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孩子小時候吃不吃苦,長大竟有這麼大差距

01

晚飯後,忙中抽閒來到公園散步,沒想到公園裡那麼多人。尤其是公園走道,早已被快走隊佔領了。

原來,在優媽每天碼字的時間,大家都在在健身。

優媽決定,以後也要擠出時間好好鍛煉一下身體,不然連小孩都比不過了。

那晚我就被“虐”的很慘。

當我跑的氣喘吁吁的時候,旁邊一名玩輪滑的小男孩,感覺是要跟我比看誰更快。我心說我活這麼多年還真沒怕過誰。於是咬緊牙關開始堅持。但孩子還是比我要快,還驕傲的轉過頭來看看我。

我雖不服氣,但也不失望,畢竟人家是有輪子的。

可接下來的一刻,孩子的輪滑鞋撞上了路沿,摔倒了。媽媽跑了過來,孩子的膝蓋擦破一層皮,手腕處也有點血跡。

但孩子並沒有哭,媽媽安慰幾句,拍打幾下身上的土,我本欣慰,這位媽媽的做法很是妥當。

但是伴隨著一聲響亮的吼叫聲,孩子奶奶從後面追了上來,從媽媽手中搶過孩子,一遍數落媽媽一邊詢問孩子的情況。

看到如此“關心”自己的奶奶,本來有些委屈的孩子突然哭了起來。奶奶撇了一眼媽媽,拉著孩子走了...嘴裡還嘟囔著“孩子還小,讓他學什麼輪滑?”

我在心裡問自己,這樣一位教子有方的好母親怎麼在奶奶眼裡就變得一文不值?

02

“孩子還小,怎麼能讓他受這罪?”

許多家長,尤其是長輩,受不得孩子受任何的委屈。涼了不能吃,熱了不能喝,冷了不能出門,泥巴不能摸,摔倒了不能再學...

鄰居家的孩子悠悠,3歲了送幼稚園,但是剛去了不到一周,孩子又是感冒,又是腹瀉...全家人都很心疼。

去看醫生,大夫說沒有什麼大礙,就是平時照顧的太過細緻,孩子的環境抵抗力低。

可大人並沒有聽進“平時照顧過於細緻”的問題,而是決定,再讓孩子待在身邊幾年,不再送幼稚園。

“孩子還小,不想讓他受罪……”是啊,不送孩子去幼稚園或許會讓孩子免于受罪,只是,相比於眼前他所受的罪,把他過分嚴密地保護在那層銅牆鐵壁的背後,將來或許會遭遇更大的罪。

03

我是很少看電視節目的,最近突發奇想看了一期《變形記》,這一次被16歲的小姑娘劉思琦震到了。

劉思琦看上去跟普通的16歲小姑娘沒什麼兩樣,愛漂亮,活潑開朗。但在家人眼中,卻是不折不扣的“小惡魔”。

她可以將二十元買進的手機殼,以兩元的價格轉手賣掉,事後為了慶祝自己做生意賺了幾十塊,輕輕鬆松吃掉一頓數百元的夜宵。

也可以因為高興,犒賞做的好吃的生蠔店老闆...

劉思琦也特別喜歡逛街,但是買起衣服完全不考慮價格只要是她覺得好看的衣服不管是三十元還是三萬元都會買。

劉思琦可以為了打理髮型,讓叔叔驅車帶她去到三百多公里的大連...

但,除了花錢,這位姑娘可以說什麼都不會,需要家人幫她剪指甲、餵飯。在家長的過度寵愛與保護中,成了“低能兒”。

暫且忽略“節目劇本化”的嫌疑,孩子不早受點“罪”,以後還會加倍受罪。

04

生活中,家長多半會“過度保護”孩子,雖然在我們看來,那都是我們家長應該做的。

我們會過度擔心孩子的身體健康,儘量滿足孩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需求;我們也會過度擔心孩子的安全,出處干涉、限制孩子的活動...

豈不知,真正傷害孩子的不是傷害本身,而是過度保護。

過度保護阻礙了孩子獨立性的發展。

為了避免傷害,孩子不停被父母限制去做很多在我們看來可能帶來風險的事。

過度地給予孩子讓他窒息的愛和保護,就意味剝奪了他學習應付複雜問題的各種技巧和經驗的機會。

表面看,這是為了孩子的安全和健康,可孩子失去了對事情的選擇權,他們不斷被控制去做我們希望的,這是一種被愛的感受還是一種痛苦呢?

過度保護阻礙孩子擁有適應社會的能力。

過度保護,使孩子缺少了成長過程中的磨礪,容易造成孩子的軟弱閉塞、膽怯無能並逐漸養成膽小怕事的性格。

同時過度保護,使孩子和社會之間豎起了一道牆,孩子在無形中遠離了社會,長大以後就會難以適應社會。

05

“酸甜苦辣都是營養,生活百味都要體驗。”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必須要經歷一些磨難,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

沒錯,孩子摔倒了,是會受傷;孩子在幼稚園吃飯如果不衛生,是會生病……

只是,這不能成為我們不給孩子嘗試任何風險的事的原因。

更好的辦法是教他如何去規避風險,或在問題產生後如何妥善解決。

讓孩子受點‘罪’,其實是很可貴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