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的生活狀態,是保持恰到好處的孤獨
01
有一部老電影,在豆瓣上有近60萬的人評價,並且分數高達9.2分。我相信很多人都看夠這部電影——《海上鋼琴師》。
影片講述了一位名叫1900的鋼琴天才傳奇的一生。他生來就被遺棄在遊輪,然後由遊輪上的水手撫養,在遊輪上長大、在遊輪上展現自己超凡的鋼琴天賦、愛上一位女孩……
這一切,都發生在船上。當所有人都選擇離開游輪時,1900無論如何都不願離開,不僅犧牲了愛情,最後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
異樣的選擇不僅讓遊輪上的人不理解,也讓許多觀眾不理解:
為什麼你就是要選擇孤獨,選擇悲劇呢?
人們都認為1900的選擇就是一個悲劇,他們至今都還會討論一個問題:
這部電影中,1900為什麼最後沒有下船?如果下船,那就不會是悲劇了吧。
而我覺得,他的選擇並不是悲劇。沒有隨其他人離開船的他雖然是孤獨的,但心靈是自由的。遊輪雖然禁錮了他的身體,但他的靈魂依然自由。
這讓我想起一句話:孤獨是一個人的狂歡,狂歡是一群人的孤獨。
那些在其他人看來落寞孤獨的人,我們永遠不會瞭解在他們的內心,會有多少的絢爛煙火與不動聲色的澎湃。
相反的,那些表面上看起來熱情的群體狂歡,裡面卻隱藏多少著虛無、落寞。
選擇自己想要的就好了。
就像1900這樣,孤獨但恰到好處,因為他們的內心是充實的,他們忠實於自己的靈魂,懂得與自我對話。
02
你有多久沒有一個人長時間靜靜地讀一本書了?
你有多久沒有一個人長時間仔細的觀察身邊的一花一草了?
你有多久沒有一個人認真的做自己喜歡的事了?
這樣一個人獨處的時間,就是你與自我對話最好的時候。我很同意徐志摩說過的一段話:
“單獨”是個耐尋味的現象…你要發現自己的“真”,就要給自己一個單獨的機會。
因為只有一個人的時候,你才會靜下心來,聆聽自己的聲音,與自我對話。
而在我看來,這樣單獨的機會就是再恰好不過的孤獨了。如果要我用一個具象的方式描述這樣的感覺:
這就像是走進自己的一個秘密花園,在你心裡已有答案的就是那些盛開的花,尚未找到答案的就是那些還未綻放的花骨朵,小徑通幽,走的越深就越能挖掘出平時藏得嚴實的真我。
恰到好處的孤獨,就是給自己一個遠離喧囂的機會,就是發現自己的“真”的時候。
03
日劇《孤獨的美食家》,講述了一個雜貨店老闆井之頭五郎在城市的各個角落尋找美食的日常。
作為一個容易餓但有原則的吃貨,五郎大叔絕不會允許自己因為饑餓而隨便吃點速食草草了事,而是執著地尋找每一個區域內好吃又特色的小店。
五郎大叔將“一個人吃飯”這樣一件日常而簡單的小事,轉化為自己的樂趣。美食讓這位年近花甲的大叔也可以如同少年一般燦爛。
很多人喜愛這部紀錄片式的日劇,以至於現已更新至第6季。我們喜愛這位大叔並不僅是因為他能吃、會吃,更多的是因為被他那種“一個人也要好好吃飯”的生活態度所打動:
雖然五郎大叔獨來獨往,但他從不會馬虎對待每一餐,也從不會浪費自己一個人的時間。
就像五郎大叔的扮演者所說:
孤獨也是有正能量的,它代表著每個人所能擁有的自由和獨立。
一個人的時間,不一定是寂寞的,它反而意味著更多的可能。
獨處,意味著我們可以不用顧忌別人的感受,完全以悅己為目的地做出選擇,不用妥協、也不會感到失落。
恰到好處的孤獨,就是一個人用心地生活,這也是我們可以學會的自我治癒方式。
04
曾在瓦爾登湖畔隱居兩年的梭羅,自耕自食,體驗返璞歸真的生活。這兩年間,他都是獨自一人。
他認為,獨處比他人的陪伴更有親切感,他說:
當我們來到異國他鄉,雖置身於滾滾人流,卻常比獨處家中更覺孤獨。孤獨,不能以人與人的空間距離為度量。
我們要學會給予自己獨處的機會、與自我對話的機會。畢竟,低品質的社交,不如高品質的獨處。不適合自己的狂歡,不如恰到好處的孤獨。
作者:何似,在人間。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會再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