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讓河水秒變純淨水的淨水神器,LifeStraw 生命吸管體驗

說在前面

去年的夏天有過這樣的經歷:我和 Jack、皮皮、二少等一行6人從烏牛溪穿越而上。因為是在林子裡且部分路段為溯溪路段。所以,當時我們沒有帶太多的水。過程太陽當頭,溪澗的峽谷有水,不過總是帶著混濁顏色。我們沒敢多喝,在十八壟的時候由於大家十足口渴的少不了,喝了看似清澈的一些溪水。後來,6人中兩人肚子疼......

這樣的經歷對我們愛折騰的人來說是寶貴的。它讓我們在下次出行的時候會更加用心準備。話說回來,當時的行程有水的地方很多(南方的叢林基本都是水系密集的),只是有的地方泥沙渾濁、有的地方被人或物被污染。所以,這些看似足量的水源,卻不是安全的。如能加以過濾、處理那到時真的不用帶水了。

也是巧合,我們極果正好有這樣的裝備測試,所以果斷申請。今天分享使用感受,內容大概分這麼幾個部分:

1、產品簡介

2、戶外實用

3、性能測試(分別是對雜質過濾和污染過濾的實驗)

首先是產品簡介

這次收到的是吸管和淨水瓶的組合。這樣的組合保證我在戶外能放心用水的同時也能讓我在戶外有水的環境中取水、攜帶。從而應對無水的環境。

LifeStraw 的具體效果參見包裝上的說明:

從上述的說明我們可以獲知的內容很多:

1、這套產品是在相關領域獲獎的裝備。

獲獎是因為被認可。所以,在很多時候、很多地方都能見到 LifeStraw 的身影。比如:汶川地震中,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門向災區和災民發過10000支個人裝的 LifeStraw 吸管。玉樹在災後救災指揮部首批也提出4000套的 LifeStraw 淨水裝備。

2、過濾孔徑0.2微米。

這說明一般的細小顆粒都會被其過濾。

3、能過濾1000升水。

對於這個數量。我想做如下計算:對於我自己而言。一天的活動消耗2升水。那1000升就是夠我用500天。那如果我一個星期活動兩天。也就是夠我250個星期的使用......

好吧,不同的人用水習慣不同,大家可以自己算算。總的來說,這是可以用很久的。

4、EPA 是美國環境保護署(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的英文縮寫。

它的主要任務是保護人類健康和自然環境。EPA 認證美國環保總署 EPA 的主要目的是保護人民健康、保護生態環境--空氣、水和土地這些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在成立之後的30多年,EPA 一直在為給全美人民創造一個整潔的健康環境而努力。

5、幾乎能去除100%的細菌和原生動物。

在戶外,我們之所以不敢隨便喝水,是因為看似清澈的山水中會有各種我們看不見的生物:草木腐爛在水流之中,動物飲用、排泄的污染。而 LifeStraw 的這項性能我認為是非常關鍵的。

對於 LifeStraw 的結構原理,如下:

在我們使用的時候,水吸上後分別會經過:野外水源---活性炭過濾層---7層篩檢程式的隔間---雙層紡織網

對於這套裝備的本身材質,我也在查詢後獲知:塑膠使用的是食品安全級的 PC 等材質所制,過濾的原理在上文已經介紹是採用0.2微米的超細薄膜技術。所以和那種採取藥物過濾的裝備來比較。LifeStraw 避免了藥物副作用的產生可能。

接著我們簡單仔細看看這套裝備。

淨水瓶帶有扣件,戶外的時候可以掛在

背包

或者

其他

有掛環的位置。吸管可以直接掛在頸部。

淨水瓶的採取折疊式飲水口,安全、方便。另外。小口設計,這是方便控制運動後的喝水量。(我們知道,運動後夾然大口喝水可能導致體內水、鹽失調,從而帶來不適)

當然,習慣也是小口設計,同時多了個護蓋,吸管的護蓋和淨水瓶的折疊式設計能減少飲水口和外界接觸的幾率。從而減少飲水口被環境污染。

我們打開淨水瓶,看看過濾管;管身塑膠製成。

塑膠件由於成型特點,在製作工藝上稍有不當,就會出現毛刺、熔接線等問題。這些問題明顯的呈現不良的塑件上並對塑件的使用壽命和使用舒適度帶來影響。

而對於 LifeStraw 的這套裝備,我們看不到這樣的塑件缺陷。說明在其注塑過程中對品質是有較高的追求的。

由於使用方式的不同,吸管底部有護蓋,淨水瓶過濾管底部是沒有的。

不過淨水瓶過濾管身側壁有做開槽,這在使用時能讓我們更輕鬆的吸取瓶中的水源。

這裡再說明下這套裝備的尺寸等資料:

吸管的外形是 229mm*25mm,57g 重。淨水瓶的尺寸是 235mm*80mm,136g 重。

這樣的體積重量可以看出吸管算是輕質、便攜的,淨水瓶則和我們常規水瓶外形相似。

帖子到這裡,分享第二部分,也就是戶外實用的感受,因為是在南方(我在溫州地區),這裡的地理環境基本是山水相依,互為映襯。戶外不怕沒有水源!同時,有 LifeStraw 在身,所以這次的活動我就直接不帶水!不過山間流水之中有腐木沉底,小蟲滋生。細菌雖看不見但很容易想像。再說雨水沖刷,山水混濁。直接喝可不行!所以,LifeStraw 在過程中充分使用。

活動之初,吸管我掛在脖子上,淨水瓶則放在

背包

的側兜(在之後的活動中我發現淨水瓶也可以用掛環掛在

背包

的肩帶上,調整在胸前位置,喝水和方便):

因為環境和氣候的關係,過程中水從來不缺乏,不過,各種小動物也在我們眼前出現。我想如果碰到水源我們直接喝下口,那可能將這些小動物的活動痕跡喝進去。

所以,LifeStraw 的使用是必須的。

在水源的時候,我這樣使用吸管:

當然,淨水瓶的儲水功能也是不能被忘記的。

這樣在沒有水源的地方,我也能自然應對:

過程中,一路水流不斷。有時我們直接喝腳下的流水:

因為 LifeStraw 的強大過濾功能,在這次活動中我這樣不斷的喝水並未在之後帶來不適。同時,戶外的時候,使用 LifeStraw 過濾後的水源,泥土、腐草的味道明顯被去除。所以,它的功能在這時候已經讓我安心。

說道這裡,對於戶外水源,網上有這樣的資料,簡單分享:

當自帶乾淨水消耗完,必須要進行野外補水時,要對水源地做好觀察,溪流、湖塘、溝河、瀑布等是較常見的水源,要先觀察其周邊有無污染,如垃圾,糞便,動物屍體等明顯的污染源,有無人畜活動跡象,其次對水質本身進行觀察,是否是流動水,是否清澈,有無微生物活動,氣味是否正常等等,目測及嗅覺確定沒有大的問題,可以沾取少量水至嘴唇,舌頭感觸一下有無異味或刺激,沒有問題的話,可以再進行沉澱,過濾,離析等技術二次處理這些水,建議最好是用爐頭燒開了再飲用!

由於戶外的活動對 LifeStraw 的性能體現只能是讓我自己清楚。所以,活動之後,我一直在想補一些照片,能直觀的體現 LifeStraw 的性能。也是這樣有了如下環節:

性能測試(分別是對雜質過濾和污染過濾的實驗)

聽說朋友的廠裡有放大投影設備。所以,我去了。本想拍拍可能有的微生物。不過,這次使用的設備只能放大40倍,那微生物還是看不見。不過過濾水中的雜質倒是清晰明瞭。

我首先在室外收集了一些泥土,然後加水攪拌。

通過這40倍的放大,在電腦螢幕上能很清晰的看到條形雜質。同時,在螢幕裡我們看到了黑色的氣泡狀的圖像。開始因為只是氣泡。後來獲知取土的地方有少許

其他

設備使用油污的洩漏,我們判斷這種黑色的氣泡狀的圖像可能是油導致的。

投影之後,裝瓶。我朋友想試試這口味,所以,有了下面的照片:

其實,在這時候,我們發現我們不能取出淨水瓶中過濾後的水,想來想去,就用嘴吸取後吐在杯裡,然後再用設備投影。過程中先漱口,避免口中的雜質混入。

經過淨水瓶的水在設備的投影之後,很清潔。投影的時候看不見任何雜質,看到的只有杯體的顏色(白色)。

之後取出過濾管,我們可以看見下不的篩網附著著雜質,這次的實驗說明水質中的雜質過濾的效果非常好(至少在放大40倍的時候是看不出來的)。

這裡插播下 LifeStraw 生命吸管的飲水後需要吹吹,以便排除附著在篩網上的雜質:

實驗到這裡還沒完。我們知道野外的水源污染一方面是自然的。還有部分是工業的。這段時間我也在瞭解這方面的知識。監測指標很多種。由於條件限制,我採用測試 PH 值的方式。導致 PH 值變化的原因一樣是多樣的。因為考慮測試對工業污染的過濾效果。我選取了酸性的清潔劑進行測試,因為 LifeStraw 生命吸管不方便將過濾後的水源收集,這裡,我選用一根細管,一頭連接 LifeStraw 生命吸管的飲水口,另外一頭連接針,然後用針管慢慢抽取..........(操作起來很慢啊,過程中作為連接的細管很容易和 LifeStraw 生命吸管的飲水口及針管脫落,所以,我加了紮帶)

另外,測試 PH 值的裝備,我借來了數顯器(結果沒拿說明書,我不會用,尷尬了),另外還有試紙(還是試紙簡單、明瞭)。

開始了,將試紙放入測試液中。

開始的時候,試紙顯示的是顏色較深的紅色。比對發現 PH 值大概是3-5(具體我也拿不准,反正是明顯的酸性液體)。

之後倒入淨水瓶,然後連接針管,慢慢的抽取、收集。

然後,撕下新的試紙放入。這時候,我們發現。試紙顏色淺了很多,比對判斷大概是在6-7的範圍。

通過第二次的實驗。我們可以看出 LifeStraw 生命吸管對水質的 PH 值帶來的變化。

帖子到這裡可以做總結

LifeStraw 生命吸管有著超強的淨化、過濾的能力。污染的水質可以在 LifeStraw 生命吸管的淨化後直接飲用。

也因此,它的使用範圍是這樣的:

同時,作為一個負責的品牌,LifeStraw 生命吸管在其的產品宣傳說明裡指出了它所不能做到的:

另外,我還有一點建議,LifeStraw 生命吸管在將污水淨化後收集在

其他

容器裡是不方便的。建議增加這樣的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