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食挑選有講究:寶寶茁長成長的秘密
有經驗的媽媽都知道,儘管母乳是嬰兒的最佳食物,但對4~6個月以後的嬰兒來說,母乳中有一些嬰兒所需要的營養素的量不足,比如維生素B1、維生素C、維生素D、鐵等,這些營養素的相對缺少,就得通過吃輔食來彌補。同時,輔助食品是食物的性質由流質到半流質到固體食物的過渡形式,是嬰兒成長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步。這一順利過渡使嬰兒得到必需的營養,為一生的健康打下基礎。但是,其實對於不同成長階段的寶寶來說輔食的添加也有講究,今天小編來為大家支支招:
1.4-6個月的寶寶,牙齒還沒有長出,而且咀嚼和消化功能還比較弱,所以只有泥狀食物才是是嬰兒寶寶最佳的輔助食品。
初期輔食口味宜清淡,大部分食物不用加任何調味料,以食物天然味道為好。添加的量可以從1—2勺開始,以後逐步增加。
2.7-9個月的寶寶每公斤體重每天需要1.5-3克蛋白質的補充。DHA每天補充100毫克,以滿足寶寶生長發育的需要。
8個月的寶寶一天可以添加三次輔食。但要注意輔食的多樣化,寶寶每天的飲食應包括四大類,即蛋豆魚肉類、五穀根莖類、蔬菜類及水果類。
每日餵食四大類食物以達到營養平衡的目的。儘量使寶寶從一日三餐的輔食中攝取所需營養的2/3,其餘1/3從奶中補充。如果發覺寶寶沒吃飽,可用餅乾、水果、乳製品等當做點心來喂。
3.10-12個月嬰兒每日膳食,應包含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維生素、無機鹽和水這六大營養素,避免飲食單一化.
對這個階段的寶寶,不僅要滿足營養需求,更重要的是鍛煉寶寶的咀嚼能力,以促進咀嚼肌的發育、牙齒的萌出和頜骨的正常發育與塑形。
寶寶的飲食營養不容忽視,既要全面,又要分階段。不同的階段給寶寶吃的食物不同,家長一定要引起重視。給寶寶添加輔食也有階段性,太早和太晚都不好,一般是四個月以上才可以。家長可以多翻看一些這方面的書籍,以便更好地照顧寶寶。添加輔食後要注意觀察寶寶的皮膚,看看有無過敏反應,如皮膚紅腫,有濕疹,應停止添加這種輔食。此外,還要注意觀察寶寶的大便,如大便不正常也應暫停添加這種輔食,待其大便正常,無消化不良症狀後,再逐漸添加,但量要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