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永遠別做一個嘲笑上進心的人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新世相”, 我們終將改變潮水的方向。

引用演員楊冪幾年前接受電視採訪的一句話:“在人之上的時候,要把人當人;在人之下的時候,要把自己當人。”

它真是值得推薦給每個人。

楊冪說這句話的時候,應該是出道之後,面臨種種爭議指責,還處在“人之下”;今天看這句話的時候,她已經奪得風光,處在“人之上”。

人生莫測,誰也不知道她以後會不會再回到人之下。就像你可能正在人之下,也可能會到人之下。但只要經歷過低谷,把自己當人,無論什麼情境就都不可怕。因為她擁有的是不會被打垮的上進心。

人不應該失去上進心。那些看得見、需要踮腳才能夠著的生活,是人保持上進心的最好方法。但現在,人們會嘲笑上進心。

最近一個流行的話題是嘲笑“中產”。

那些剛剛實現溫飽、每月靠工資為生的人,居然“學著貴族”的樣子看櫻花、去高檔酒店大堂喝下午茶——人們覺得這是一件可笑的事。

有一部分嘲笑者,自己可以輕易去看櫻花、喝高檔酒店下午茶。他們在人之上,不能體諒那些經濟條件不如自己的人。但是,我所看到的大多數嘲笑者,都是自己也在溫飽線上求生的人。

他們覺得自己處在人之下,他們慶倖自己沒有去看櫻花或者喝下午茶,因而開心地嘲笑著那些同類的虛偽。他們覺得那些跟自己一樣不富有的人,根本不該努力過得美一點、開心一點,哪怕省著錢去得到一些這樣的享受。

再往前看,有很多人嘲笑北上廣的“消費升級”,發出嘲笑的也是同一批人。他們覺得,買昂貴的健身餐或者辦健身卡,卻在下班後擠地鐵,租小房子,是很可笑的。

有一個詞被發明出來了,叫“偽中產”。拆開這個詞,它背後藏著的意味是很可怕的:不要追求比你生活能力更好的東西,你配不上。

改一改楊冪那句話來分析這種兩種心態,有些激烈,但再恰當不過:處在下風的,不把自己當人;處在上風的,不把別人當人。

他們根本不知道,比現在生活高出一截的生活,可以讓人產生最大的動力,往那個地方狂奔。

嘲笑“偽中產”的人,在歷史上有很多同類。

電視劇《外來妹》的主角趙小芸,和農村姐妹在1990 年代到廣東打工。和同一個村的女孩不同,趙小芸不肯安心做女工,她有欲望,在工作和生活上都試圖跳出自己的階層。她變成了工廠的管理者,和自己“配不上”的人談戀愛,穿著時髦、佩戴首飾。

趙小芸的姐妹不理解、不支持她,她們的觀點是:咱們應該本分。而“城裡人”則把她視作一個笨拙的鄉下人,帶著典型的上層人對正試圖往上攀爬的人的嘲笑。——他們正像現在的“中產嘲笑者”們。

趙小芸最後意識到,自己並沒有因為穿上洋氣的衣服就改變了階層,她仍然沒有安全感。但在電視劇的最後,她仍然決定要昂著頭在城市裡活下去。

這種已經覺醒的上進心,其實是那個時代很多人經歷過的——也是現在無數人正在經歷的。

是那些覺醒的上進心,對更好生活的欲望和渴望,讓一代代人最終實現了鄉村到城市、貧窮到富有的躍升。

上進心不該被嘲笑。對更好生活的追求是人們最直接的動力。

“中產階級”這個詞,本來就是指 1950 年代美國的一群階層攀升者:他們來自鄉下或普通社區,父母是農民或工人,接受教育,進入辦公室,依靠薪水生活。

他們是最早被稱為“白領”的一群人。和現在被嘲笑的“偽中產”是一樣的,並不富有,都得通過不停努力來維持安全感,等待一個月又一個月的工資,擔心一覺醒來還不上帳單。

但他們沒有放棄讀《紐約客》、《名利場》,喝星巴克,用大理石裝修家門口的臺階,養蘇格蘭犬,以及,看櫻花。

換句話說,在任何時候,他們“把自己當人”。

世界上最早的中產階級,就是這樣一群擔心每個月還不上帳單、卻用大理石裝修家門口和看櫻花的人。他們處在下風但仍然昂著頭的態度不該被嘲笑。

如果你處在上風,別忘記你(或你的父母)拿到第一筆錢開心地買一件呢子大衣的時刻。

如果你站在下風,別學著嘲笑那些沒放棄期待的人。這很可能是有一天你擺脫下風的最主要(也是最常見)的動力。

永遠別做一個嘲笑上進心的人,也別自己失去它。人本來就應該過踮著腳才能夠到的生活。

讀後思考:

你的上進心被嘲笑過嗎?後來怎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