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圍觀:來自早春釣鯽一線的經驗之談
雨水過後,天氣逐漸回暖,一般淺灘處的水溫上升稍快,近岸的水草也開始發出嫩芽,水中的浮游小生物開始多起來。鯽魚等魚種除了需要在此覓食之外,還需要借此天然的庇護所產卵繁殖。釣者施釣於淺灘,釣獲的也多數是鯽魚。
【經驗一】適合早春釣鯽的釣組
早春垂釣對象以鯽魚為主,適合早春釣鯽的釣組偏於細小,可選較長的竿子,細一點為好。魚線要選較細的、品質上乘的線,鉤子可使用四到五號的伊勢尼鉤,小而且比較鋒利,浮漂就選紅頭立漂,與臥鉤組合起來後,浮漂的浮力與鉤餌的拉力處於平衡狀態,能比較靈敏地傳遞鯽魚吸食鉤餌的訊號。
▲北溟魚的竹刀系列釣線,採用日本新型納米成線技術,使魚線更加柔順;線體經整合處理,光滑耐磨,防老化,切水效果和拉力都很出色,不漲號。
▲這款釣竿雖然叫玄幻鯉,但竿體較細,硬度應該也不是很高,感覺用來釣鯽魚更適合一些。採用了編織手把,握感舒適;烤漆塗裝,竿體表面光滑細膩。
【經驗二】選位與打窩誘魚
1、掛葷餌
冬季剛剛結束,水溫還不夠高。鯽魚在漫長的冬季消耗了許多能量,急需蛋白質含量豐富的餌料來供應身體的生長,所以使用素餌施釣是不夠恰當的。如能使用紅蟲或者細紅的蚯蚓掛鉤,則剛好適合此時的魚口,早春時節,腥香的釣餌較受魚兒喜歡。
2、選位
早春釣位的選擇絲毫不能含糊,好的釣位鯽魚群的數量較多,選得好就可以連連上魚。我們可以儘量找到有水草的近岸淺灘施釣,沒有水草,水下有樹樁或石塊淩亂地堆積也可以下鉤施釣。
3、打窩
早春時節仍需要打窩誘魚,用白酒泡小米或碎米是一款很好的誘餌,在小米或碎米中加入適量白酒,密封起來,過幾天後再取出使用,白酒的成分滲透進了米中,用這種酒米打窩,誘魚效果是很好的。這種碎米顆粒小,拋在窩點中魚兒一時半會是難以吃完的,所以誘魚的效果好,且留魚的時間長。再加上,釣者隔一段時間還要少量地續窩,留魚效果就會更好。
▲這款窩料有1號和2號兩款,以穀物和碎玉米為主要原料,加入中藥酒配置而成。水溫低時,推薦使用味較重的1號,發窩稍慢但留魚久。每隔2小時左右,魚口少了要適當補窩。
▲赫哲族幾千年以來以捕魚生存,這款是赫哲族一直沿用至今的中藥配方。用這款配方製作的藥酒或窩料,香味奇特,穿透力強,具有很好的誘魚效果。
確定釣點之後,做窩要儘量使窩料集中於窩點。可以使用打窩器將酒米輕輕打入,一定要記得窩點的位置,釣者要用自己的方法做一下標記。釣點的水草如果有些密集,水草層比較厚,我們可以利用工具將水草扒開,使水草留出一個草洞,如果有自然形成的草洞則更好。在草洞下鉤一般能釣獲體型稍大的鯽魚。施釣前,可以將窩子多做幾個,打窩料一次不必打得太多,但是在垂釣過程中,間隔性地少量續窩是很有必要的。
【經驗三】巧觀魚星
窩子打好之後,誘魚需要一點時間,要耐心等待,在等待時可順便觀察一下幾個窩點的魚星。早春誘魚的時間要稍長一點,春季時間越靠後,誘魚的時間就越來越短,短到十分鐘左右就會有魚進窩。誘魚進窩後,釣者可在幾個窩點開始試釣,哪窩的魚星多就先釣哪一窩。
鯽魚的魚星一般是兩個泡泡同時從水底慢慢冒出,體型大的鯽魚魚星也就大。水底的鯽魚數量較多時,魚星也會相應地多,但仍可以觀察出是兩個泡泡一併冒出的。朝魚星處掛蚯蚓下鉤施釣,必能釣獲鯽魚。
▲這款麝香紅鯽是以馬鈴薯粉、豆類、麝香誘食劑等為主要原料,狀態散、霧化快、在水中的穿透力強,具有很好的誘魚效果。尤其在寒冷的冬季和早春時節使用,效果更好。
【經驗四】觀漂與提竿技巧
動作比較輕穩地下鉤之後,讓浮漂露出一目釣靈。當看到浮漂橫漂于水面時,有兩種可能,一是鉤餌可能躺在暗草上面,二是已被魚吞入口中。我們可以不予理會,不管是哪種可能,我們都用提竿來解決,提竿時先抖手腕,做出刺魚的動作,再穩健地提竿獲魚。不要使用猛力來提竿,如果將魚嘴拉豁,跑一條魚倒不算什麼,關鍵是會嚇跑窩點中的其它魚,驚窩了就不好了。資深釣手往往可通過讀漂來感知鯽魚個體的大小,越是大鯽魚,其咬鉤的動作越慢,浮漂的訊號也越輕微。越是小鯽魚,其訊號反應越明顯。
鯽魚吸食鉤餌的時候動作比較謹慎,所以浮漂一般是輕輕地晃動或抖動。如果鉤餌入嘴後鯽魚抬頭上游,浮漂就會上送,釣者此時就要提竿獲魚;如果鉤餌入嘴後鯽魚隨即離開,浮漂就會下頓,釣者也要及時提竿獲魚。提竿時除了不要使用猛力之外,動作一定要穩健,刺魚後將魚提出水面,順著提竿的慣性而將魚引上岸。以上兩種現象是送漂或黑漂,一般在淺水處釣鯽,黑漂的居多;而在深水區釣鯽則送漂的多。還有滑口魚吸食鉤餌時,浮漂總是在點動,既不送漂也不黑漂,這一點我們也要留意一下。
▲這是一款明孚的浮漂,採用納米材質,共有12款漂形,手工製作,做工很注重細節,能夠廣泛的適應各種水域和魚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