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分娩後,這4 點細節要做到!恢復快!

會陰傷口什麼時候能夠癒合?回家後怎樣做好傷口清潔?惡露什麼時候結束?飲食上要注意什麼?什麼時候可以開始運動?……下面就請專家針對這些細節給予具體的指導。

細節1 會陰傷口護理

有些自然分娩的新媽媽在分娩過程中進行了側切手術。對於這些新媽媽來說,產後護理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做好會陰傷口的護理。不過,也不用特別擔心,通常來說,在產後3 天左右,會陰傷口就可以基本癒合,在此之後,疼痛感也會大大減弱。那麼在會陰傷口護理方面,新媽媽需要注意什麼呢?

儘量採取對側臥位 通常會陰傷口是在左側,那麼新媽媽最好採取右側臥位,這樣既可以減少對傷口的壓迫,也可以避免傷口沾染惡露,造成傷口感染。

觀察傷口有無紅腫、感染等異常 在產後初期,有些新媽媽可能會出現傷口紅腫的情況,這時新媽媽要仔細觀察,看紅腫會不會使疼痛加重,或者讓家人用手輕輕按壓紅腫部位,看疼痛感是否加劇。另外,還可同時觀察一下,按壓時是否有一些液體流出來。如果有的話,有可能是傷口感染,需要及時就醫。

做好傷口的清潔 在住院期間,醫生會每天來幫你檢查傷口癒合的情況。護士會每天幫你用消毒液沖洗傷口至少兩次。新媽媽在出院回家後,需要自己進行傷口沖洗。通常來說,在傷口沒有感染、紅腫,疼痛感也比較輕的情況下,用清水沖洗就可以,但要注意最好使用已經煮沸又涼到適宜溫度的清水。

每天至少沖洗兩次。此外,在大小便後,或者在感覺惡露量特別多的時候,也需要及時沖洗。而對於那些傷口沒有感染但有些紅腫,疼痛感也比較強的新媽媽來說,可以到藥店或者醫院開一些高錳酸鉀,和水(依然是煮沸後涼到適宜溫度的水)調到適宜的濃度(調成粉紅色就可以,如果放得太多水變成紫色,皮膚會有燒灼感),每天坐著浸泡傷口兩次,每次20 ~ 30 分鐘。可以適當做一做理療 如果家裡有紅外線的理療儀是比較理想的,如果沒有的話,也可以選擇其他能發出熱源的東西,比如可以用60W 的燈泡(注意一定是白熾燈泡)來烤傷口。烤的時候至少要離傷口15 ~ 20 釐米,以免燙傷皮膚,具體距離以新媽媽感到傷口有熱的感覺,很舒服為宜。每次大約烤20 ~ 30 分鐘。身體狀況允許的話,可以進行骨盆底肌的練習 這樣可以刺激會陰部位的血液迴圈,從而促進傷口癒合。

細節2清潔惡露

無論是剖宮產還是自然分娩,在寶寶出生後,新媽媽們都會經歷一段時間的陰☆禁☆道出血,醫學上稱之為“惡露”。這是由於分娩後,胎盤附著部位的血竇要逐漸關閉。在這個過程中會有一定的出血。另外,妊娠後,子宮內膜增厚成為蛻膜,分娩後激素水準明顯下降,蛻膜要脫落;在蛻膜脫落、新的子宮內膜生長這一交替過程中,會有少量陰☆禁☆道出血。那麼,新媽媽該如何應對呢?

在產後的最初幾天裡,惡露量較多,在床上要鋪上消毒過的衛生墊,量不多的話,新媽媽可以帶上品質好、滲透性強、比較大的衛生巾。衛生墊和衛生巾都要經常更換。

清潔惡露時應先洗手,然後用消毒紙或藥棉由陰☆禁☆道向肛門方向擦拭消毒,同一張紙或藥棉不要重複使用。除了注意護理方法外,還要隨時監測惡露的狀況。一般情況下,在剛分娩後的幾天內,惡露顏色較紅,量也與月經相似。以後,顏色逐漸變淡,量也逐漸減少。一般在產後1 個月內惡露會消失,但也有少數新媽媽,即使在正常情況下,惡露也可以延續到產後2 個月。

如果新媽媽發現陰☆禁☆道出血量大或有異味,則要考慮宮內殘留或感染的可能,應及時到醫院就診。如果產後3 個月惡露仍淋漓不淨,則需要考慮是否有病理因素存在,常見的原因有子宮腔感染、子宮復原不良,最嚴重的併發症是絨毛膜癌。因此,如遇到產後惡露持續不淨時,需要及時去醫院檢查治療。

細節3 合理飲食

經歷了長時間的陣痛和分娩之後,新媽媽的體力已經嚴重透支。如何才能為她合理地補充營養和能量呢?在產後的第一餐應以清淡、溫熱、易消化的稀軟食物為宜,比如藕粉、蒸蛋羹、蛋花湯、臥雞蛋等;第二餐可基本恢復正常,但由於產後疲勞、胃腸功能差,仍應以清淡、稀軟、易消化的食物為宜,比如:掛麵、餛飩、小米粥、面片、蒸/ 煮/ 臥雞蛋、煮爛的肉菜、糕點等。

在產後的第二天以後,新媽媽就可以恢復正常飲食了。但是要注意,這時候還不要急於喝催奶湯,因為此時大多數媽媽的乳腺管還未完全暢通,如果乳汁分泌過多,反而會加重乳腺管的堵塞。建議新媽媽可以喝一些蛋花湯、魚湯、蔬菜湯等較為清淡的湯。另外,我國民間還有讓產婦通過多吃雞蛋增加優質蛋白質的攝入,以滿足哺乳的需要的做法,但每天最多吃2 ~ 3 個雞蛋就足夠了,還應均衡攝入穀類主食、魚、禽、瘦肉、海產品、豆製品、蔬菜、水果、牛奶等多種多樣的營養物質,以滿足產婦對熱量、蛋白質和維生素、礦物質的特殊需求。

細節4儘早下床活動

自然分娩的新媽媽在分娩時花費了很多的體力和精力,的確需要好好休息,但適當體力恢復以後,就需要及早下床活動。因為產後及早下床活動會給新媽媽的產後恢復帶來很多幫助:

靜臥狀態,血流緩慢,容易發生血栓,早下地活動可以促進血液迴圈,組織代謝,防止血栓形成。

促進宮內積血排出,減少感染的發生。

有利於防止便秘、尿瀦留的發生。

利於體力恢復,增加食欲,促進母乳產生及產後的營養吸收。產後坐月子,可不能1 個月都待在床上,而

要適當地休息加活動,才能更好地恢復。

產後早下床活動可預防痔瘡。

因此,如果沒有特殊情況,新媽媽通常大約在生產6 ~ 8 小時以後就可以嘗試著下床活動了。一開始可以由家人攙扶,在床邊輕微活動,然後隨著體力的進一步恢復,可以在病房裡慢慢散步甚至可以做一些適合的產後運動。

而對於存在一些特殊情況(比如插著尿管)必須臥床的新媽媽來說,在體力恢復後,也可以做一些床上的活動,比如腳踏板運動(兩腿伸直,左腳腳尖盡力向下繃直,同時右腳腳尖儘量向上翹起,腳後跟向前用力;然後兩腳交換動作)等。

不過,需要提醒的是,產後活動一定要適度。新媽媽要根據自己的體力和身體恢復情況量力而行,切不可操之過急。首先要在保證自己體力已經恢復的情況下再下床活動,否則容易出現低血壓、虛脫、眩暈等情況。活動時逐漸增加運動量,以不讓自己感覺到累為宜。

*本文版權歸我方《父母必讀》所有,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有關版權及相關轉載問題請旺旺聯繫後臺:孕育優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