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甜蜜蜜,和可麗餅談一場戀愛
Cêpes可麗餅,一種比薄烤餅更薄的煎餅。起源於法國海島型城市——布列塔尼。
布列塔尼是個石頭城鎮,幾乎是寸草不生、貧瘠荒蕪。有一年遇到饑荒島上沒有任何食物的收成,無奈的布列塔尼人只好將收藏在地窖的麵粉拿出來,烤成薄薄的煎餅解決了那年的饑荒的困頓。
傳統可麗餅的製作方式,早期是先用柴火在陶土制的大圓盤上烤熱,倒入麵粉糊於盤上烤出起士味濃郁的薄餅。
後來烹調器具進步,改用鐵制的平瓦板,如今到了現代,已有現成的可麗餅機和專用的可麗粉,簡簡單單地便可以製作出好吃的可麗餅了。
現在的布列塔尼仍保有傳統的習俗和慶典,法國人把2月2日定為"可麗餅日"。
每年風雨不改,在2月2日慶典遊行時,人們都會在街上、小酒館或餐廳中手拿可麗餅,哼著當地的民歌,跳著歡快的舞步,慶祝豐收的來臨。
仿佛嘉年華儀式般的慶典為布列塔尼濃厚更添些許神秘的氣氛。可麗餅的愛情故事來自科爾馬的伊拉和瑞特,在小鎮上生活了幾十年。世界上最美好的事,莫過於在最美的時光,遇上最美的你。伊拉和瑞特在小鎮上生活一輩子,看慣了小鎮的花草,看慣了倒映的夕陽,卻始終看不厭對方的溫柔。
但是愛侶之間必然會有爭吵的時候,差點扼殺兩個人感情的導火線卻竟然是可麗餅。
吵架的原因很簡單,其實就跟粽子的鹹甜,豆腐腦放什麼料一樣。伊拉喜歡甜的可麗餅,而瑞特堅持可麗餅當然要鹹的。法國人雖然浪漫,但爭吵時說的話也都是傷人的,那時候的他們甚至離分手不遠了。
慶倖的是,兩人開始相互嘗試對方盤子裡的那份可麗餅,發現似乎都不賴。在之後,兩人就生活在小鎮裡,伊拉給瑞特做了一輩子的可麗餅。
在中國,”可麗餅“3個字中文名稱起源於偶然,重義氣的老闆為了圓一位從美國留學回來朋友的一個“想吃法國地道口味的餅”的夢,開始研發製作而販賣起來。
1997年,老闆在臺灣逢甲夜市開設第一家店,將店名特別命名一個有氣質的名稱“非常巴黎”,並把法文crepe的翻譯為“可愛又美麗的餅”。
這就是可麗餅名字的由來。
可麗餅的材料相當簡單,餅皮是一種具有扇形畫面的半開圓形;至於內餡可精彩了,各式各樣的家常食材,包括雞蛋、火腿、乳酪、洋蔥、番茄、鮭魚、牛肉等等,任意組合。
在眾多口味中脫穎而出的是塗上又甜又濃的巧克力醬口味,以及抹草莓、杏桃等果醬或甜甜酸酸的檸檬糖漿。街上小攤子賣的甜可麗,則是午飯後、晚餐前的重要小吃。
1896年,英國王儲愛德華7世遊歷法國南部,有一天,他邀請一位法國美女一同進餐。
侍者在準備甜點的時候,放在一邊的橘子味利口酒不小心打翻,並在鍋中燃起,沒想到這個小意外卻誕生了別樣的美味。
愛德華7世於是用法國美女女伴的名字Suzette來命名
這燃著火焰的可麗餅。
在小編看來,這估計就是歐洲人浪漫的可麗餅愛情吧~
說著突然肚子就有點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