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在健康醫療領域應用前景廣闊
“電腦手術輔助系統或將成為未來疑難手術的標配。”海信醫療研發部副部長、數位影像所所長陳永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業內認為,相比語音辨識應用、無人駕駛等領域都可以預見到人工智慧的“大爆發”趨勢,人工智慧在健康醫療領域前景廣闊。
據陳永健介紹,海信醫療利用人工智慧技術,為醫生提供外腦支持,解決“怎樣做”的問題,能夠有效提高診斷效率和手術成功率。如過去手術根治率只有5%的肝門部腫瘤,借助人工智慧技術,目前已達到70%的根治可能性。目前,電腦輔助手術系統已在多家醫院應用,輔佐醫生完成1000多例疑難病症。
近日,另一家提供醫學影像分析的企業Airdoc亮相微軟Build2017開發者大會,受到市場關注。據瞭解,其技術可識別檢測分析眼部、皮膚、腦部、心血管到肺部、骨骼、乳腺等區域,提供臨床決策支援,做醫生的“聽診器”和“資料庫”。
此外,業務覆蓋近萬家醫院的百洋醫藥集團董事長付鋼說,百洋與IBM Watson Health(沃森健康)簽署戰略合作協定,獲得後者應用型產品“沃森腫瘤”在中國市場3年的分銷權,幫助醫生為患者提供更為精准和個性化的醫療解決方案。
對於中國的企業和醫療機構而言,發展醫學人工智慧有著非常明顯的優勢:去年在浙江烏鎮發佈的《全球人工智慧發展報告2016》顯示,中國人工智慧專利申請數累計達到15745項,列世界第二;人工智慧領域投資達146筆,列世界第三。
嗅覺靈敏的創新企業當然不會錯過這個機遇。去年10月,百度醫療大腦在北京發佈,成為百度人工智慧在醫療領域內的最新成果。今年3月,浙江大學宣佈成立睿醫人工智慧研究中心,並得到互聯網醫療平臺微醫集團一億元人民幣的捐贈支持。近日,從事人工智慧創新性研究的依圖,完成由高瓴資本集團領投,雲鋒基金、紅杉資本、高榕資本、真格基金跟投的3.8億元C輪融資。
方正證券研報指出,醫療對於人工智慧具有強烈的潛在需求。人工智慧將對醫療領域產生顛覆性的改造,長期看有望從技術層面幫助解決國內醫療資源配置不均、基層醫療薄弱、醫療成本高企、醫保控費壓力大等問題。目前,全球人工智慧+醫療“基礎+技術+應用”比較完整的產業結構已形成,大公司逐步完善在技術壁壘較高的基礎層和技術層的佈局,創業公司紮堆應用層面,形成遍地開花的良好局面。
大資料平臺火石創造CEO楊紅飛表示,醫學影像人工智慧的演進,第一是提供分析,充當醫生的眼睛去使用;第二為社會廠商提供演算法模型,使得影像設備更智慧化;第三為影像雲提供影像智慧分析能力及服務;第四為醫藥研發企業提供藥效分析;第五為保險機構提供影像資料降低它的風險,大資料+人工智慧是未來
醫療
發展的方向。
“目前,我國影像人工智慧企業23家,但還都處於相對早期階段。”楊紅飛說,一方面因為我國醫院資訊化建設晚,導致之前影像資料不可用,另一方面因為影像智慧分析行業存在醫學知識、影像處理、大資料分析等技術壁壘,需要一定時間做技術儲備。
今年2月,中國國家衛計委發佈了四項醫療領域應用人工智慧的規範標準,從政策層面支援人工智慧在輔助診斷和治療技術等應用領域的發展。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常務副會長郝德明認為,這將為人工智慧在醫療服務中的規模化應用提供政策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