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去世界盡頭拍攝北極光 你需要知道的那些事兒

傳說看到極光的人一生都會有好運,而去世界的盡頭看北極光,相信是很多人夢想名單中的一項。想像一下,站在世界盡頭,絢麗壯觀的北極光橫跨於夜空中,不斷變換著各種色彩,使人恍如走入童話世界。面對如斯美景當然不能一個人獨樂樂,拍下來發朋友圈才是正義,不過北極光真的不容易拍好,但總不能白來一趟吧,所以在你們昨天看了Kelly姐姐的《

離幸福最近的地方 泡著溫泉在阿拉斯加看極光

》後,今天我就來教教大家拍攝北極光的那些事兒。

在對的時間地點做對的事

正如北極光的名字所暗示的那樣,它並不是一種在全球範圍內都可以觀測到的自然現象,因此要拍好極光,正確的時間地點很重要。目前比較熱門的觀賞地點除了Kelly姐姐說的美國阿拉斯加外,還有挪威北部地方及冰島,當然在太陽風暴特別強烈的時候,我們也有機會在稍微靠南部的地區可以目睹極光,不過大部分情況下極光現象還是在北部地方表現的更為明顯。所以,要拍攝到北極光,一路向北就是邁向成功的第一步。

此外,雖然極光是太陽能流與地球磁場碰撞產生的放電現象,所以它無時無刻不在發生著。但由於白天太陽光太強烈,而且夏季的北極圈附近地區又會經歷24小時的極晝現象,所以我們需要將自己的行程定在秋冬到初春這個時間段,不然去了也是白白浪費銀子。

正如在城市中心你看不到天上的星星一樣,即便你到了北極圈附近如果還是處在鬧市區中,你也是永遠不可能拍到北極光的。城市中的光污染會幾乎泯滅掉夜空中所有的光彩,除非KP指數處在最高值,不過這種低概率的情況我想你也不會去碰運氣吧。因此為了增加拍攝到北極光的機率,我們還是要選擇光污染較少且能夠比較清晰看到星空的地區。

器材和參數那些事兒

既然已經圈定了時間地點,接下來就是拿起相機準備拍攝這難得一見的“幸福時光”了。在開始拍攝北極光之前我們還要知道極光分為強極光和弱極光,強極光人的肉眼可以看到,看到的極光好像在跳舞;而弱極光人的肉眼是看不到的,但相機在長時間曝光的情況下是可以捕捉到的,但大部分人都沒有這樣的經驗,往往等了一晚上都沒看到北極光就放棄了拍攝。

由於拍攝北極光的時候周圍環境非常暗,我們自然就會運用到長曝光技術,也就是以較低的快門速度進行拍攝,這時候就是三腳架出馬的時刻了,所以拍極光,除了帶好相機,三腳架也是不可或缺的器材之一。此外帶上三腳架的同時再帶上個遙控快門,以防止任何因手動釋放快門而產生的機身震動。或者現在很多相機都有自己的APP,你也大可利用APP來遙控相機拍攝,一樣可以避免機身產生多餘的震動。

接下來就是相機設備了,想要拍出美得不可方物的極光影像,用手機或者卡片相機來拍還是有一定難度,因此在這裡推薦使用中高端的無反或單反相機,更大的畫幅優勢更明顯。在鏡頭的選擇上,拍攝極光一般都會使用廣角鏡頭,光圈自然是越大越好,通常需要使用到F2.8以上的大光圈,可以保證畫面的通透純淨,以免ISO過高造成滿螢幕的噪點。

至於具體的參數,建議還是根據現場是強極光環境還是弱極光環境來看,也就是我們說的KP指數。在強極光環境下,快門速度一般達到5-10秒左右,弱極光則需要30-120秒的時間。ISO此時一般都設定為自動,當然也要看你相機本身的素質,如果你的相機在ISO達到12800以上噪點就非常明顯的話,那還是要將ISO固定在12800以下。EV值設定在-1檔左右,也就是需要欠曝,不然極光很容易就過曝。

在拍攝極光的時候,白平衡最好設定在3000-4000K的範圍內,這樣出來的照片會比較符合冷色調的夜空環境,如果超過4000K,你會發現極光中綠色的部分會變得有些渾濁。切記千萬不要用到自動白平衡或者陰天白平衡模式等。

不過你要是以為拍極光只單拍北極光,那只能算一張極光照片而非一張好的北極光作品。在一張好的北極光照片中,肯定需要主體。你可以找一個房子、山脈、小船甚至發光的帳篷當前景,抑或是找水面、冰面為倒影來構圖。

拍攝以外的那些東西

這一條建議跟拍攝無關,但同樣至關重要,要知道我們是在世界的盡頭拍北極光,又是秋冬季節,意味著入夜後溫度將急劇下降,所以充足的保暖設備是你能堅持在戶外拍多久的重要後勤保障。

除了穿好貼身的保暖內衣外,輕便保暖高絨含量的中長款羽絨服自然是拍攝極光過程最重要的裝備,還有防寒靴、防寒的抓絨帽、手套等等,再帶個保溫杯,灌滿熱咖啡熱水,總之在那個時候有口熱的喝,幸福感蹭蹭就上升不少,說啥也不能還沒拍到極光就被凍死對吧。當然記得也要給你的寶貝相機來套保暖設備哦,不然開機都開不了這種事我會亂講。

為了不在選擇拍攝地點時過於盲目,建議可以使用一些應用軟體來説明我們定位,比如像Dark Sky這樣的APP,能夠從中查詢到那些地區的光污染較少,哪些地方最適合觀測夜空。現在你要做的就是收拾好行囊,去世界的盡頭,收集屬於自己的北極光影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