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去割肉!
民間諺語稱:“二十六 ,去割肉”,說的是臘月二十六這一天,主要籌備過年的肉食。所謂殺豬,當然是殺自己家養的豬;所謂割肉,是指沒養豬的貧困人家到集市上去買過年吃的肉。將“去割肉”放入年謠,是因為農耕社會經濟不發達,人們只有在一年一度的年節中才能吃到肉,還稱此為“年肉”,故有“燒年肉”的說法。
臘月民謠還唱到:二十六,燉大肉。“大肉”是人人們對“豬肉”的稱呼,它給人一種大吃一頓的感覺。是啊,歌謠所指的年代,大概是明清、民國至建國初期,那時的人,平時是很少吃肉的,解放前的那些地主家也不例外,只有到了過年才有機會“燉大肉”。一個“大”字,反映了豐富的內容,平時生活的艱辛,急盼過年的心情,吃上“大肉”的美感統統流露出來了。
雖然大家普遍覺得肉也沒那麼好吃了,但過年怎麼少的了吃肉呢?今天我們便天南海北走一遭,感受一下別人家過年的肉!
▲上海清蒸豬蹄
臘月二十六,上海人會採購肉類,做一款頗具兒時情結的人氣美容肉菜。將豬蹄去毛洗淨,一切二,用清水浸泡後,將豬手放在料中醃制48小時。取出豬手,瀝幹水分,上籠蒸30分鐘至酥爛。冷卻後,去大骨,切片裝盤。清蒸後的豬蹄口感鮮香嫩滑,Q又糯的口感也達到了極致。
▲上海清蒸豬蹄
二十六,去割肉,重慶人過年扣肉必不可少,為做好年夜飯準備,定時提前些時日。扣肉,看似簡單,但要做到真正肥而不膩、嫩滑爽口,真是要多下幾番工夫,輕輕的夾一片放在口中,還沒等嚼爛便忍不住把爽滑的肉片吸入肚中,飽含芽菜香味的肉片,頓時讓你的味蕾充斥著肉香,經久不散!
▲杭州東坡肉
傳說蘇東坡被貶去西湖做地方官,他疏湖港築長堤,並建橋以暢通湖水,老百姓讚頌蘇東坡為地方辦實事,聽說他喜歡吃紅燒肉,到了春節都給他送豬肉,他收到太多豬肉,就叫家人把肉切塊,用酒燒制,分給每家每戶,便有了東坡肉流傳至今。東坡肉色澤紅亮,肉質香嫩,一直是蘇杭一帶新年的一盤大菜。
▲揚州獅子頭
民以食為天,二十六,割好了肉,揚州人會做什麼菜呢?當然是淮揚菜系中極有名氣的純手工獅子頭了,北方也叫四喜丸子。將肥七六瘦的豬肋條肉剁成石榴粒狀後製成大肉丸,微火燜燉熟後,瘦肉處顯得凸起,給人一種凹凸感,該菜在宋代便有詩人雲:卻將一臠配兩蟹,世間真有揚州鶴。可見蟹粉獅子頭一菜多麼美味誘人了!
▲江西臘豬臉
每年臘月二十六,土家人都會為新年而忙碌著,殺豬燉肉好不熱鬧,家家戶戶都有燉臘豬頭的習俗,把豬臉放在大鐵鍋裡燉上兩小時,然後燜上整整一晚上,第二天到來,撈出豬頭,把它拆分開開來,一小塊一小塊存放起來,待到年夜時,炒上一盤,是土家族人一直傳承下來的傳統習俗。
▲湖南小炒肉
湖南小炒肉,是湖南省漢族的傳統名菜,隸屬湘菜系。把豬前腿肉和青紅尖椒、蒜等作為主要食材。帶有湖南辣妹子風味的小炒肉,香辣爽口,肥瘦相間,肉香輕輕飄散,即使過大年,湖南人也離不開它。
▲赤峰醬牛肉
赤峰人過年,聚在一起,吃著臘月二十六醬的牛肉,喝著農家的小酒,過年氛圍很融洽、很熱鬧。赤峰的醬牛肉,各家有各的味道,各家有各的特色,但共同的特點就是肉質緊實,醬香濃郁!
▲東北五花肉燉酸菜
大寒小寒,殺豬過年。是東北鄉村的習俗,農村人平時很少吃肉,過年時,把自家供養一年的豬殺掉,讓全家正月裡有肉吃。他們臘月殺豬最喜歡的吃法還是燉酸菜,豬肋條肉,俗稱五花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脂肪酸,和酸菜一起下鍋燉煮,有利於解除油膩,難怪是東北人的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