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在我心裡究竟是個什麼樣的品牌?
要知道當時因為《 春嬌與志明 》裡余文樂上腳,一雙美產的 M996 元祖灰,瞬間價格翻了好幾番,變得有價無市。那時候我還在讀大學,結果操場上到處是翻版張志明(看背影)。NB 在國內的熱度一瞬間上升,專櫃好像一夜間開遍了各大商場。
但蠻奇怪的,看看現在大街上穿NB的人其實屈指可數。影視劇的效應一過,大家該穿nike 的還是穿 Nike,搶 yeezy 的還是搶 yeezy,似乎沒 New Balance 什麼事了。
為什麼穿NB的熱潮好像跟著青春時光一起一去不復返了呢?
但說實話,拋開這些明星效應和跟風,當時 NB 鞋給我的印象是「 狠舒適 」。就算是一下子走個 10 公里路也不會有負擔的那種。
在專業跑鞋領域,世界頂級品牌都會在自己的產品上搭載先進的技術,來突出舒適性。比如四大頂級跑鞋品牌之一的日本 Asics 就通過一種叫做 GEL 的超強吸震矽膠來增加鞋底的緩衝。
而 NB 則通過「 緩震 」和「 吸震 」技術的搭配,躋身世界頂級跑鞋行列。你可以看到,在鞋底中間位置有 ENCAP 的字樣▼
這是一種在高密度吸震材質外包裹堅硬的 PU。用這種技術做的中底,除了緩震之外,還可以增加穩定和支撐性。甚至在臺灣的一些醫生會推薦NB 的鞋子給一些行走障礙的病人,作為矯正鞋。
雖然現在這門技術被廣泛運用於制鞋上,但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可以說是一項革命性的發明。
當時這個技術一被發明,NB 就迅速將這門技術運用到了產品上。大膽又專業的 NB 立刻推出了首雙選用 ENCAP 中底的鞋款 M1300。
作為第一款以千系命名的鞋款,究竟有多厲害呢?
這款被稱為「 跑鞋王者 」的鞋款,每五年複刻一次,每次都是有價無市。這款鞋,從面料選擇、手工縫線直到內襯的白色皮革包邊都是在美國完成,也就是俗稱的「美產」。
懂經的球鞋發燒友一聽「 美產 」眼睛都會放光,這又是為什麼呢 ?
因為它代表了品牌最高端的品質和技術。一些頂級品牌乾脆選擇忽視當下風雲變幻的市場,將最能代表品牌價值的產品,放在本土歷史悠久的工廠來生產,用最先進的機器和最有經驗的工人。
在全球頂尖的運動品牌中只有 New Balance 還保留著「 美產 」和「 英產 」兩條生產線。
比如說 NB 在英國的 Flimby 工廠每年大概只生產25000雙鞋,工人們也都是有30年以上的制鞋經驗,這樣少批量高品質的生產,和因供不應求而氾濫的 574 之間的差別,也是可想而知了。
難怪像余文樂這樣被各類潮牌青睞的紅人,在私下仍喜歡穿著美產 NB。
因為對於那些 sneaker 們而言,這些「 美產 」和「 英產 」的型號代表了品牌的精髓。愛好者們專注入手像 1300 或者 9 系的一些經典之作,哪怕是幾千塊也覺得值。
也就是說,這個品牌真正的價值所在,只能被一小部分人認可和消費,球鞋發燒友們只願意掏錢買它為數不多的那幾款經典。NB 從而變成了一個淺嘗輒止的品牌。
對於大多數追求潮流的年輕人而言,買鞋更多時候只是穿個樣子。但是 NB 的外形一直延續 70 年代的復古設計,發展至今也沒有太多的變化。價格高昂的英產美產在外觀上和普通款沒什麼差別,還顯得「 性價比不高 」。
單看外形,除了復古之外真的很難留下別的印象▼
雖然 NB 近年來一直強調英產和美產的匠心精神,但是幾乎一成不變的外形難免讓人覺得審美疲勞和「 不夠潮 」。
現在各個品牌都在外形上大做文章,強調未來感。NB 如果只通過美產和英產線在大眾年輕人中樹立形象,明顯是不夠的...加上NB一直以「 總統跑鞋 」做行銷,給人留下了保守和不夠年輕的印象。
NB 在年輕人當中吸引力不足,除了保守的外型外,還有行銷上的原因。在體育界,一個品牌想要保持強大,就必須和體育運動員保持緊密相連。
在籃球領域,Nike 是長期霸主,占了北美市場九成以上的份額,不管是廣告還是消費體驗上,Nike 用大量的運動員形象來滲透,讓消費者始終能感受到 Nike 和體育之間的聯繫。
然而 NB 在過去的二十多年對運動員的投入非常少,在09年才開始簽約美國職棒大聯盟的一些球員。但 MLB 和 NBA 相比,「 入門費 」是低了 不少,但影響力降低了。
這直接導致了 NB 在職業體育競技領域中,存在感低下。缺少運動員的號召,它和青少年間的聯繫越來越弱。
產品性能再好也難以得到他們的青睞,導致消費NB的平均年齡曾一度上升到四十多歲 ▼
就連 NB 曾經引以為傲的技術革新方面,也顯得有些後勁不足。NB在早年有相當多厲害的專利技術,除了前面講到的 ENCAP 技術外,還有像 ABZORB 吸震 和 REV LITE 悅輕科技…
但就拿這個「 REV LITE 」來說,雖然是 New Balance 有史以來推出的最輕緩震材料。
但 NB 從13 年開始,就在廣告上一直強調這個技術,在其他方面幾乎沒有新成果的出現。
相比較 Nike 的 Flyknit 編織技術在近幾年不斷改進,現在精確度已經達到圖元級別。運用的範圍也從最早的跑鞋到足球鞋,籃球鞋上。還有像 Reactive Lacing 自動系統已經可以根據腳型來完成系鞋帶...這款鞋雖然價格高昂,但是一發售潮人們就爭相購買了。
也許只有不斷精進的專利技術,充滿未來感的外形創新,才能不斷滿足年輕人越來越挑剔的胃口。
看看現在大紅的鞋款,都牢牢的抓住了年輕人追求獨特的心理。買這些鞋子,被潮流追隨者們當做了證明自己價值的資本。跟風也好,炫耀也罷...明顯還沒到匠人的心境。
然而 NB 一直強調「 積澱 」價值觀和「 匠心 」精神,手藝人往往意味著:固執,緩慢,少量,勞作…對此真正受用的,只是小部分相對成熟的人群,就相當於在當下浮躁的市場,給追求新鮮感的年輕人提了一個很高的標準。NB 又如何能在他們當中贏得青睞呢。
你們說是不是這個理兒?
我是小智所長,點關注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