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給寶寶買鞋子,媽媽容易走的4大誤區!

許多媽媽都知道,給寶寶買鞋子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也是很多媽媽困擾的事情。因為合不合腳、舒不舒服只有寶寶自己的腳知道,如果寶寶不善於表達,很容易讓腳受罪。中醫學認為腳底部有很多重要穴位,直接影響到人體各個部位的健康,選雙好鞋更成了一件不容忽視的大事。但遺憾的是,許多媽媽就是因為太重視,往往會走入下面幾個誤區:

●誤區一:鞋幫、鞋面越軟越好

由於兒童骨骼、關節、韌帶正處於發育時期,平衡穩定能力不強,鞋後幫如果太柔軟,腳在鞋中得不到相應的支撐,會使腳左右搖擺,容易引起踝關節及韌帶的損傷,還可能養成不良的走路姿勢。

因此,童鞋的後幫應硬挺、包腳,以減少腳在鞋內的活動空間。童鞋的鞋面(尤其是頭部)如果太軟,會難以抵抗硬物對腳趾的衝撞,加上寶寶走路有用腳踢東西玩的習慣,過軟的鞋面既不結實,又不安全。不過,腳背處的鞋面還是要柔軟些,以利於腳部的彎折。

●誤區二:鞋底的彎曲度越大越好

童鞋鞋底要有適當的厚度和軟硬度,但過軟的鞋底不能支撐腳掌,易使寶寶產生疲勞感。其實,鞋的舒適感除了來自合適的軟硬度外,還取決於的鞋底的彎折部位,很多童鞋的彎折部位在鞋的中部,即腳的腰窩處,這樣容易傷害寶寶比較嬌弱的足弓。

科學的彎折部位應位於腳前掌的蹠趾關節處,這樣才與行走時腳的彎折部位相符。

●誤區三:厚底鞋舒適防震

在行走時,鞋隨著腳部的運動需不斷地彎曲,鞋底越厚,彎曲就越費力,尤其對於愛跑愛跳的寶寶來說,厚底鞋更容易引起腳的疲勞,並進而影響到膝關節及腰部的健康。

另外,厚底鞋為了表現曲線美,往往加大後跟的高度,這會令整個腳部前沖,破壞腳的受力平衡,長期如此會影響寶寶腳部的關節結構,甚至導致脊椎生理曲線變形,嚴重者將使大腦、心臟、腹腔的正常發育受到影響。

因此,兒童鞋適宜的鞋底厚度應為5毫米至10毫米,鞋跟高度應在6毫米至15毫米之間。

●誤區四:有弓型鞋墊的鞋保健舒適

許多童鞋在鞋墊的腳心部位裝有一塊凸起的軟墊,媽媽們一般認為它能托起足弓,令寶寶感覺舒適,並具有保健作用。其實,這種鞋比較適合成人穿著,對於兒童來說,它卻縮小了足弓的伸展空間,使正處於發育期的足弓肌肉得不到必要的鍛煉,長此以往可能會令寶寶變成扁平足。

●走出買鞋的四大誤區,那這裡格格還要說幾個挑鞋的側重點:

1、大小:以合腳為准。給寶寶試鞋的時候要注意讓寶寶“走兩步”:然後讓寶寶的腳趾頂到鞋的前面,後面能伸進大人的一個手指就可以了,而且要注意定時給寶寶量一下腳的尺寸,注意寶寶是否需要換鞋。

2、面料:優質軟羊皮、牛皮為宜,塑膠和合成革最好放棄。因為塑膠和合成革透氣性差,寶寶穿著會覺得悶和濕,不利於肌膚。

3、鞋面:鞋面要柔軟,最好是光面,不帶裝飾物,儘量選魔術貼的,鞋帶的容易散,以免寶寶在行走時被牽絆。

4、鞋幫:鞋幫處最好高於腳踝,而且柔軟,可以保護寶寶的腳不受傷害。

5、鞋底:鞋底要富有彈性,用手彎可以彎曲,防滑,最好帶有減震機構,保護寶寶頭腦發育。

6、造型:寬寬胖胖最舒適,尖頭窄身要放棄!

7、價格:量力而行,適合自己才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