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鄉要隨俗,我國各個地方的酒禮習俗你知道嗎?
我國的高原地區主要包括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和雲貴高原,其中青藏高原包括青海、西藏、四川西部,雲貴高原包括雲南貴州,黃土高原有山西和陝西,這些地區或生息於巍巍雪山、茫茫草原、萬年風沙之地,特的地理環境使得他們生性豪放、樂觀、熱情,也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喜酒,因此在這些地區也有悠久而燦爛的酒文化。
青藏高原酒文化
代表地區之一:青海
有關青海和西寧的風俗習慣,在各個網站和旅遊宣傳資料中多有詳盡和優美的描述,通過文人的手筆,把青海描述得仿佛人間天堂,山美、水美、人美!青海人是愛喝酒的,這與青海的氣候有很大的關係。青海人喜歡幹喝,就是不用下酒菜,尤其在鄉村。青海人好客,也表現在喝酒上。的確,在我們青海,各族群眾的日常生活、婚禮、宴客、祭祀、春遊等活動中酒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有“無酒不成席”、“無酒不敬人”之說,便與酒結下了不解之緣。地處青藏高原的青海省,由於特的地理位置、人文環境,形成了別具一格的高原酒文化。
青海人非常質樸、熱情好客,無論漢族、土族、藏族、蒙古族,無論接待親朋好友還是遠方來客都離不開酒。青海人善飲,豪飲,這在全國是小有名氣的,婚喪嫁娶喝、添人進口喝,百歲滿月喝、升官發財喝、喬遷搬家喝、動土上樑喝、耕地播種喝,開鐮收割喝,朋友聚會喝、迎來送往喝、逢節遇假喝、初一十五喝,萬事具備喝、只欠東風喝,愁眉不展喝,喜上心頭喝,春來踏青喝、夏日乘涼喝、秋逢陰雨喝、東飄雪花喝,白天喝,晚上喝,領導喝,下屬喝,男人喝,女人喝,你也喝,我也喝,只喝得是天昏地暗、日月無光,真是“壺裡乾坤大,杯中日月長”。俗話說“認識青海,先要認識青海湖;認識青海人,先要和青海人喝上一場酒。”青海人能喝酒有俗話說得好:青海的麻雀都能喝二兩。據說世界白酒銷售量,莫斯科,青海西寧第二。
青海人喝酒,大多喝的是青稞酒,又以互助青稞酒為主,主要是互助青稞酒有限公司生產,中國公認名牌,品質有。互助青稞酒以青藏高原特有的糧食作物——青稞為原料,在繼承古老傳統生產工藝的基礎上,引進現代技術設備,用無污染的天然優質礦泉水科學配料、精心釀造、久儲自然老熟而成。青稞酒的代表產品是互助牌系列酒,以青藏高原特有的糧食作物青稞為主要原料,採用有300多年歷史的“天佑德”青稞傳統釀酒工藝,結合科學配方勾兌而成,酒味醇香,清亮透明,具有飲後不頭痛、不口幹、醒酒快、加溫飲用口味更佳等特風格,獲中國公認名牌稱號。
青稞酒的土法釀造和過程是這樣:“先把青稞洗淨,注意不能讓青稞在水裡洗得時間過長。然後倒進鍋裡,放入多於青稞容量三分之二的水煮。當鍋中的水被青稞徹底吸收,火不能燒得過旺,邊煮邊用木棍把青稞上下翻動,以便鍋中的青稞全部熟透,並隨時用手指捏一下青稞粒兒,如還捏不爛,再加上一點水繼續煮。等到八成熟時,把鍋拿下來,晾上20—30分鐘的時間,這時鍋中的水已被青稞吸收幹了,趁青稞溫熱時,攤開在已鋪好的乾淨布上,然後就在上面撒勻酒麴。撒曲時,如果青稞太燙,則會使青稞酒變苦,如果太涼了,青稞發酵不好。撒完酒麴之後,再把青稞裝在鍋裡,用棉被等保暖的東西包起來放好。在夏天,兩夜之後就發酵,冬天則三天以後才發酵。如果溫度適宜,一般只過一夜就會聞到酒味兒。然後把發酵好的青稞裝入過濾酒的陶制容器中。如果要馬上用酒,就要加水,等泡四個小時後就可以過濾。如果不急用,就把鍋口和濾嘴封起來,需要時隨時加水。頭一鍋水應加到比發酵青稞高兩寸,第二、第三鍋水應加到和發酵青稞一樣高。
酒禮習俗
敬酒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在青海大多數的酒場禮儀和規矩與內地是一樣的,但也有一些可能比較特別。敬酒的人要按輩分的長幼和年齡大小依次相敬,對長輩敬酒,要雙手高高端起酒碟子,雙目要虔誠地注視著長輩,言語中要透露出對長輩的尊敬。輩分越長,敬的杯數就要越多,老人一般是八杯酒,既“八福長壽”酒。對於平輩(同齡人)人敬酒,好敬上六杯酒用來祝福“六六大順”,也可以是四杯“四季發財”酒,祝願同齡人在外出打工掙錢時四季都要平平安安,四季都能發財。給為官之人可敬三杯酒,有“三星高照”,“連升三”的祝願;對不會喝酒的人也敬兩杯,一般是不能敬一杯的。在同輩人中也可以用其他含有吉祥寓意的敬酒令兒,或是找些合情合理的由頭,或是通過唱歌的方式向客人敬酒,以能給客人敬酒越多越好,如果直接敬酒放翻(喝醉)客人更好。因此,敬酒的過程也貫穿在整個酒宴當中,敬酒也體現著一種語言的藝術。
猜拳
猜拳只是喝酒的一種方式。雙方都用右手、口、眼三位相配合完成,猜拳時對手指出法上也有忌諱,就是拇指和食指不能同時出,拇指和小指也不能同時出,在猜二以上數字出手指時“拳拳不離大拇指”。在敬酒完畢之後,接下來重頭戲打通關就要開始了。何謂打通關,就是由一人和在座的每一位劃拳,劃到後一人,一圈結束,交給下家繼續,如此下去,直到每人都當關一次,稱作圓關。當關者與坐席的每一位客人輪流劃拳,一般是劃六拳通關者與客人誰輸了誰喝酒,不允許別人代替喝,這叫作“不賣不代不賴”,並另選監酒官一名,負責執壺斟酒並監督輸家按規定飲酒。如被酒官查出杯底剩酒,則一滴酒罰三杯,這就是“滴酒罰三”。青海人以為,規矩精美的拳要屬“官拳”,每拳四字,不多一字,不少一字,喊出來抑揚頓挫,字字珠璣:“寶拳送你、一品當朝、二度梅開、三連升、四季發財、五經魁、六連順喜、七賢竹林、八仙慶壽、九盞蓮燈、十滿大堂”,全是文縐縐的吉祥話,我一直在想,如能把這樣好的“拳語”印在酒瓶上,也是不錯的創意吧。
代表地區之二:西藏
藏族古代飲的酒種類較多。據敦煌出土的古藏文寫卷《苯教喪葬儀軌》載,吐蕃早期所飲的酒有米酒、小麥酒、葡萄酒、蜂蜜酒和青稞酒等。隨著唐蕃聯姻而發展起來的漢藏文化交流,使藏族掌握了內地傳入的複式發酵釀酒法,仿內地黃酒釀制的青稞酒得到了藏族的普遍喜愛,從而成為了藏族的傳統飲料。
在大多數藏區,平時倘有客至,敬茶不敬酒。但逢年過節和喜慶時,如果客人來家,則必須敬酒。敬酒時,主人先斟滿一碗(或杯),捧獻於客前,客雙手接過後,必須要先喝三口,但不要喝幹,等主人再斟滿,這時客人才一口喝幹。此後,客人有酒量的繼續喝,無酒量的可不再喝,主人也不強勸。倘若客人不完成上述之飲,那就是嚴重的失禮行為,主人會很不高興。至於客人酒醉,主人不會譏笑,反而認為是坦城的表現。四川的嘉絨藏族較特別,平時對進屋的客人先敬一壺酒,隨即將食物用盤奉上,一客一份。阿壩的黑水地區藏族,凡見熟人從門前經過必請進屋內敬一碗酒。如客人堅決不進屋,主人要把酒拿到路邊請客人喝,以示慰勞。藏族人民熱情好客、和善友睦的風尚,在這些酒俗中得以充分展現。
酒在藏族婚儀中有重要的作用。在青海安多藏區,提親時必帶去“雅敘酉倉”(提親酒)。女方如若允婚,則須邀請村裡長者和媒人一起喝“訂婚酒”。一旦飲了此酒,便算正式訂婚,不能再許嫁他人。結婚之時,更要準備大量的青稞酒以宴饗送親者和來賓。迎親者則要在途中設“迎親酒”。新娘離娘家前要喝“辭家酒”。婚宴中主客盡興同飲“慶婚酒”,高唱酒歌,跳舞,歡騰通宵達旦,一直要熱鬧三天。其間新娘要向賓客輪流敬酒。其他藏區的婚禮儀式有的與此不盡相同,但酒在其中的作用卻大致一樣。
藏曆新年,藏族家家都要喝青稞酒以示慶祝。初一天剛亮,家庭主婦就把八寶青稞酒“觀顛”(一種加有紅糖、奶渣子、糌粑、核桃仁等煮物的酒)端到家中每個人的被窩前,讓他們喝了才起床,以示新年一開始就豐衣足食,步步吉祥。藏族初一這天一般不拜客,一家人閉門歡聚,品青稞酒,喝酥油茶,漫話家常。初二起才挨家去拜訪,互道“紮西德勒”,互敬青稞酒。嘉絨地區的壩藏民過年,喜歡全寨人各湊一些酒,團聚在一起從初一喝到初五,夜則燒篝火,晝則浴太陽,伴隨歡歌勁舞,共慶新年。藏族節慶日較多,如元宵“燈節”、六月“雪頓節”、七月“望果節”和“沐浴節”,在這些日子裡人們照例是要喝酒以慶的;但悠閒、浪漫的飲酒日子則要數康定人四月八的“轉山會”和拉薩人夏季五月間的“逛林卡”了。那時人們扶老攜幼,或全家一起,或情侶友朋,三五成群,在綠茵上、溪流旁搭起白色帳篷,一邊喝著新釀的青稞酒和酥油茶,一邊彈著六弦琴或拉著胡琴,或引吭放歌,或淺斟低吟,怡然自得。藏族豪放的飲酒則是在跳鍋莊的時候。村寨的青年男女圍成一圈,圈中設小桌,放上幾壇青稞酒;男女兩隊輪流領唱,翩翩起舞,並不時去圈中喝上一碗酒。跳到高興處,飲酒者更是紛至遝來。酒助舞興,歌借酒力,通宵達旦盡興方休。
藏族中一般是以茶作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飲食。但在阿壩的黑水藏民中卻用酒代茶。他們吃糌粑不用茶而是用青稞酒拌合著吃;吃幹饃不喝開水或茶,是以酒解渴;吃烤土豆,也是泡在酒碗裡吃。
藏區東部許多地方都盛行“喝咂酒”,尤以黑水人“喝咂酒”講究。每遇年節和家中有大事要請人“喝咂酒”時,先由主人燒開一大銅鍋水,放在火塘邊保溫;再將一壇釀好的未加過水的酒放在客位的火塘邊,插入兩根細竹管。客人到齊後,先請其中年長的坐於酒罈前,領頭誦經,用手指蘸撥點酒灑向四方;然後,請另一位年長者與他同坐在一起,各含一根竹管吸飲。這時主人在旁邊慢慢地將一瓢開水從上滲入酒罈。開水經過發酵的酒糧滲到壇底,便成了酒。竹管插在壇底,故能只飲到酒而不會吸進糟。二人飲完後,以年齒順序另請二人到壇邊吸飲,主人繼續向壇內衝開水。一般情況下,每二人飲完一瓢水即離開,換上別人。這樣依次輪流下去,後連兩三歲的小孩也要去喝上幾口。輪完一遍,又從頭開始;直至一壇酒談而無味後,才又換上一壇。每個與會的人不論有無急事,都必須喝過三次後才能離去,否則就是很不禮貌的行為。這種輪流喝咂酒的宴飲,一般規模都較大,小則三五十人,多則100多人,夜以繼日方能飲過一巡。三巡下來,往往要兩三天,在飲酒過程中,未輪到的和已喝過的便圍著火跳鍋莊。跳累了,唱渴了,也該輪到喝咂酒了。喝完咂酒疲累盡消,又有精神跳鍋莊了。飲酒與歌舞緊密相連的藏族酒文化這一特色,在這裡展現無餘。
在康區藏族中也有只插一根麥管或竹管在壇內喝咂酒的,人們依次將酒罈傳遞給相鄰者輪流吸飲。也有在壇中插上多根麥管,好幾個人圍著酒罈同飲的。
唱酒歌是藏族飲酒一大特點。每逢重大場合(如婚宴、村寨聚飲等)敬客人酒時,要先擎著酒杯唱酒歌,歌詞多為即興之作,內容都是讚頌、祝福之詞。藏族善用譬喻來表達感情。如康區一酒歌唱道:
陽光為什麼這樣明媚?是因為菩薩灑下了吉祥;我家為什麼這樣歡樂?是尊重的客人來到帳房。哈達是敬禮上師的贄紮,這杯中的美酒請我知心的朋友嘗。
唱酒歌時,身子要伴著節奏舞蹈,杯中的酒卻不許灑出。客人有時也要唱酒歌回敬,此唱彼和,氣氛十分熱鬧,把宴會推向高☆禁☆潮。
藏族酒具有壺、杯、碗。西藏仁玉縣生產的綠玉酒壺和酒杯、酒碗,晶瑩剔透,受藏族人喜愛。江西景德鎮生產的小龍碗,上繪“八吉祥”圖案或“六字真言”,也是藏族珍愛的酒具。舊時藏區、土司家的酒具十分講究,多為金銀鑲嵌綠松石、珊瑚珠,工藝十分精湛。
藏族人普遍有飲酒的習慣,特別是對青稞酒,更是垂青不已。從白髮蒼蒼的老人到風華正茂的純情男女,從日常居家習俗到祈神敬佛的供品.處處都體現著藏族人民對酒的不解之緣。常飲青稞酒能使人面色紅潤,精神煥發,還能起到禦寒抗缺氧的作用,若在青稞酒中放入紅糖、酥油和奶渣、糌粑粉加熱飲用,還可起到補血、增氣、恢復身體元氣之作用。
在拉薩,每當歡樂喜慶相聚或有重大聯誼活動之時,敬獻青稞酒就成為活動中的傳統保留節目。藏族人善豪飲,人人都是酒中豪傑。敬酒時,他們對內地來的客人格外”關照”。常常見五、六個藏族姑娘,簇擁著來客或年長者,端著酒杯輪番敬酒,她們深情地唱起動聽的敬酒歌。此時,不管你酒量如何,都會被藏族朋友淳樸、熾熱的情誼所打動,接過酒杯,一飲而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