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紅酒的起源你知道嗎?
南非,是新世界葡萄酒出產地的代表之一,在世界近代史中,南非葡萄酒工業就已經很繁榮了,法國皇帝拿破崙和俄羅斯沙皇都酷愛飲用南非的葡萄酒。後來在1886年,南非葡萄酒由於自然災害和戰爭,走過了一段無序的階段,直到1918年創立的南非葡萄種植者協會Ko-operatiewe Wynbouwers Vereniging(KWV)使南非葡萄酒真正的走向了國際市場,並風靡全球。南非的葡萄酒要從她的歷史來說起。南非位於非洲大陸最南端,其北部為亞熱帶和草原氣候,而其最南端的開普半島受海洋影響為典型的地中海式氣候。南非的葡萄酒生產主要集中在該地區,特別是開普地區的西部,也就是現在我們所說的西開普。南非葡萄酒的歷史大致可以分為五個時期。
第一時期:早期開拓時期
開普地區的葡萄栽培與釀酒可以追溯到早期的殖民時代。好望角一直是歐洲前往印度的重要中轉站和補給基地,荷蘭東印度公司和後來的英國東印度公司,進一步促進了歐洲向南非的移民,也帶來了葡萄栽培技術和葡萄酒的釀造技術。葡萄栽培的引進源自荷蘭第一任殖民總督簡·凡·瑞比克(Jan van Riebeeck)的園藝實驗。他於1655和1656年分別從法國和西班牙等地引進葡萄插條,並於1659年2月釀出了第一批葡萄酒。他在日記中這樣寫道:“感謝上帝,今天,終於用開普葡萄第一次榨出了葡萄酒。”這也是南非葡萄酒傳奇的開端。
第二時期:規模種植時期
1679年新總督西蒙·凡·德斯戴爾(Simon van DerSte1)的到來極大促進了開普地區的葡萄栽培與釀酒。他個人在康斯坦蒂亞(Constantia)河谷發展葡萄種植。在低坡地開闢了一個770公頃的農場,命名為康斯坦蒂亞。由於開普地區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這裡生產的天然甜葡萄酒很快就蜚聲歐洲市場。除了康斯坦蒂亞,他還在斯泰倫博斯(Stellenbosch)和德拉肯斯坦(Drakenstein)建立了新的農業社區,1688年,這個地區接納了200名流亡的法國胡格諾派教徒,他們中的很多人都是葡萄栽培和釀酒方面的能手,極大提高了這個地區的釀酒水準。l7世紀,開普地區一個樣板農場的釀酒葡萄栽培就已經達到40多萬株,葡萄酒成為南非農業的一個重要分支,並利用優良的航海條件將酒出口到歐洲。
第三時期:大蕭條時期
l9世紀80年代,歐洲發生了嚴重的葡萄根瘤蚜災害。1886年根瘤蚜傳入開普地區,迫使農民毀掉數百萬棵葡萄樹,導致巨大的經濟損失。在採用了美洲葡萄的砧木後,才挽救了南非的葡萄和葡萄酒產業。但後來由於市場缺乏而使生產過剩以及英國與布林人之間的戰爭(1899~1903年)使葡萄酒工業遭受迷茫和無序的打擊。
第四時期:標準化時期
為了應對產量過剩和保護葡萄園的利益,1918年南非成立了“葡萄酒製造共同協會(kWV)”,它的成立給葡萄酒業帶來了穩定、發展和繁榮。作為新世界的葡萄酒產區之一,南非的葡萄酒行業非常注重技術進步。1957年引進推廣的冷發酵技術,使葡萄酒尤其是白葡萄酒的香氣和品質都大幅度提高,進一步奠定了南非作為世界優質葡萄酒生產國的地位。1972年通過立法來保護和認定產地、廠家和所用葡萄品種制出的葡萄酒所具備的特色品質。立法於1973年實施。
第五時期:現代
現在,在整個西開普地區,4900個種植戶種植著93250公頃的葡萄園。有4種主要類型的生產者:生產銷售商、合作者、個體生產者和酒莊酒生產者。生產銷售商有5個:KWV、Bellingham、Distillers公司、Gilbey Vintners和Stellenbosch Farmers'Winery(SFW是世界第五大酒廠,是南非排在KWV之後的最大的酒廠)。這些公司用自己葡萄園的葡萄釀造葡萄酒,也購買葡萄與葡萄酒,勾兌後用自己的品牌銷售。另有70個合作者提供了品質優良和價格適宜的葡萄酒。還有83家酒莊,僅僅用自己或附近葡萄園的葡萄釀酒。南非的葡萄酒年產量位於世界第八,占世界葡萄酒產量的3%,年人均消費葡萄酒9升。大多數葡萄酒通過國內銷售商銷售,但隨著國際社會對其產品的不斷認可,出口數量也在不斷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