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武松竟是杭州人,杭鐵頭果然是有基因的!

文|CWM特貢隊

水滸豪傑,行者武松。

一提到這個名字,多少熱血沸騰湧動,多少英雄壯士情結在心頭。

直裰冷披黑霧,戒箍光射秋霜。額前剪髮拂眉長,腦後護頭齊項。

頂骨數珠燦白,雜絨絛結微黃。鋼刀兩口迸寒光,行者武松形象。

景陽岡上打虎英雄,牛飲“三碗不過崗”烈酒整整十五碗,豪氣沖天,力斃猛虎,那是為民除害的英雄。

報官無奈,只得自行收集人證物證,私設公堂,手刃仇人為兄報仇。

醉打蔣門神,是江湖義氣;

而後大鬧飛雲浦,血濺鴛鴦樓,則是人生的快意恩仇。

這些千古流傳的故事,有著太多的傳奇性,正如武松這個名字,本身有著太多傳奇的意味。

他耿直,陽谷縣令白金賞賜,盡皆散給獵戶們;

他嫉惡如仇,好打不平,醉打蔣門神奪回快活林,即是幫友出頭。

然而武松終究生性好殺,為了兄弟義氣大鬧,為了一己恩仇濫殺。

到最後裝扮為行者,流離天下。

武松要的,恐怕只是一份兄弟情,一份簡單的歸屬感。恐怕他是將與兄弟們“大碗喝酒 大塊吃肉”表現得最為淋漓盡致的人。

直到落草二龍山,隨後併入梁山,武松才有了歸宿。

《水滸》的最後,武松征方臘時斷臂,告別宋公明,在杭州六和寺出家,頤養天年。英雄落寂于西子湖畔。

那麼,歷史上,真的有這個人物嗎?或者有類似的人物原型嗎?

答案自然是有的。作者撰寫《水滸》時,曾與杭州有不解之緣。武松這一形象,傳說正是取材於杭州。

根據地方史籍如《臨安縣誌》《西湖大觀》《杭州府志》等明確記載,武松原為北宋時的杭州提轄,曾浪跡江湖賣藝為生,“貌奇偉,嘗使技于湧金門外”,“非盜也”。杭州知府高權見武松武藝高強,人才出眾,遂邀請入府,讓他充當都頭。不久,因功被提為提轄。後來高權因得罪權貴被罷官。武松也因此受到牽連,被趕出衙門。

時繼任的新知府是太師蔡京的兒子蔡鋆,倚仗乃父權勢,在杭州任上虐政殃民,百姓怨聲載道,武松對其恨之入骨,於是身藏利刃,隱匿在蔡府門前,待蔡鋆出門之際,暴起猛刺,當即殺死了蔡鋆。而後武松被官兵蜂擁圍攻,終因寡不敵眾被官兵捕獲,死於獄中。當地“百姓深感其德,葬其於西泠橋畔”。

根據園藝家、作家姜丹書先生晚年的回憶,1894年,他的好友在西湖邊看到修繕城牆的工人抬出一具棺材,裡頭人骸粗大。棺板上頭宋體燙金小字書有“武松之柩”。先生還提到,後來武松墓遷到西泠橋,由上海灘流氓大亨黃金榮、張嘯林、杜月笙三人出資,在原址上建造了墓碑。此事也在《上海老中醫眼裡的杜月笙》一書中得到了印證。

大約在1955~1964年間,因為政治原因,武松墓被拆除,骸骨丟入雞籠山亂葬堆中,不復得見。

2004年,為充分挖掘西湖的歷代傳統文化,杭州市政府原汁原味的恢復了武松墓。複建的武松墓位於北山街西泠橋畔,蘇小小墓西側。墓前由中國文聯副主席、著名作家馮驥才撰寫的楹聯“失意且伍豪客,得時亦一英公”,正是對武松無論在順境還是逆境,無論是得到還是失去,都不愧為一代豪客,蓋世英公的褒獎。

李白俠客行裡談到的,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我國自古以來都有對俠士莫名的追求。

正因為封建社會民眾被壓迫的苦難,人人只能幻想如武松那樣快意恩仇。於是,武松就成了人們潛意識中的自我。儘管武松有許多不英雄的地方,他和廣大的市井細民一樣,市井細民身上有的他都有,他有的在市井細民身上也會這樣那樣地表現出來, 於是後人們都選擇了包容,畢竟他是源自于市井的草莽英雄,既高大,又不那麼縹緲。

今年情人節後,不知是毗鄰蘇小小墓的緣故,居然還有人給武松墓獻上了玫瑰,既證明了人們沒有忘記他,也為這些快意恩仇,增添了一絲浪漫的色彩,獨有杭州這個城市的特色。

今天,壯士告別喧囂,靜靜長眠在西子湖畔的青山綠水中,等待人民的參觀,祭奠,不再有江湖的愛恨情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