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我們為什麼一定要去影院看這部《荒野獵人》?

就在剛剛,距現在還不到一個月前,第8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終揭曉,全民關注的小李終於憑藉《荒野獵人》摘得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的桂冠,從1994年第一次提名奧斯卡,到今年2016年,陪跑22年,今年終於如!願!以!償了~~!

《荒野獵人》的故事背景是19世紀20年代的美國西部,那時美國出現了大量的白人捕獵者,他們依託皮貨公司,不再從印第安人手裡購買獸皮,而是自己捕捉河狸,進行貿易。他們往往被看做美國西進運動的「先驅」。

影片英文名為「The Revenant」,其含義為“幽靈”或是“還魂者”,想要表達出影片的主題——「復仇」。它講述了一位被熊所傷的皮草獵人,受到大部隊隊友的拋棄,被兩個留下來照顧他的獵人所背叛(搶其錢財殺其兒子)後,靠頑強的意志奇跡生還,並開始復仇的故事。

在大螢幕上能看此片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那麼,我們為什麼一定要到電影院來看這部影片呢?

1.看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的生死傾力演繹

小李說:

這是我拍過的最艱難的作品,這輩子絕對、絕對不會再試第二次

他在片中到底遭遇了啥?

被巨熊“強☆禁☆暴”:

自己用火燙傷口:

被追殺、騎著馬掉下懸崖:

全☆禁☆裸躲在死馬肚子裡取暖:

已經聞到腥味兒了有木有?!

2.看蟬聯兩屆奧斯卡最佳導演的多線性敘事風格

伊納裡多憑藉《鳥人》獲得了上屆奧斯卡最佳導演獎,今年又憑藉《荒野獵人》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導演。

《鳥人》劇照

伊 納裡多成長在墨西哥的一個中產階級社區,切格瓦拉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曾經在那裡住過。他大學退學後做過DJ,是電臺屆小有名氣的人,後來開始導演電視廣告。 在2000年伊納裡多的第一部電影《愛情是狗娘》意外獲得全球性的成功後,他從家鄉墨西哥搬到了洛杉磯。後續拍攝了《21克》、《美錯》、《通天塔》、 《鳥人》等部部叫好又叫座的影片。

《愛情是狗娘》劇照

《荒野獵人》在加拿大十分偏僻的地方取景,氣溫都在零下,拍攝很艱難。而且伊納裡多和他的天才攝影師盧貝茲基決定只在自然光下拍攝,這意味著他們每天只有一個半小時合適的拍攝時間。

導演在拍攝現場給演員說戲

有 一場戲伊納裡多要求真實的雪崩場景,然而雪總是容易化掉,或是無法快速累積成需要的雪景,片子本來計畫春天拍完,然而卻一直持續到夏天結束。每位元參與這部 電影的工作人員都會覺得條件很艱辛,很多人會抱怨。伊納裡多卻要在大銀幕上呈現他捕捉到的真實景觀,而不是創造出來的,他要帶給觀眾視覺上的盛宴。

《荒野獵人》劇照

這簡直太瘋狂,

伊納裡多說,

我 只能說這部電影是一個衝動決定帶來的美麗意外。做這個決定其實有些不負責任,但有時候我們需要無視現實的勇氣不是嗎。如果沒有這樣的勇氣,很難做出有意義 的事情。我也知道它有多難實現,知道自己有多麼的不切實際,但是我很開心自己做了這個決定。不過實現它太難了,就像在爬珠穆朗瑪峰!

3.看曲折艱辛的拍攝過程後的真實場景大屏再現

《荒野獵人》2014年十月份開始在亞伯達拍攝,取景地點很偏。

因為他們的拍攝都是實景拍攝,也就是影片中出現的所有荒蕪,寒冷,殘酷的場景都是地球上真真實實存在的實景地。

導 演伊納裡多和攝影指導盧貝茲基說整個拍攝過程極其艱難。他們稱拍攝這部電影為“一生只有一次的經歷”和“我這輩子最艱苦的一次經歷”。整部電影都是在偏遠 的洛磯山脈完成,個別鏡頭在哥倫比亞的斯闊米什河以及美國庫特奈河拍攝,電影最後的場景在阿根廷火地島省的烏斯懷亞完成。

在拍攝的時候,有一次迪卡普里奧竟然差點就真的成為了大白鯊的腹中餐了。

這部電影前期的場景基本都是取自加拿大,但後期補拍的時候,這裡的雪已經融化,於是他們便去了阿根廷的南端,到地球最靠南端的小鎮去找雪。

所以與其說這是一部人物生存歷險記,還不如說這是一部地球探險旅遊紀錄片。

當然啦,攝影師盧貝茨茲基紀實風格的純自然光攝影,全球4億以上的票房成績,都值得我們進影院一睹為快。

終於等到你,我們都沒放棄!3月18日,小李的《荒野獵人》登陸全國各大院線,一起去為小李喝彩吧!

作者:偽文藝wor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