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我們來講,這是一個比朝鮮還要陌生的國度
蒙古,一個距離北京1000多公里,火車30多個小時的國家,對於絕大多數中國人來說是陌生且沒有親切感的。但這裡,卻引起了窮遊er linbeichen 極大的興趣,甚至帶給他了深深的震撼,這裡並沒有傳說中的“危機四伏”,相反這裡是徒步者的天堂,充滿了歷史和文化底蘊。走吧,讓我們跟隨作者,去看看這個陌生的國度,到底是什麼樣子的?
(以下內容來自窮遊er linbeichen)
對於蒙古最初的印象來自家庭。在出生之前,家裡的長輩曾在1984年-1989年在中國駐蒙古國大使館工作、生活過。所以記憶裡一出生,家裡就鋪著厚厚的、來自草原的羊毛地毯。再後來的印象停留在左小祖咒和譚維維版的《烏蘭巴托的夜》。除此之外,並沒有太深刻的記憶。
2015年初,在幫老人收拾房間時,偶然間翻到了他們當年在外蒙的照片,還看到了他們曾經使用過的舊護照。老人談起在蒙古的故事,就好像發生在昨天一樣。我沒有去過蒙古,但卻被老人的故事所打動,所以最開始決定旅行的初衷很簡單,去外蒙拍一些照片,讓老人看看當年工作生活過的地方。
▲旅行靈感的來源:家裡的老護照與1988年二連浩特的出入境境章
【Day1 北京-烏蘭巴托】
CA901次航班在中午11點半降落在了烏蘭巴托成吉思汗國際機場,這個機場不大,也是很多年前中國援建的。
由於欠缺良好的城市規劃,烏蘭的交通秩序非常糟糕,路窄且擁堵。下午2點到了青旅之後,就開始了一下午的烏蘭巴托暴走。
成吉思汗廣場
從Tomorchiin Gudamj街出來之後,一直向東走就到了蒙古國的中心:成吉思汗廣場。
這個地方見證了很多事情,1921年7月年蘇赫巴托在這裡宣告蒙古國脫離民國政府獨立自治,1923年蘇赫巴托死後,以及1952年喬巴山死後,他們的紀念廳也曾坐落在這裡;再到後來,1990年蒙古人民在這裡推翻了蒙古共產黨的獨裁專制政府。成吉思汗廣場以前叫做蘇赫巴托廣場,很多老人至今也這麼稱呼這個地方,廣場的四周坐落著很多對於這個國家具有重要意義的建築。蒙古國會大廈、國家歌劇院、蒙古證券交易所、烏蘭巴托市政府、中央塔(Central Tower)、天藍酒店(Blue Sky Hotel)等等。
▲現代化的烏蘭巴托市中心
成吉思汗廣場是現代蒙古的標誌,放眼望去在中央塔的1層路易威登的標誌格外明顯,據說這家店可能是全亞洲規模最大的LV旗艦店。站在這裡,任何人都很難將這個國家和貧窮落後的第三世界遊牧國家聯繫在一起。
蒙古國會大廈
在蒙古國會大廈門前,是一尊巨型的成吉思汗雕塑,成吉思汗雕塑前是他的兩員愛將博爾術和木華黎,在國會大廈的兩側是窩闊台和忽必烈的雕塑。這3位可汗及2員猛將雕塑的拜訪也說明蒙古對於祖先的崇拜和敬仰。
蒙古國家博物館
蒙古國家博物館一共有3層分2個展廳,主展廳和臨時展廳,票價為3000蒙圖(約10元),如需拍照則需額外繳費。
在我參觀的時候,臨時展廳正在展示中蒙聯合考古發掘的現場,內蒙古自治區和蒙古國歷史博物館在中蒙邊境對回鶻人的墓葬進行發掘,發現了一些有趣的內容。二樓開始是主展廳,從蒙古地區文明的形成,到成吉思汗、窩闊台、忽必烈打下了全世界疆土最大的帝國,再到蒙古國的共產主義時期與民主革命。這個博物館有蒙語、英語解說,偶爾還會有會說中文的導遊帶遊客進行遊覽。很慶倖在參觀時,遇到了2個同樣從北京過來的阿姨,她們聘請了私人導遊,於是乎我也蹭著一起聽了聽……
▲油畫:冒頓單于畫像
▲1990年蒙古民主革命
披頭士廣場&蒙古國立百貨商場
披頭士廣場上成群的蒙古孩子在滑滑板,這個廣場曾經是蒙古青年傳播發揚西方音樂的地方,所以豎起了披頭士樂隊的浮雕用來紀念。
廣場北側的國立百貨商場,始建於1924年,曾經專供政府官員和外交使節購物,現在也變得跟北京的商場沒什麼區別了。商場裡面熙熙攘攘的人群,讓我有種不是身處烏蘭巴托,而是在西單或王府井的錯覺。
【Day 2 烏蘭巴托-Lun-Semi Gobi沙漠】
頭天晚上回到青旅後,跟老闆娘討論可行的當地游線路,正好有3個法國小夥伴決定跟我走同樣的線路,於是乎愉快的就這麼組團了。一早8點的時候,青旅老闆過來收錢,然後等待我和3個法國小夥伴兒的是一輛前蘇聯的麵包車,以及會說英文的導遊Eegii和蒙古司機大叔。
公路旅行,到處都是一望無際的大草原。
Semi Gobi沙漠
這裡說是沙漠,其實更像是很多小沙堆,在小沙堆附近有草原、湖泊、丘陵和一片片的蒙古包。
導遊egii和司機把我們帶到了牧民的蒙古包內,我們入住的人家只有男主人一人,我們被告知女主人在前兩天出發去了烏蘭巴托,現在還未歸。短暫休息之後,男主人找來了馬倌和駱駝,在馬倌的帶領下我們沿著Semi Gobi沙漠騎駱駝轉了一圈。
原本以為Semi Gobi沙漠的面積不大,但騎駱駝走一圈也用了將近1個小時。Semi Gobi的北邊和西邊毗鄰公路,南邊是一望無際的草原,東邊有座小山丘可以眺望四周。
徒步回來,再次回到Semi Gobi的蒙古包已經是晚上7點了,草原的夜晚格外安靜。蒙古包的男主人給我們準備了簡單的晚餐,並生起了爐子。在溫暖的蒙古包內吃著熱羊湯麵,給人的感覺格外溫暖。
【Day 3 Semi Gobi沙漠-胡爾吉特-鄂爾渾峽谷】
簡短的早餐之後,我們再次踏上了旅程。從Semi Gobi沙漠出來,繼續向南回到了公路主路上,而另一位導遊Baz已經在公路邊上等待我們的到來。
▲嚮導Baz
今天的行程要繼續往西南開300公里左右,途徑胡爾吉特,最終到達鄂爾渾峽谷。
鄂爾渾峽谷
這個峽谷在蒙古古都哈拉和林的西南方向,毗鄰杭蓋山國家公園,有蒙古最大的瀑布。在歷史上,杭蓋山被漢人稱為“燕然山”,是匈奴人起家的大本營,這座山脈見證著過去2000多年來漢人與蒙古人之間的恩恩怨怨。
隨著車越向西行,路就越不好走,亂石、河流、溝谷地段,如果不雇傭經驗豐富的嚮導和司機,一旦在這種地形出現車輛問題,後果不堪設想。越往杭蓋山裡走,兩邊的植被就越發的豐富,葉子已經變成深黃色的白樺林,格外突顯了草原的秋意。
在下午3點左右,車終於停在了鄂爾混峽谷的蒙古包營區內,短暫休整後Baz帶著我們向瀑布前進。鄂爾渾瀑布位於營區東北方向,瀑布是鄂爾渾峽谷的源頭,在峽谷的最西側,這一帶要比草原上還要更寒冷一些。由於峽谷裡面有些地方沒有光照,上周的積雪還沒有融化,形成了瀑布、水流、積雪和白樺林共存的場景。
回到營地之後,剛5點多,Baz通知我們晚餐將在7點半左右開始,在此之前我們可以自由活動。3個法國朋友邀我一同去爬營地南側的小山,這座山比昨天的略高一些,大概300-400米左右。我們一行4人沿著山的北坡爬到了山頂,在山頂看到了遠處的雪山和綿延不斷的白樺林,心想蒙古真是徒步者的天堂。如果你喜歡在杳無人煙的曠野上遊蕩,享受無拘無束的感覺,那麼蒙古絕對是不能錯過的國家。
草原的夜晚都格外安靜與漫長,7點天黑之後便進入了遊牧民族的休息時間。再醒來的時候已是晚上12點了,拿上設備、帶上頭燈,頂著月夜向瀑布方向前進。與白天相比,夜晚的瀑布區更加寒冷,除了偶爾的狗叫和流水聲之外,其他什麼都沒有……
【Day 4 鄂爾渾峽谷-杭蓋山國家公園】
一早醒來的時候,法國小夥伴兒已經梳洗完畢,Baz也來到我們的蒙古包,告訴我們做好騎馬的心理準備,今天和明天的行程是從鄂爾渾峽谷騎馬前往杭蓋山國家公園的深處。
從鄂爾渾峽谷向西進山,騎馬需要4-5個小時的路程。一路上草原的秋意更加濃郁,越往深處走植被的顏色也愈發的金黃。我們沿著瀑布上游的河谷一路前進,大約5公里左右就進入了白樺林區,在蒙古長者的帶領下,這場景頗有些甘道夫帶隊去毀滅魔戒的感覺。
午休的時候,我們和Baz在白樺林區裡席地而坐,天空中蒼鷹在飛舞,Baz跟我們說,這是附近又出現了新鮮的動物屍體,鷹和禿鷲在附近覓食。而剛死去的動物很可能是頭天晚上被狼吃掉的,在杭蓋山的深處是有野狼的,說到這Baz也建議我們不要夜裡出去亂走動……這番對話讓我想起了《狼圖騰》裡面的哲學,蒙古人崇尚的是人與自然生態的平衡。
伴隨著一路上馬倌唱起的蒙古長調,約莫在下午5點左右,我們終於到達了草原深處,從這裡可以眺望到遠處的杭蓋山主峰,草原、白樺林、雪山共同出現在一個世界中,頗具層次感。
【Day 5 杭蓋山國家公園-鄂爾渾峽谷】
從昨天晚上7點一覺睡到了今天早晨7點,在我們蒙古包的周圍,已經有成群的牛羊圍著蒙古包發出的熱氣在吃草了,這裡的牛外形很像蘇格蘭毛牛,身上的毛髮格外濃密。
洗漱之後,我們沿著草原上車輪的痕跡繼續向西走。關於這裡所處的地理位置,我看了下Google Maps,杭蓋山的經度跟寧夏、甘肅省差不多,維度已經達到了哈爾濱的維度。這裡是杭蓋山國家公園的中心地帶,除了曠野之外什麼都沒有。深秋的草原,微風吹拂著掠過曠野,草木在隨風擺動,牛群羊群在擺動的草中若隱若現。
【Day 6 鄂爾渾峽谷-哈拉和林-烏蘭巴托】
早晨8點不到,我們就告別了鄂爾渾峽谷,開始了回程。今天我的行程是參觀哈拉和林古城,然後從那裡直接返回烏蘭巴托。
哈拉和林 · 額爾德尼昭寺
哈拉和林古城始建於1235年,成吉思汗的兒子窩闊台建都於此。由於當時蒙古帝國的強盛,哈拉和林成為當時世界著名城市之一,各國貴族、使臣、教士、商人來訪者甚多,當年從義大利一路東行的馬可波羅也曾到訪過哈拉和林。在窩闊台死後,忽必烈成為大汗,並將政治中心從哈拉和林遷址元大都,也就是北京。自此,哈拉和林才逐漸失去了其歷史地位。
根據蒙古籍《厄爾得尼·厄利赫》的記載:1585年,阿巴岱可汗在哈拉和林廢城基址旁興建額爾德尼昭寺。額爾德尼昭寺是蒙古藏傳佛教的重要標誌,是第一座喇嘛廟,坐西朝東,呈正方形,面積約為 0.16 平方公里,四周築有高大的土牆作為寺牆,每面牆上都建有 25 個城垛,正中辟大門。
令人感到遺憾的是,在1937年喬巴山上臺後,隨著政治迫害與滅佛運動的愈演愈烈,額爾德尼昭寺幾乎被全部摧毀,目前,僅剩下3座大殿存活下來,這三座大殿已經被改為博物館,也是我們近3個小時長途跋涉的目的地。
在額爾德尼昭寺博物館,裡面仍保留著很多幾百年前的佛像與雕塑,Baz告訴我們當年在重建這座寺廟的時候,用盡了哈拉和林廢墟上所有的物料,也算是給哈拉和林廢墟了一次重生的機會。
在額爾德尼昭寺內,北邊的區域是現在仍在使用的佛教學校,裡面供奉著達賴喇嘛的照片。僧人看著用藏文書寫的經書,並在一遍一遍的誦經。
Baz告訴我們,與基督教不同,在哈拉和林的佛教徒每天都要過來聽經文。這些人並非全職的僧人,但草原的生活過於單調,佛教的存在是可以彌補這些人精神生活的空虛的。
【Day 7 烏蘭巴托-北京】
第7天著實是充滿了意外的一天。由於烏蘭巴托還沒有逛完,明信片、紀念品都還沒有搞定,於是決定用有限的時間暴走烏蘭。早晨5點就睡不著了,吃了點青旅的早餐就背包出去暴走。
▲烏蘭巴托中央郵局
甘丹寺
早晨的烏蘭巴托飄著白雪,我在雪中向西邊走了約20分鐘左右終於到達了甘丹寺。甘丹寺的博物館、佛學院都尚未開放,雪夜中只有月光和甘丹寺大門前的長明燈所發出的燭光。這座寺作為蒙古宗教文化的核心,在1990年民主革命之後不斷擴建,寺院中近1/3的面積都處於施工中,準備興建更大面積的佛學院。
圍繞著甘丹寺的外牆走了2圈之後,從甘丹寺東門出來才發現,這個寺院還真是跟雍和宮很相似。四周都是類似北京的小胡同,但胡同的深處卻別有洞天。甘丹寺東門出來的胡同,直通烏蘭巴托市中心,原路返回到了成吉思汗廣場。
在廣場,我帶上了耳機,耳邊響起了譚維維版的《烏蘭巴托的夜》。雪夜的清晨,當天剛要亮的時候,烏蘭巴托的夜那麼的安靜,安靜的連風都聽不到。我在這座城中並沒有親朋好友,但只因家中的祖輩曾經在這裡生活過,所以多多少少讓我對烏蘭有種相連接的感覺。我從包裡翻出了當年老人在蒙古生活時的照片,在大廣場上做了翻拍,作為這趟旅程的終點。
本以為這趟意外之旅圓滿結束,但其實在結尾處又掀起了一個小高☆禁☆潮……到達機場後,國航的工作人員告訴我們,由於北京霧霾,烏蘭巴托大雪,故前序航班並未達到,原定上午11點50分出發的航班被延遲到了晚上8點半……其他旅客都覺得非常鬱悶,我倒是在暗自慶倖,正好烏蘭巴托還沒有逛完,現在有時間了。短時間內規劃了下烏蘭巴托市內4-5個小時的線路,選擇了繼續參觀城裡面幾個沒有逛完的博物館。
烏蘭巴托的婚禮宮殿
婚禮宮殿始建於1976年,由前蘇聯援建,烏蘭巴托的有錢人家會租用這裡的場地來辦巨型婚禮。在這裡看到了此前在成吉思汗廣場上看到的新人,原來這裡的婚紗拍攝結束後,會直接拉到婚禮宮殿舉行婚禮。但由於有很多新人在舉行婚禮,所以並沒有機會參觀婚禮宮殿裡面的樣子。
▲婚禮宮殿內的油畫《可汗的婚禮》
興仁寺
婚禮宮殿西邊緊鄰著的是興仁寺(門票3000蒙圖,拍照額外收費)。裡面大多展示的是各個歷史時期的佛像和雕塑,但相比哈拉和林和甘丹寺就差遠了。有兩點可供參考:第一,博克多汗的老師巴爾東·喬伊姆巴的乾屍被做成了雕像,供奉在這裡;第二,和平殿裡有一座從西藏帶回蒙古的小佛祖舍利塔。
但由於寺廟維護原因,我並沒有看到乾屍雕像以及舍利塔,讓我非常掃興。看到我掃興的表情,和平店外的蒙古藝人拿起了馬頭琴,伴著夕陽演奏了起來(雖然他其實只是想推銷他的馬頭琴音樂CD)。搭配著馬頭琴的聲音和夕陽,我走出了興仁寺,時間差不多也到了6點,最後在8點半的時候終於登上了回北京的飛機。
▎後記
回到北京已經1個月了,想想1個月前出發的時候,我從未想過蒙古是一個可以讓我感到震撼的國家。這裡廣闊的草原,人與人之間單純而簡單的人際關係,都讓我感到了一種返璞歸真的感覺。最重要的是,我在追逐家中長者足跡的同時,在蒙古也收穫了一份內心的平靜,希望將來還有機會來到這個國家。
- END -
-版權資訊-
本文為窮遊網用戶 linbeichen 的原創文章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