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早春釣鯽知識概要,旨在分享經驗提高釣技

近一周來,氣溫上升較為明顯,河湖池塘等水域的水草已長出嫩芽,微小的浮游生物開始多起來,活躍性較強的鯽魚開始四處覓食。因為經過了冬季漫長的煎熬,鯽魚太需要食物來給養身體並為繁殖下一代做好準備,所以這一時節釣鯽是較好的時機。下文就分享一些釣鯽的知識,以共同提高釣技。

【一】選擇好天氣出釣

早春咋暖還寒,晴雨不定,氣溫時高時低。當氣溫不太穩定時,鯽魚的活躍性不高,如果連續幾天氣溫比較穩定,鯽魚就會逐漸適應水溫,覓食活動也比較積極。

如果比較強勁的北風再次來襲,氣溫水溫陡然下降,鯽魚的活躍度就會再次降低,它們又會遊到深水區域躲藏起來。所以,一般連續幾日的晴天,無風或風力較小比較適合出釣,再就是氣溫比較穩定的陰雨天也適合出釣。

▲外套採用荷葉模擬防水技術,能有效阻擋雨水和霜雪入侵,戶外活動不用擔心潮濕和寒冷;超細纖維長毛絨複合內膽,舒適保暖;內膽和外套都可以單獨穿著,當然也可以搭配在一起穿,相當於一衣三穿,非常超值。

【二】主動找魚

春季有時會連續晴好幾天,這樣的條件下氣溫水溫在白天明顯比較適宜。白天有陽光照射時,淺水區的水溫較高,鯽魚會主動遊至近岸的淺水灘覓食。而在早晚時段,水溫較低,夜晚水溫更低,鯽魚就會游回深水區棲息。中午前後氣溫水溫達到一天中的峰值,淺水區的鯽魚會遊至水體上層活動,此時就不要進行底釣。

但是大水域由於面積太大,水溫升高就不明顯,一些大河或湖庫的鯽魚仍在深水區停留。而小溝小渠或池塘,白天升溫就十分明顯。在這樣的小鉤小渠的較深處,往往隱藏著個體較大的鯽魚。鯽魚喜歡成群地在一起,常在水草區覓食,岸邊有蘆葦蒲草、或水下有樹樁石塊等處,一般是鯽魚藏身的地方。

鯽魚的魚星也是我們要注意的物件,一般會同時冒出兩個魚星,魚星的大小隨鯽魚個體的大小而不同。如果冒出的魚星多,但是並不雜亂,也是每兩個一組地冒出,就表明水下鯽魚群的數量多,此時打窩施釣,鉤上掛蚯蚓,必能連連上鯽魚。

*鯽魚竿推薦:

▲時尚的炫彩塗裝,細如香煙的竿身,成就了這款精巧別致的釣竿;高噸位碳布材質,逆絲加強工藝,使竿體腰力強勁,不易爆頂;黑金前後堵,防滑編織的把;竿節連接緊密無縫隙,受力均勻,釣力更強。

▲北溟的這款鯽魚竿設計的是鴨蛋形握把,提竿拋竿的手感非常舒適。採用高級別碳素素材打造,竿體雖細,但中魚後控魚穩,尾稍彈性靈敏,反撥力很好,不易跑魚。

【三】餌料的使用

早春的鯽魚喜歡腥香的葷餌,一般可使用紅蟲或者紅蚯蚓掛鉤施釣,用河蝦做餌也不錯。因水溫還不高,所以小雜魚鬧鉤的現象很少,所以我們可以放心地使用腥味較濃的葷餌,水溫逐漸升高後,就由腥味向香味過渡。又因水溫較低,魚口還比較輕小,所以釣餌的狀態不可忽視,要儘量小一點、柔軟一點。鯽魚只需輕輕一吸就能入嘴,就是最理想的狀態了。

打窩料可使用白酒泡碎米或小米,浸泡幾天之後,酒香味滲入米粒中,入水後誘魚效果很好,而且留魚的時間也長。打窩時最好使用打窩器,將窩料準確地放入窩點,釣者要記住釣點的位置。

水面有水草就尋草縫或草洞而釣,初次投放窩料量不要太大,此後可少量續窩留魚。早春時節,打窩後一般需要等待三四十分鐘方有魚進窩,以後隨著氣溫的升高,誘魚的時間就會越來越短。

▲這款窩料有1號和2號兩款,以穀物和碎玉米為主要原料,加入中藥酒配置而成。水溫低時,推薦使用味較重的1號,發窩稍慢但留魚久。每隔2小時左右,魚口少了要適當補窩。

▲赫哲族幾千年以來以捕魚生存,這款是赫哲族一直沿用至今的中藥配方。用這款配方製作的藥酒或窩料,香味奇特,穿透力強,具有很好的誘魚效果。

【四】釣具配置與釣法

早春鯽魚吃口小而輕,線組要偏於細小。可用0.8的主線搭配0.4的子線,或用0.6的主線搭配0.2的子線,鉤子與浮漂都選小號的比較合適,太空豆與八字環也都相應地小,這都是為了使釣組較為靈敏。釣竿選用長且輕的竿子,鉤子選用1到3號的伊勢尼鉤,浮漂可用紅頭立漂。靈敏的配置,可及時傳遞鯽魚咬鉤的訊號。

▲美人魚釣線:獨特的線盤設計,出線收線方便快捷;日本進口成原絲,SSAL納米成線技術,保證了魚線的拉力,柔軟且韌性高,方便魚兒吃食;入水迅速,切水性良好。

長竿短線一般是早春釣鯽的做法,因鯽魚的活動範圍不大,釣鯽時不宜久守一個釣點,所以如果無魚,釣點換得就有點勤便。如果更換釣點不容易,可以事先多打幾個窩點,輪流施釣。

釣者在拋鉤或提竿時,動作一定要輕一點。鯽魚咬鉤後浮漂要麼是不停抖動,要麼是左右晃動,再就是上送與下頓,這些都應及時提竿獲魚。只是在提竿時,一定要先抖腕刺魚,再穩健地提竿,順勢將魚領出水面。如果用力太猛,就極有可能將魚嘴拉缺。一跑魚,就會驚窩,再次聚魚就要浪費很多時間了。

值得注意的是,滑口魚的漂相比較特別,咬鉤時浮漂在點動,但是浮漂既不上送又不下沉,提竿無妨。

▲2016年新款狂潮國家專利頓口魚漂,通過國家外觀及實用型專利設計,在漂身與漂尾的銜接處有一個平滑的頓口及小尖頭,上升時水對其產生一定阻力,不易嚇跑正在覓食咬鉤的魚,同時尖頭在提竿過程中加強了破水力度,進一步加強了浮漂的靈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