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同樣的價格中國品牌的配置更高?
近些年中國品牌的車賣的越來越好,當人們選擇為中國品牌買單的時候,有一個吸引大家的因素一定繞不過去。那就是選擇中國品牌就意味著可以用更少的錢買到更高級的配置。而又是什麼原因造成了中國品牌要走低價高配這條路呢?今天教授試著為大家分析一下。
一、品牌認知度
這個問題應該是最接地氣的了,中國品牌普遍給人的印象都比較低端,通常人們口中的“國產車”都是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國產,合資車也是國產的,人們指的是中國品牌的車,在原來開國產車都不太好意思說出口,不過隨著中國品牌的迅速發展,這種現象已經得到不小的改善。
雖然這種現象已經有所改善,但傳統的觀念還是沒有改變,中國品牌還不能塑造出汽車品牌人性化特徵,消費者在選擇中國品牌時不能通過認定哪個品牌最能夠反映自身的價值,也就是說中國品牌還不能作為其身份的象徵,品牌本身並沒有為消費者提供價值,當消費者選擇中國品牌時只是選擇了能滿足其使用需求的個別車型,而不是選擇了這個品牌。
當品牌本身沒有足夠價值的時候,產品就成為唯一能提供價值的東西,所以同樣的價錢,中國品牌必須提供更多的配置才能讓消費者買單。
二、核心技術
接著上面的問題說,如果說不能依靠品牌來提高競爭力,那麼為什麼一定要是配置呢?不能通過提高動力和底盤的等級來達到目的嗎?
這就涉及到核心技術缺乏的問題了,首先中國品牌在發動機和底盤技術上起碼落後了歐美國家十年,而且就算有錢也買不到核心技術,通過合資品牌的方式換取的技術也大都是落後淘汰的技術,至今很多中國品牌還是在用當年購買的4G系列的三菱發動機,或是基於三菱研發改進得到的發動機。
底盤的品質也存在參差不齊的問題,比較好的底盤都是向國外廠商購買的,能買到什麼用什麼,合資廠商則是等著用外國合作方提供的底盤技術。
不是說中國品牌就沒有自主研發的發動機和底盤技術,但我們中國品牌在研發費用上的投入還是太少,去年我國的研發資金比率僅為0.63%,而同期美國為3.98%,日本為3.64%。
核心技術方面,無論是機床,人工裝配工藝,還是金屬橡膠等材料的加工等等,國內廠商都仍需努力。除了發動機,造車也不能僅停留在內飾用料和電子功能這種層面上,它最好要在車體結構上有明顯的創新,在這方面中國品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所以我們現在看見很多中國品牌的車很難在核心技術,機械品質上創造太多的優勢,更多的會看到在配置或設計上下手提高產品競爭力。
總結:
還是一樣的原則,教授不黑也不贊,中國品牌確實還有很多不足,但是令人高興的是如今中國品牌的發展迅速,不斷有高品質低價錢的車型湧現,用更少的錢買更高級的配置,相信是每個消費者都願意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