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又到了兒童手足口高發期,爸媽如何應對?

端午節放假前,許多小學幼稚園都給孩子發了預防手足口病的傳單,同時醫院也收到了不少手足口病的患者,這是為什麼呢?應為手足口病的高發期又來了!

手足口病(EV71感染)是一種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多發生于嬰幼兒,尤其是3歲以下嬰幼兒,通常流行季節在每年的4~9月份,5~7月份是發病高峰。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多發生於5歲以下兒童,表現口痛、厭食、低熱、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現小皰疹或小潰瘍,多數患兒一周左右自愈,少數患兒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腫、無菌性腦膜腦炎等併發症。個別重症患兒病情發展快,導致死亡。目前缺乏有效治療藥物主要對症治療。

如何知道孩子是不是患上了手足口病?如果出現以下症狀,家長就要注意了:

1.出現厭食低熱,全身不適、肚子疼等前驅症狀。

2.口腔黏膜出現疼痛性水泡(潰瘍),表現為進食困難。同時手、足兩面會出現斑丘疹轉為皰疹的情況。皰疹幾個到幾十個不等,周圍有炎性紅暈,皰疹內液體不多,不會潰破也無痛癢感。

3.除了手、足、口之外,在臀部、肛門、軀幹或四肢的地方,出現些許皰疹。但3-4天左右會慢慢消退,不留疤痕,也無色素沉著。部分患兒只表現為皮疹或皰疹性咽峽炎,大約5-7天即可自愈,不留任何後遺症。

4.少數病例可出現腦炎、腦脊髓炎、腦膜炎、肺水腫、迴圈衰竭等併發症,這種嚴重病例要引起重視。

注意:有些家長見寶寶嘴裡長皰疹,就以為是手足口病,其實不然!有可能是皰疹性咽峽炎。

如果孩子不小心患上了手足口病,家長除了送院救治外,在家該怎樣調護?

首先,孩子患上手足口病,應採取自行隔離的措施,以防再傳染給其他小朋友。在飲食上,宜清淡,易消化,多飲水。不宜食用牛、羊肉,辛辣及煎炸食物等。在疾病恢復期應吃易消化且富有營養的湯類或熬粥食用,應注意食物的溫度都不宜過燙。

在起居上,應讓孩子注意休息,做好隔離,衣被不宜過暖,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如患兒高熱,則可用溫水浸浴或擦身。患病期間也要注意勤洗手,剪短指甲,避免抓破水皰;多穿棉質衣物,保持皮膚清潔。

在口腔的護理上,可用之前介紹的藥茶進行口腔清潔,或用中藥散劑在口腔潰瘍處吹敷,每日2—3次。此外,還可每日用艾條進行房間的煙熏(用法:直接取艾條1支進行焚熏10—15分鐘即可)。

在無手足口病發生的區域,家長應該為孩子做到以下預防措施:

第一,“勤洗手,喝開水,吃熟食”;

第二,儘量避免到人群聚集、空氣流通差的公共場所活動。

第三,家裡的居室要保持良好的通風;

第四,孩子的衣被物品要勤洗曬;

第五,定期對孩子的玩具、餐具等物品進行清洗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