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古代人為什麼都那麼能喝酒?

到底是古代人酒量真的特別大?還是現代人喝酒的能力退化了呢?

我們看古代文獻或者文學作品,古人喝酒總是豪情萬丈,動不動就千杯不醉什麼的。那個酒量啊!真讓我們現代人汗顏。

樊噲在鴻門宴上立飲鬥卮酒,而且表示還能再喝;唐代的王績號稱鬥酒博士,每天喝一鬥酒;宋代的曹翰酒量更大,喝了好幾鬥酒後仍然十分清醒,“奏事上前,數十條,皆默識不少差。”與這些人相比,李白鬥酒詩百篇、武松過景陽岡之前一飲十八碗也就算不得什麼了。

其實古人之所以能喝這麼多酒,奧秘還是在於酒本身。

古代人能喝酒是因為當時酒的度數低,並不是酒量高。就像武松喝的所謂三碗不過岡只有十幾度罷了。

這還得從酒的發展歷史說起。

在元代以前,就是到南宋為止的酒都是發酵酒,度數最多不高過二十,大多是十度以下的米酒,發酵後就過濾而得;故有"李白鬥(十升)酒詩百篇",“綠蟻新醅酒”之類的詩句,像武松過景陽岡喝的那十八碗酒都是二十度以下的,甚至是十幾度左右。

▲青島啤酒冰醇易開罐,麥香馥鬱,酒體色澤自然,口感清冽,原料上乘,工藝精良,生產把關嚴謹,是國人非常喜愛的啤酒品牌。

《漢書·食貨志》上讀到:一釀用粗米二斛,曲一斛,得成酒六斛六鬥。那位有興趣模仿一下古酒可以試一試:)事實上,用蘖釀出的酒被稱為“醴”,是甜酒,酒精度很低,所以古人才說“小人之交甘若醴”,而用曲釀造出來的才是真正的酒,酒精要重一些,酒精度大致在10%到18%左右。

▲雪花啤酒冰酷拉罐聽裝,選用新鮮優質大米和優質麥芽,釀造水經過嚴格淨化,精湛的工藝帶給你冰爽的體驗。

自北宋時期遼國、金國、元朝等蠻子進駐中國以後,才有蒸餾酒的首創,因為他們世代祖居北國的草原,氣候嚴寒,環境惡劣,必須要喝高濃度的酒才能保暖,而蒸餾酒正是元朝這個徹底統治中原的傑作,通過蒸餾提高酒度。

▲Harbin/哈爾濱啤酒冰爽拉罐裝,公司創建於1900年,是中國最早的啤酒製造商,其生產的哈爾濱啤酒是中國最早的啤酒品牌,2002年被國家權威機構評為"中國名牌產品"。

後來滿清入關,因為也是由於東北天氣酷寒,所以再次引起一股高度蒸餾酒的熱潮,類似燒刀子。而我們現代人忽視了華夏文明的發酵酒,過度重視以契丹人、女真人、蒙古人的蒸餾酒,所以才導致現代人普遍認為中國酒度數高,難喝,其實這是一種對我們自己國家酒莫大的誤解。

▲Budweiser/百威啤酒,小麥醇正拉罐,高品質啤酒的標誌,不計成本選用上好原料,採用山毛櫸木陳釀工藝,酒體清澈,口感清爽。

北宋時期遼國、金國、西夏等地的蒸餾酒還沒有完全火起來,或者是說當時由於宋朝的高度文明使得他們覺得發酵酒好喝,沒有高濃度烈酒的辛辣苦澀,所以還是將發酵酒作為高級宴席中的禦酒,其蒸餾酒沒有在王公貴族裡流行,只是老百姓因為買不起發酵酒,還是喝以前世代祖輩流傳下的蒸餾酒。

▲口感獨特的墨西哥原裝進口 Corona/柯洛娜啤酒,這是一瓶裝滿墨西哥陽光的美妙啤酒,感受濃濃的異域風味,口感醇香,冰後更是清冽爽口。

而到了元朝因為建立了莫大的歐亞版圖以及完全統治中土後,將蒸餾酒放在了所有酒類之上,其目的是為了突出他們蒙古人自身的文化。雖然明朝時又興起了發酵酒,使得華夏傳統的釀酒工藝得到發揚,但後來滿清入關後,他們生於雪國,所以對高濃度和極度抗寒的蒸餾酒情有獨鍾,因此入口辛辣、渾身發熱的蒸餾酒漸漸替代了香醇濃郁、後勁很足的發酵酒,成為了主流。

▲德國進口啤酒,費爾德小麥白啤,德國直采純正小麥啤,創始於1858年,百年品質,麥香濃郁,泡沫細膩,酒體雄渾醇厚,口感香滑豐富。

▲威賽帝斯比利時原瓶進口福佳白精釀啤酒,以陽光小麥為原料,經上層發酵法釀制,未經過濾,使得酒體渾濁,略有沉澱,非常濃郁的麥香,口感絕佳。

▲英國進口格林王主教黑精釀啤酒,特別誘人的烏木黑色,口感醇厚,冷藏後飲用更佳,泡沫豐富持久,原裝進口,非國內灌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