加劑是為改善食品品質和色、香、味,以及為防腐、保鮮和加工工藝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質。而防腐劑的概念則是:防止食品腐敗變質、延長食品儲存期的物質。也就是說,食物中即使添加了防腐劑,其作用也是抑制細菌等微生物的滋生,不超過一定劑量,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影響。
其實添加劑就和做菜放佐料一樣,大多數是為更好的口感或更均衡的營養而生,不會給人帶來危害。在我們常吃的食品中,醬油、醋、果醬、碳酸飲料、麵包、糕點、焙烤食品等,都允許添加防腐劑,國家標準也會規定每種添加劑的最大使用量和允許殘留量。
(以防腐劑“羥基苯甲酸酯類及其鈉鹽”為例)
而防腐劑如山梨酸、苯甲酸鈉等,可以被分解為水和二氧化碳,或者通過人體內代謝、尿液排出,這些微量的防腐劑沒什麼值得你恐慌的。再退一步說,防腐劑的口感很差,添加;量哪怕是千分之幾,都可能改變口味。商家添加後對自身產品的競爭力的提升毫無幫助,實在找不出一個讓速食麵放防腐劑的理由。
想像一下,如果我們今天沒有添加劑,吃到的食品會變成怎樣:
吃個霜淇淋沒有增稠劑,口感和冰棒一樣,而且還會滴得到處都是;食用油、麻花、堅果等食品存放久了以後會像我們祖輩廚房裡聞到的味道有哈喇味(油脂變質產生的異味),因為抗氧化劑被拒絕加入食品;餅乾糕點中有防腐劑、增稠劑和色素,這整個品都類應該從人類的購物車中移除。
對了,還有傳統留下的豆腐、豆花,到今天都應該銷聲匿跡才是。因為它們要用到鹵水、石膏在做豆腐的過程中起到凝固劑的作用,是典型的食品添加劑。
(做豆腐必備:鹽鹵,化學成分主要是氯化鎂)
沒有食品添加劑,食品工業將被打回史前時代。而“零添加”“純天然”食物只是商家為了消除你的購買疑慮,不得不打出的口號。因為,如果你明白我們入口的一切食物,本質上都是化合物、元素等,就不會有這樣的疑慮:廠家不論選擇天然來源或人工合成,都只是為了實現同樣的工藝目的,原料來自天然或人工更多地取決於成本。
從安全性上來說,只要通過風險評估,獲得批准並按規範使用,此兩者安全性並無高下之分。
然而不論講多少道理,一定還是有消費者堅持追求“零添加”“純天然”“傳統工藝”食物。專業人士由衷建議這部分人群:從食品安全上來說這些食物才是最危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