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老人有口音 如何引導寶寶說話

劉婷婷:國家高級育嬰師,資深母嬰編輯

現在很多寶寶都是爺爺奶奶或是外公外婆帶,如果普通話說得標準,那麼教寶寶說話沒有問題,但如果有口音,那麼寶寶在學說話的同時也可能會有口音,那麼這時候怎麼辦?

環境影響寶寶說話

一般情況下,寶寶1歲左右會慢慢理解什麼是語言。這一年的時間內,寶寶處在語言“吸收期”,他會逐漸練習並控制發音,逐步掌握語義,為以後的說話做好準備。在10-14個月期間,寶寶就能說出具有概括意義的詞了。但如果父母老一輩的人有濃重的口音,那麼寶寶說話可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寶寶在不斷發展語言能力

寶寶從小就開始發展語言能力,語言環境越複雜,寶寶大腦發育就可能越快,長大之後語言學習能力也會不斷增強。不僅如此,寶寶自身還具有消化多種語言的能力。就算父母老一輩說的話各不相同,但對寶寶造成的影響其實並不大,他們雖然說話比較晚,可能會將多種方言混在一起,但是在一段時間之後,他就能分清各個方言的差別,輕鬆在各個方言中間轉換。

嬰幼兒語言學習貼士

1.寶寶在1歲之前就會開始自我練習發音、瞭解句子含義,家長說的每句話寶寶都在“吸收”。

2.1歲寶寶這時候已經能說話了,所以家長最好固定一種口音來跟寶寶交流。在跟寶寶說話的同時家長可以給寶寶創造好的學習氛圍,這樣更能促進寶寶語言學習能力。

3.媽媽對寶寶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所以媽媽要多給寶寶講故事,多跟寶寶交流。

4.很多家長在跟寶寶說話時喜歡用疊詞,認為這樣寶寶會更加瞭解。其實這種說法對寶寶語言發展沒有好處。家長跟寶寶說話,一定要用正確的表達方式。寶寶說話從一個單詞開始,然後是詞語,最後是句子。如果家長說話總是使用疊詞,那麼會影響寶寶語言發展能力。

1歲是寶寶語言發展的關鍵時期,家長這時候要給寶寶創造一個好的學習語言氛圍,老一輩人說話有口音也不要太糾結,因為孩子日後會自動區分,但不可使用疊詞,因為這對寶寶語言發展是非常不利的。

(原創作品,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