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下個月,Chrome就要把IE拍在沙灘上了

這仍然是一個後浪壓倒前浪的悲傷故事。按照Net Application最新發佈的流覽器市場份額資料,IE連續15個月佔有率下滑,Chrome的佔有率繼續強勢上升。分析稱,照此趨勢,Chrome最快5月就可超過IE,成為市場份額第一的流覽器。

全球流覽器市場的冠軍寶座要易主

曾幾何時,在人們心中,IE的標誌就等同於“互聯網”,這裡曾經是我們打開網路世界的唯一入口(DT君不小心又暴露了年齡……)

雖然這麼多年過去了,IE已經受到諸多其他流覽器的挑戰,被黑了很久很久,不過憑藉著捆綁Windows系統這一巨大優勢,這些年來並未真正失去市場份額第一的寶座。

但如今事情正在發生變化。

一提到Internet Explorer(IE流覽器),DT君首先想到的是,IE唯一的功能就是用來下載Chrome。這句話不僅講述了一個悲傷的故事,而且還很真實地反映了流覽器市場的現狀。

資料分析機構Net Application最新的流覽器市場份額資料顯示,苟延殘喘的IE可能馬上就要退位了,而取代它的正是Chrome。Net Application的統計中將各個版本的IE以及微軟最新推出的內置於Windows10裡的流覽器Edge統歸為“IE”。但即便將多個版本的IE相加,IE在3月的市場佔有率仍繼續跌落至43.4%,連續15個月下跌,且最近四個月的跌幅均超過1%。

而與此同時,穀歌的流覽器Chrome則維持了強勢增長,份額達到39.1%。根據Net Application最近數月的資料可以明顯看出Chrome超越IE的趨勢。電腦世界雜誌(computerworld)分析稱,不出意外,Chrome問鼎全球流覽器市場份額冠軍寶座的時間,就在今年5月。

IE衰敗已久,正式“退位”在即

DT君認為這次的資料意義重大,因為它可以算得上是IE退位的最終版預告。

在流覽器市場份額資料上,媒體有兩個最常引用的資料機構,一個是此次公佈資料的Net Application,另一個則是StatCounter。

在StatCounter的統計中,Chrome早在2012年6月就已經超越了IE,而Net Application在當時的調查資料則顯示,IE仍然遙遙領先。以下是當時的兩家資料機構的統計對比:

(圖片來源:華爾街日報)

兩家主要機構的資料差異,曾引來華爾街日報等主流媒體的討論,微軟當時曾質疑StatCounter資料的真實性,雙方一度口水不斷。微軟當時還力挺Net Application,認為其資料更準確。

如今,IE在Net Application的資料表現終於也變得如此難看,被超越的趨勢已經十分明顯,微軟時至今日不知道還有什麼話可以說。

隨著兩家最主要機構的排名終於將變得一致,Chrome很快會成為兩個榜單共同的第一,而IE的“退位”也算是得到了正式的確認。

微軟欲靠Edge東山再起

其實,IE近期加速“墮落”很大程度也是微軟自己的決策所致。

據《電腦世界》雜誌分析, 2014年微軟宣佈所有IE舊版本必須更新升級、之後將不再對舊版本進行維護後,IE的份額開始加速下滑。那之後,IE失去了15.1%的用戶份額。微軟這麼做的目的,本是為了逐步讓用戶轉移到其內置在Win 10系統內的新流覽器Edge上,但結果呢,如開頭的Net Application資料所示,大量使用者在必須更換流覽器時,選擇了轉投Chrome。

而同樣作為系統預設的流覽器,蘋果的Safari在Mac OS用戶間的使用率達到2/3,而據Digital Analytics Program的資料,Edge在Win10用戶間的使用率僅占不到1/3。

但是,自己做的決策再痛苦也要堅持執行下去。在放棄了IE後,微軟將流覽器領域的全部重心放在Edge的開發與完善上。而最近幾個月的資料,還算透露出一絲希望。Edge在Win 10用戶間的份額不斷提升,2月達到24.9%。

(圖片來源:Computerworld)

另外微軟還曾在Edge在發佈8個月時拿Edge與Chrome比較,並表示,Edge的桌面使用份額跟Chrome當時發佈8個月後的數字差不多。

其實Edge作為微軟去年發佈的新流覽器,已經基本擺脫了IE的一些最致命缺點。

在今年的微軟全球開發者大會上,微軟宣佈包括Amazon、Evernote、Reddit 以及廣告遮罩外掛程式Adblock等多款知名外掛程式,很快都可以在 Edge 流覽器使用;微軟還打算在Edge中集成Windows Hello生物識別系統,説明使用者免去背誦大量密碼的煩惱;此外微軟的人工智慧助手Cortana也已經集成在了Edge內...這些都使得Edge擁有了一些可以和Chrome比拼的實力。

如今看著Edge流覽器,DT君已經不會像面對IE時一樣,一心只想刪掉刪掉刪掉。但是Edge最終怎麼能把已經習慣了Chrome的用戶再找回來,還是需要花費更多的心思。

本文資料來源:cnbeta、computerworld、華爾街日報

文/王兆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