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粽子說,人家才不是為了紀念屈原而生的呢 !

馬上就要到端午節了,一起來聊聊粽子吧。別再跟孩子說什麼粽子是為了祭祀屈原,甚至是為了讓魚蝦不吃屈原的遺體而發明的了,那麼短的時間就發明出這麼複雜的食物,古代人民也太急智了吧。


粽子的歷史非常悠久,最早是一種祭祀用食品。粽子用作祭祀,並不自祭祀原屈原。粽子最初用作祭祖及神靈。東晉範注《祠制》說:“仲夏薦角黍。”說明當時有夏至以角黍祭祀祖先神靈的習俗。角黍,即角形的粽子。所謂‘角’,是指古代祭祀時最高級的供品為牛,粽子的形狀代表牛角;‘黍’就是一種黃黏米。用穀物製成的‘角黍’代表‘陽’;包角黍用的‘菰葉’(粽葉)為‘陰’,陰陽結合,有驅邪納福、祈求平安的意思。”明張岱《夜航船》記:“汝(秀頁)作粽。”汝(秀頁)是漢人,可見粽子漢已有之。晉人周處在《風土記》中稱粽子為“角黍”:“仲夏端午,烹鶩角黍,端,始也。謂五月初五日也。又以菰葉裹粘米煮熟,謂之角黍。”在《齊民要術》中,有《風土記》這一段文字的注:“俗,先以二節日,用菰葉裹黍米,以淳濃灰汁煮之,令爛熟。於五月五日,夏至啖之。粘黍一名‘粽’,一曰‘角黍’,蓋取陰陽尚相裹,未分散之時象。”

古時包粽子用黍。黍乃稷之粘者,有赤白黃黑數種。許慎《說文》:“黍可為酒,從禾入水為意也。”魏子才《六書精蘊》:“禾下從氽,象細粒散垂之形。”“黍者,暑也,待暑而生,暑後乃成也。”黍是中國古代五穀之一,夏至之日,新黍成,古人早有嘗黍並以黍祭祀之俗。《禮記·月令》:“仲夏之月,日在東井,昏亢中,旦危中,其日丙丁,其帝炎帝,其神祝融,其蟲羽,其音徵,律中蕤(ruí 草木的花下垂的樣子)賓。其數七,其味苦,其臭焦。其祀灶,祭先肺。”“是月也,農乃登黍。天子乃以雛嘗黍,羞以含桃,先薦寢廟。”這裡,雛是指雞,桃指櫻桃。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夏,假也,至,極也。萬物於此皆假大而至極也。”就是說萬物生長茂盛,開始成熟。崔靈恩《三禮義宗》:“夏至為中者,至有三義,一以明陽氣之至極,二以明陰氣之始至,三以明日行之北至,故謂之至。”意思是:夏至之日陽氣至極陰氣始生。所以《禮記·月令》說:“是月也,日長至,陰陽爭,死生分。君子齊戒,處必掩身,毋躁,止聲色,毋或進,薄滋味,毋致和,節耆欲,定心氣。百官靜,事毋刑,以定晏陰之所成。”這是說,夏至正是陰陽交錯之時,物之感陽氣而方長者生,感陰氣而已成者死,所以又是死生分判之際。在這種時候,齊戒以定其心,掩蔽以防其身,不要輕躁於舉動,不要禦進于聲色,薄其調和之滋味,節其諸事之愛欲,凡以定心氣而備陰疾也。天地之氣,順則和,竟則逆,所以百官都不要動刑罰之事。因為刑是陰事,舉陰事就是助陰抑陽。總的說來,就是陰陽交接也是陰陽明顯相爭之時,一切都要謹備,為的是消災。晏,安的意思,晏陰也就是要讓陰安靜。

夏至日祭祀,周代已有之。《周禮·春官·神仕》說:冬至日陽氣升而祭鬼神,夏至日陰氣升而祭地衹(zhǐ)物鬽(mèi 同魅,百物之神)。致人鬼于祖廟,致物鬽于(土單)壇。《周禮·春官·大司樂》:“冬日至,於地上之圜丘奏之,若樂六變,則天神皆降……夏日至,於澤中之方丘奏之,若樂八變,則地衹皆出。”祭天地人神,都為順其為人與物也。在周代,夏至日祭地衹物鬽,黍只是其中之一,剛開始只是用黍米而非角黍。後人發明角黍,取角形是因為上古人有以牛角祭祖之俗,取其角形包以菰葉,是因為黍又稱“火穀”。《爾雅翼》:“黍之秀特舒散,故說者以其象火為南方之穀。”火屬陽,而菰葉水生而屬陰,這就成了“陰陽尚相裹,未分散之時象”。

其實,角黍原是用以夏至節祭地衹物鬽的,與屈原並無關係。


古時,其實夏至與端五是兩個節日。端五,端,初也,五月的第一個五日,古“五”與“午”通用。端午節,最原始的說法,認為它起於上古三代的蘭浴。《大戴禮記·夏小正》記:五月,“煮梅。蓄蘭、頒馬”。《大戴禮記》中說,五月五日蓄蘭為沐浴。為什麼要蓄蘭沐浴呢?“此日蓄采眾藥,以蠲(juān 除去)除毒氣。”《楚辭》因此有“浴蘭湯兮沐芳華”之句。《續漢禮儀志》:“五月五日,朱索五色桃印為門戶飾,以止惡氣。”《荊楚記》:“荊楚人以五月五日並蹋百草,采艾以為人,懸門戶上,以禳(ráng 祭名。祈禱消除災殃、去邪除惡之祭)毒氣。”《風俗通》:“五月五日續命縷,俗說以益人命。”浴蘭、懸艾,都是為避毒,用五彩絲線繞臂、纏筒,俗稱“續命縷”,為益人命。應該說五月端午作為天中節,剛開始並無祭人的意思。因為陽氣至極萬物茂盛於是要避毒,因為防身避陰疾,於是要繞“續命縷”,還是為順應天時地和。


端午祭祀先祖,其實是後人賦予的內容。古人對端午,其實有種種說法,一說是祭介子推。東漢蔡邕《琴操》:“介子綏(即介子推)。割其腓股以啗(同啖)重耳。重耳複國,子綏獨無所得。綏甚怨恨,乃作龍蛇之歌以感之,遂遁入山。文公驚悟迎之,終不肯出。文公令燔(fán 焚燒)山求之,子綏遂抱木而燒死。文公令民五月五日不得發火。”邯鄲淳《曹娥碑》說是祭伍子胥:“五月五日,時迎伍君。”史載伍子胥盡忠于吳,後反被吳王夫差殺,拋屍于江,化為濤神。民間傳說,伍子胥死於五月五日。《會稽典錄》記,則為紀念曹娥:“女子曹娥,會稽上虞人。父能弦歌為巫。漢安帝二年五月五日,于縣江溯濤迎波神溺死,不得屍骸。娥年十四,乃緣江號哭,晝夜不絕聲,七日,遂投江而死。”因紀念曹娥,又稱“女兒節”。


當然,最響亮者,自然為紀念屈原。紀念屈原說,始見於梁吳均《續齊諧記》:“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羅水,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筒子貯米投水以祭之。漢建武中,長沙區回,忽見一士人,自雲三閭大夫。謂回曰:‘聞君當見祭,甚善。常年祭物為蛟龍所竊,今若有惠,當以楝葉塞其上,以彩絲纏之。此二物蛟龍所憚。’回依其言。今五月五日作粽並帶楝葉、五花絲,皆汨羅之遺風也。”《異苑》因此說,“粽,屈原姊所作。”按《齊諧記》說法,因為怕祭屈原之米被蛟龍所竊,因此創造了粽子這種形色。因為蛟龍怕楝葉、彩絲。而李時珍《本草綱目》卻說:“糉(zòng 同粽),俗作粽。古人以菰蘆葉裹黍米煮成,尖角,如棕櫚葉心之形,故曰粽,曰角黍。近世多用糯米矣。今俗,五月五日以為節物,相饋送,或言為祭屈原。作此投江,以飼蛟龍。”因李時珍此種說法,故聞一多有“端午為持龍圖騰崇拜民族的祭祖日”之說。

而端午龍舟競渡之俗,其實起于春秋越國,古說勾踐於此日操練水軍。《事物紀原》引《楚傳》:競渡“起于越王勾踐”。而到了《荊楚歲時記》,則記曰:“五月五日,為屈原投汨羅,人傷其死,並將舟楫拯之,因以為俗。”《歲華紀麗》歸結說:“因勾踐以為成風,拯屈原而為俗也。”

五月五日其實又是“地臘節”。《道書》:“五月五日為地臘,五帝校定生人官爵,血肉盛衰,外滋萬類,內延年壽,記錄長生。此日可謝罪,求請移易官爵,祭祀先祖。”

端午節其實包容比較豐富。最早以角黍祭地衹物鬽應該說是夏至之俗,後按《風土記》,端午與夏至俗同,所以把夏至的祭祀搬到了端午。祭祀的內容與方式,應該說隨時代的推移,不斷增加內容。但粽子祭祀的原意,應是取陰陽相裹之意。據《風俗通》,古時此節還煮肥龜,“令極熟,去骨,加鹽豉、麻蓼名曰‘菹(zū)黽(měng)’”。菹黽黽甲表肉裡,陽外☆禁☆陰內之形,也是陰陽包裹之象。痛悼屈原之說,其實只是後人因屈原之偉大而日益發揮的說法,與粽子原意其實相去甚遠。粽子的異名,有稱為“裹蒸”者。《表異錄》:“南史大官進裹蒸,今之角黍也。”有稱為“不落莢”者。《戒庵漫筆》:“鎮江醫官張天民在湖廣榮王府,端午賜食‘不落莢’,即今之粽子。”元稹詩稱為“白玉團”:“彩縷碧筠粽,香秔(jīng 同粳)白玉團。”陸遊詩:“白白餈(cí 糍粑)筒美。”詩後自注:“蜀人名粽為餈筒。”

粽子其實有錐形,有秤錘形,有菱角形,也有枕頭形的。包裹材料,有用茭葉、粽葉,也有用蘆葉、竹葉的。其餡,甜者如赤豆小棗、豆沙棗泥、桃仁芝麻松子;鹹者如鮮肉鴨肉,以至干貝蝦仁。《酉陽雜俎》記:“庾家粽子,白瑩如玉。”今庾家粽,已不可考也。《西湖老人繁勝錄》:“角黍,天下唯有是都城將粽湊成樓閣、亭子、車兒諸般巧樣。”《開元天寶遺事》:“宮中每到端午節,造粉團角黍,貯于金盤中,以小角造弓子,纖妙可愛,架箭射盤中粉團,中者得食,蓋粉團滑膩而難射也。都中盛於此戲。”古人包粽子,甜者,還加入些許薄荷末,還有用艾葉浸米的,叫做艾香粽子。顧仲《養小錄》記,粽子蒸熟後,可以剝出油煎,稱油煎者為“仙人之食”。高濂在《遵生八箋》中則告誡:凡煮粽子,一定要用稻柴灰淋汁煮,也有用些許石灰煮者,為的是保持粽葉的青而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