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拿生命拯救你,我的春困

最近小編在電腦前碼字的時候,總是覺得困乏無力、昏沉欲睡,除去每晚熬夜追著看《女醫明妃傳》以外,大抵就是因為春天到了。人都說春困夏乏秋打盹冬眠,像小編這樣的人兒,恨不得睡過一年四季與床為伴,然而現實卻是不得不早早起床上班,一個不想起床的我如何拯救一個犯著春困的你!

昨晚小編半夜驚醒,猛然想起,《女醫·明妃傳》中有不少養生秘方:阿膠蓮子粥補血養神、淘米水洗頭髮改善發質、五禽戲強身健體、東阿阿膠在孕婦流產之後可以補血補氣……那麼,作為一個看劇也不忘學習的大好青年,小編一邊看劇一邊學習藥方醫理,想著能不能通過飲食來解決春困的問題呢,要是吃喝治困兩不誤豈不美哉!

那麼問題來了,什麼是春困呢?

中醫認為,人與自然界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春季萬物復蘇,人體的清陽之氣也應順時升騰,表現為生機勃發之態。而又由於此時節濕氣重,人體若陽氣不足,易受濕邪侵犯,脾因濕困而致運化失職,出現易困嗜睡、精神難以集中、疲倦乏力、腸胃問題等,這被稱為“濕困”或“春困”。春困會影響肝的疏泄,一旦肝失疏泄、氣機鬱滯,便容易令人情緒異常或低落。

So,下面一起來看看小編找到的幾個緩解春困的食譜吧

茉莉花茶

茉莉花茶,有“在中國的花茶裡,可聞春天的氣味”之美譽。春飲茉莉,可以提神醒腦,有“去寒邪、助理郁”功效,是春季飲茶之上品。

金針雞湯

金針能除煩熱、安心神;雞肉則是色胺酸的另一項來源,同樣有助穩定情緒;白木耳(銀耳)味甘性平,有滋陰潤肺養胃、益氣生津、強心補腦安神;黑棗味甘性溫,歸脾、胃經,滋補脾胃、養陰血而共奏安神功效。

白玉豬小肚湯

白茅根、玉米須等具清熱生津、利水消腫、祛濕除黃;豬小肚即為豬的膀胱,功能補腎、縮尿,與白茅根、玉米須相配,使之利水而不傷腎,紅棗則性味甘溫,培土利水,既可增本湯利水之力,又可使湯味清香可口。

百合牛肉

百合味甘性平,歸經入肺,也走心經,能清潤肺燥,寧心安神;牛肉則是色胺酸的另一項來源,也有助穩定情緒。

香蕉燕麥煎餅

到了春天,多吃一些偏於鹼性的蔬菜和水果,如香蕉、蘋果、梨等,可中和人體內的酸性產物,能有效地緩解“春困”。碳水化合物與乳製品的搭配,能穩定血糖,更能穩定情緒。

核桃紅棗粥

小米味甘性溫,健胃和脾、助除濕;紅棗味甘性溫,歸脾、胃經,有助養脾胃之氣、養陰血而安神。核桃味甘性溫,有潤肺、健胃、補血、養神,並含豐富的色胺酸,有助補充血清素,穩定情緒。

聽小編講了這麼多,小編還要提醒大家,這個時節應注意休息、適當運動。現在你困了嗎?困了就趕緊吃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