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不要讓這四件事毀掉了孩子的自信

生活中父母的言行對寶貝也有著很大的影響,他們看似小事,其實在孩子幼小的心裡慢慢累積造成了不少的心理上影響,以下幾點總結看看你是否中招,趕緊停止對寶貝無形的“傷害”吧!

一、這樣說話令孩子安全感缺失

“媽媽不喜歡你了”“把你送給別人家”“在哭就不要你了”孩子幼小的心理對於這些“玩笑話”是很當真的,慢慢會變得小心翼翼,怯弱感增強。

二、隨意對孩子發脾氣

小時候肯定也有做過一些不可理喻的事情吧,Y的兒子去買東西忘記拿找的錢了,回到家Y丈夫大發脾氣“怎麼生了你這麼笨的兒子”“真沒用”之類的,幼小的孩子在一次作文上寫出了這個事件,老師看到深有感觸告訴了Y,因此Y和她的丈夫對此深有反省之意。心理學家表示,孩子經常受到責駡,內心會變得孤獨而自卑。

孩子是一張純潔的白紙,你留下的是什麼,他就生長成什麼樣子。所以,給孩子儘量多的鼓勵,和理解。

三、過分的“謙虛”

在中國,大部分的人都秉承著謙虛的美德,對於別人加以讚揚,貶低自己的以示低調和謙虛。H是我的好姐妹,長的很漂亮,成績並不算拔尖,但也是不錯的。她說她經常沒有自信,自己從小就沒有受過父母的誇獎,很多時候考試拿了高分,爸媽也會說“這算什麼下次要加油拿一百分”,“你看你家的多厲害,我家那個...不爭氣” 在父母的心裡也永遠比不上“別人家的孩子”。所以H有時候做一件事情就會迫不及待的想要得到認可,反過來又會思考這樣做是不是不妥,形成了很糾結的心理狀態。這就是間接不自信的表現,在職場的表現和同事相處都形成了一定的困擾。

四、不懂得尊重孩子

這一點在中式教育中是很常見的慣例,大多父母會覺得你有的一切都是我給的,所以你還小什麼都由我做主,或者強迫孩子去接受自己的意見,忽略了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孩子可能不能很好的表達,或者不敢違逆。但慢慢的會失去對事情的主觀性、表現的沒有見解、軟弱,遇到事情猶豫不決,沒有自己獨立完成事情的能力。也是很多慈母在教育過程中給孩子的慢性扼殺。

看完這些,很多家長可能會說,"孩子們不打不罵不好教","說話不可能小心翼翼"人性都是有缺點的,書籍是良師益友,不妨學習一下與孩子們怎麼相處,讓寶貝擁有無限的正能量。每天放下手機一小時,看看書真的受益匪淺。

不打不罵不寵不溺教出好男孩,這本書一直很暢銷,針對調皮的男孩子寫的,男孩和女孩心理發展上會有一定的差別,所以家長們不妨看看怎麼樣良好的培養出優秀的下一代

規矩和家教是真的很重要,爸爸去哪兒,爸爸回來了這幾個節目並不陌生,你都會看誰家的孩子好有禮貌有教養,從小養成的習慣會讓孩子在今後的社會上得到認可和反射,所以,你不覺得要從小開始培養起來嗎?

定規矩非常難,我的學科專業就是幼兒類的,兒童心理學,發展學一樣沒漏,出了大學的門也去學校實習了幾個月,規矩是個很重要的事情,你要怎麼樣立規矩讓孩子能尊重你而不疏遠你呢?確實很難,絕對是一門很深奧的學問。

說到心理學,我覺得每一位父母都應該去瞭解下,也許你會因此對待孩子的看法不同了,也許你會更加的理解孩子某種行為,也可能你會能夠很好的處理與孩子之間的間隙矛盾等等,孩子的世界是未知的問號,它就是解密的鑰匙。

說到心理學它還有一方面在教你怎麼和孩子溝通,以及生活中的說話習慣會不會傷害到孩子。比如:別拿成績說事,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教育不是媽媽一個人的事。。。。等等,這些都是生活中常見的,去看看它的影響力和後果吧,也許會改變你的家庭和生活,對孩子來說也能夠得到更好的培養

兒童心理學上說,每一個分組內都有存在著個別差異的個體,就像每個班總有那麼幾個搗蛋的熊孩子一樣,到底要如何排除疑難雜症,這個針對3-6歲的一些問題進行總結,從小改變一些壞習慣對於後期發展會更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