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寶寶愛上閱讀,聰明的媽媽都這麼做
每天晚飯後讀書是我們一家三口雷打不動的項目。小編也是個愛書之人,在我的薰陶之下,寶寶目前是小書蟲一枚。
對於電子產品這種糖衣炮彈嘛,對小朋友來說不管用。他每天看半個小時動畫片,偶爾玩會兒小遊戲,比我們大人還有節制。
其餘碎片時間,比如飯後,睡前,路上,他不是在看書,就是在聽書。妥妥的安靜的美男子的既視感,說起來連我都一臉驕傲啊哈哈哈~他是怎麼變成一枚愛看書的天使寶寶呢?今天咱們就好好扒一扒:讓孩子愛上讀書的心機媽媽是怎樣煉成的。
1. 沒有寶寶天生愛讀書,“改變”的前提是“接受”
撕書、啃咬、用腳丫踩踩踩,對書各種不敢興趣……別懷疑,這是親子共讀正確的打開方式,每一個寶貝都要經歷。
別因此給寶貝打上“這孩子不愛看書”的標籤。在《朗讀手冊中》,Jim Trelease是這麼說的:
孩子需要肢體表達,書籍註定無法保持完整。對孩子而言,書可以用來看,用來舔,用腳丫踩,或者撕成長條。擁有某種東西的喜悅,遠比如何照顧它更有價值。
2. 選書,讓寶寶做主
不是你買的每一本書,寶寶都買帳。我曾經囤過幾百冊繪本。讓我捧腹大笑的書,讀給他聽,他面無表情;讓我痛哭流涕的書,他反而哈哈大笑,崩潰。
後來我發現,寶寶特別喜歡《好餓的毛毛蟲》,給他讀過一遍之後,他自己要再翻幾遍,用手挖書中的小洞洞,抓圖片裡毛毛蟲吃過的食物,放進自己嘴裡,假裝吃的津津有味。
3. 玩繪本,遊戲中愛上讀書
寶寶一歲的時候,特別喜歡演松岡達英的《蹦》。學著青蛙一蹦一蹦,嘴裡喊著“呱呱”,活像一直小青蛙。我在一邊笑岔了氣。在城市裡生活的孩子很少看見青蛙了,這麼一演,“青蛙”這個詞就鮮活起來。
寶寶從被動的聽繪本,到主動玩繪本,大大提高參與度。
給他讀《媽媽,買綠豆》,他嘟囔著“綠豆,吃”,我才發現:原來米粒是個小吃貨!所以之後給他選了好多食物主題的繪本,他讀得很嗨皮。
4.讀完繪本,請管住嘴
一本書講完,總覺得意猶未盡,該教給寶寶一些大道理。你看啊,這本書告訴我們這個道理……讀完繪本順便聊個人生,我也曾經這樣幹過。
奉勸大家還是省省吧。嘮嘮叨叨的說教連我們大人都不願意聽,更何況寶寶。
與其嘮嘮叨叨鬼扯大道理,不如在寶寶需要幫助的時候,直接拿出繪本中的故事告訴他怎麼做。有次寶寶吃完一根冰棒,還想再吃一根。我怕他吃多了壞肚子,就問他:“你不怕冰到肚肚裡的小精靈嗎?”寶寶小糾結了一下,最後特別委屈地說,“那我還是不吃了。小精靈鬧起來肚肚疼”。
勸說成功!歐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