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的結構和特徵你知道嗎?
翡翠是大自然賜予人類的寶貝,翡翠神秘而高貴,常常引人入勝。要想瞭解翡翠,首先要瞭解翡翠的結構。現在我們就來看一看翡翠的結構是怎麼樣的。其實,翡翠的結構是指組成翡翠的礦物結晶程度、晶體形態、顆粒大小以及礦物與礦物之間相互排列關係。翡翠是在高壓背景下和高溫、中溫、低溫環境下經熱液作用、接觸交代作用和區域變質作用等形成的,組成的礦物成分、結晶程度、晶體形態、品粒大小和礦物彼此之間排列關係複雜多樣,結構類型也千變萬化。
1.按碎裂程度翡翠形成過程中伴隨極大的地應力,在此環境下翡翠的組成礦物往往發生破裂、旋轉位移、磨損和形變。按碎裂程度翡翠的結構可分為下列三類:
(1)碎裂結構:組成弱翠的礦物在低溫環境下遭受定向壓力,超過彈性限度時輝石礦物之間分裂,晶粒內部發生沿兩組解理面的破裂、錯動,並有一定位移量,雙晶出現彎曲,出現波狀消光現象,同時礦物之間接觸處開始破裂,形成形狀不規則並帶棱角的碎屑,在翡翠中很常見。
(2)碎斑結構:當破碎程度強烈時,出現大小不一的礦物碎屑,較大的為斑晶。這些礦物碎屑具有不規則的損傷邊緣、裂隙、波狀消光及邊緣粒化現象。
(3)糜棱結構:是指在應力強烈作用下,礦物大部分細粒化,顆粒滑移,重新拉長定向排列的現象。
2.按礦物的結晶程度和晶體形態按組成翡翠礦物的結晶程度和晶體形態,其結構可分為下列三類:
(1)柱狀變晶結構:組成翡翠的輝石礦物自形程度較高,礦物單體一般裡斜方柱狀,晶體柱面、解理面、雙晶面及晶棱在肉眼下或顯微鏡下容易辨認。礦物晶體粒徑較大,往往是成礦早期高溫環境下形成的。這種結構類型的翡翠,數量多,品質差,工藝價值也低。
(2)粒狀變晶結構:這是翡翠中常見的一種結構。輝石多數呈半自形和不規則粒狀,在放大鏡和顯微鏡下仍可清楚看出輝石的晶形、晶面、解理等各種礦物學特徵。
(3)纖維狀變晶結構:礦物的形態主要呈針狀、纖維狀和少量的長柱狀。這種纖維狀的礦物形態,一般形成於強大的定向側壓和中低壓強的環境。礦物沿C軸單向發育。
3.按組成礦物間的相互關係按組成礦物間的相互關係,翡翠的結構可分為下列三種類型:
(1)鑲嵌變晶結構:組成翡翠的主要礦物輝石晶體形態一船呈斜方柱和半斜方柱狀、多邊狀,礦物顆粒彼此間接觸面平直或轉折包容,呈緊密鑲嵌狀態,這種組構是翡翠韌性很大的內在原因,這種結構在翡翠中最為常見。
(2)交織變晶結構:是指組成翡翠的礦物形態,主要呈纖維狀、針狀、長校狀和粒狀交織在一起。表現出定向性紊亂,在顯微鏡下常常表現出束狀、絮狀、放射狀和絲狀的特徵。
(3)平行變晶結構:礦物顆粒長軸有較好的定向性,透入性片理極為發育,礦物沿片理面重結晶互呈平行狀排列,這類結構往往在強大的側壓環境下形成,如金絲種等。
4.按交代作用特徵翡翠的交代作用貫穿于翡翠形成的始終。早期,輝石類礦物交代鈉長石,晚期閃石類礦物交代輝石。根據交代程度,翡翠的結構可分為下列三類:
(1)交代淨邊結構:往往發生在晚期閃石類礦物交代輝石礦物過程中。主要由藍閃石、陽起石、透閃石等交代輝石時帶入鐵、鎂在輝石礦物邊緣形成一閃石圈。
(2)交代殘核結構:往往發生在輝石類礦物交代鈉長石去矽作用的過程中。殘留的鈉長石呈不規則狀分佈在輝石類礦物之間。由於兩種礦物物理性質差異較大,在顯微鏡下容易區分。
(3)交代環帶結構:交代環帶結構是交代淨邊結構和交代殘核結構的過渡類型。隨著交代作用由表及裡,交代程度逐漸增強,出現一系列的不同顏色的成分圈環,顯微鏡下極易觀察。
5.按晶體絕對大小按組成翡翠礦物晶體的絕對大小,其結構分為下列四類:
(1)粗粒變晶結構:構成翡翠的礦物顆粒粒徑一般大於3mm,一些礦物顆粒可達1cm以上,肉眼明顯可見礦物顆粒形態和邊界特徵,並可見簡單雙晶、聚片雙晶和解理面。如新坑豆種、紫玉等。
(2)中粒變晶結構:礦物品體粒徑1—3mm,肉眼可見到礦物顆粒邊界和排列方式。用10倍放大鏡可見雙晶和解理面。這種結構以白地青、花青品種為典型。
(3)細粒變品結構:礦物顆粒粒徑為0.1-1mm,肉眼感覺有顆粒的存在,但難以辨認形態,需借助於放大鏡觀察,這種結構的翡翠一般透明度比較好,如芙蓉、蛋青地品種等。
(4)顯微變晶結構:礦物晶體粒徑<0.1mm,一般肉眼感覺不到顆粒邊界,均勻一體,透明度高。顯微鏡下可以辨認礦物形態和排列方式。這種類型常常以韌性較好的老坑玻璃種、冰種為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