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需注意,孩子的很多病都是小時候埋下的!
很多時候,在我們長大了才發現原來人與人之間的身體素質差別這麼大。其實,很多長大了的問題都是小時候的不良習慣引起的。媽媽們現在幫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孩子在將來才可以擁有良好的身體。
那麼有哪些不良的生活習慣對孩子是有害的呢?
1.睡眠少。
睡眠是維持一個人健康最重要的一環。早睡的孩子氣血較高,大腦運行暢快,記憶力也好,相反,晚睡的孩子血氣不足,大腦供血和供氧都不夠,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自然也不好。有的孩子可能晚上習慣晚睡,媽媽們認為孩子早上晚點起,甚至睡一上午,孩子的睡眠時間是充足的,所以也沒多大問題。其實,即使上午睡一上午,由於晚上很晚才睡,這樣對孩子的身體還是有很大的傷害。因為不同的時間段的睡眠的功效是不一樣的:上半夜的睡眠身體造血效率高,下半夜身體會做重要器官的修復,白天的睡眠只有補腎氣和恢復體力的作用。早睡的目的主要在提高身體造血的效率。造血機能好,身體才有足夠的能量可以成長。
2.晚睡。
晚睡對於上班族來講,可能最明顯的就是眼睛周圍像熊貓一樣的黑眼圈和臉上多出來的幾顆痘痘。可是對於孩子來講,晚睡造成的影響可不是這麼簡單。晚睡同樣會刺激壓力荷爾蒙分泌,抑制生長激素活動,並影響腦下垂體對性荷爾蒙的正常調節,所以孩子長不高,又出現性☆禁☆早☆禁☆熟。晚睡的孩子會因為睡眠不足而感到疲倦,表現得易怒、暴躁,很難平靜,甚至表現出無法入睡的過度壓力反應,而且越是睡眠不足,他們的情緒就越亢奮。情緒一亢奮,血壓、呼吸、心跳都會加速,如果經年累月處在過度亢奮的狀態下,就會發生心血管疾病。所以放任孩子晚睡或睡眠習慣不良,等同是為孩子埋下心血管疾病的種子,將來到三十五歲以後,這一埋藏的禍因就會爆發成為心血管疾病。
3.偏食。
偏食或者挑食的現象在孩子中是很普遍的現象,很多的媽媽都會面臨這個問題。可是眾所周知,孩子挑食會導致孩子營養不平衡,出現某一方面的營養過剩或者另一方面的營養的缺乏,而且如果得不到及時的改善,偏食這一情況還會一直伴隨孩子的成長,讓他的成長過程中一直有營養不平衡的問題,從而影響孩子的成長發育。媽媽可以通過改善烹調方式,合理搭配孩子飲食,符合全面生長發育所需各種營養元素。
4.不愛喝水。
大部分孩子對喝水都沒多大興趣,甚至不覺得它重要,但其實這樣很容易造成身體上的重大傷害。腎臟最重要的功能是負責調解人體內水分和電解質的平衡,代謝生理活動所產生的廢物,並排於尿中,但在其進行這些功能的時候,需要足夠的水分來進行輔助。然而大部分孩子都不愛喝水,相比白開水的平淡無味,汽水、可樂等碳酸飲料或咖啡等飲品理所當然地成為了白開水的最佳替代者。但是,這些飲料中所含的咖啡因,往往會導致血壓上升,而血壓過高,就是傷腎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媽媽一定要讓孩子少喝飲料,多喝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