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富二代天貓賣古琴 開豪車親自當客服

開著頂配越野車,穿著限量版金色鉚釘運動鞋,抽著煙斗……看到眼前的“紈絝子弟”張漢麟,很難把他和中國最古老的樂器古琴聯繫到一起。想像中的古琴“斫琴”人,不是應該道骨仙風、走路都帶著仙氣?更想不到的是他還能開天貓店做到了行業領先。

事實上,生於1988年的張漢麟,是個不折不扣的“琴二代”。張漢麟的舅舅,是當代中國著名古琴大師王鵬。2008年北京奧運開幕式上演奏的“太古遺音”古琴,就出自王鵬之手。自大一下學期起,張漢麟就開始在舅舅王鵬的“鈞天坊”學習斫制古琴。

談起古琴,張漢麟娓娓道來:“古琴是中國歷史最為悠久的古樂器之一,自古琴棋書畫之首的琴,其實指的就是古琴。2003年,古琴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在古琴這行,手工制琴的手藝人都被尊稱為“斫琴師”。張漢麟說:“以我現在的制琴功底,還遠遠不敢自稱是‘斫琴師’。”

“斫琴”的第一道工序是選材。中國唐代斫琴世家雷氏家族曾把“斫琴”經驗總結概括為:“選材良,用意深、五百年、有正音”。因此,歷代人製作古琴首重良材選擇。“琴材以幾百年或上千年的老房梁為最佳,面板應使用紋理順直、寬度均勻、硬度適中、無疤節和蟲蛀等缺陷的梧桐或杉木製作,以質地堅硬的梓木等木材為底板。”

選材之後就是選造型、制底板、挖槽腹、合板、刮灰胎、研磨、上漆、擦光、定徽、安足、上弦、調音……上百道工序,外行聽著就頭大,但每一步的成敗都會影響琴音的品質。”一個‘斫琴師’要身兼多項技能,是木工、漆工、調音師、雕刻師、畫家……”張漢麟說。

在張漢麟的辦公室裡,放著他自己做的第一把古琴。這把琴做了兩年,曾經有好幾個人要高價收去,他都拒絕了。

張漢麟觀察到,很多普通的古琴入門愛好者捨不得選擇價高的古琴,而市面上便宜的古琴又大多粗製濫造。於是,張漢麟創立了自己的獨立品牌“正麟殿”,專攻兩萬元以下甚至幾千元的高性價比古琴,立志用良心品質,改變“萬元以下無好琴”的亂象。

“正麟殿”的90後員工李慶紅,是“正麟殿”創立初期第一批古琴的購買者。他當時因為對工藝有疑慮,跟張漢麟在網上辯論。李慶紅是個愛琴之人,小學時因為看了電視劇《三國演義》裡空城計的一幕——諸葛亮在城樓上焚香彈琴退敵,從此就深深愛上了古琴。但他對古琴屬於一知半解,所以才有了誤會。不打不相識,李慶紅當時辭去青島的工作,來正麟殿邊打工邊研究古琴,這一來就是6年。

張漢麟與來更換琴弦的顧客交流。他把彈琴的人比喻成“貴族”,但強調“貴族“絕對指的不是有錢,而是具備見識與修養。

作為正麟殿的創始人和CEO,張漢麟堅持自己做天貓店客服。“對於樂器這行來說,專業客服太重要了。即使客人不買,我們也要在溝通中把正確的古琴認知傳達給他們。”

2015年,張漢麟通過天貓銷售,結識了一位古琴“琴癡”、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歐美流行樂電臺DJ國鵬。國鵬熱衷古琴歷史錄音收藏與研究。在他看來,古琴雖然拿了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等稱號,但比起西方音樂,無論是原創、演奏、研究、傳播還是出版都遠遠不及,跟單一的樂器鋼琴比起來,也差很多。

國鵬說,與張漢麟的相識像是伯牙遇子期。“相遇前用各自方式推廣古琴文化,相遇後兩人決定聯手傳承古琴的絕世之音。”目前,國鵬和張漢麟一同策劃的古琴音像出版物《絕響——國鵬輯近世琴人音像遺珍》即將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