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二胎勢頭正猛,嬰童行業你怎麼了?

二胎政策,無疑為嬰童行業帶來了新的發展契機。競爭格局尚未定型的國內童裝版圖隨著二胎利好政策的落地,硝煙四起。既充滿無限潛力,又暗藏激烈競爭。捷足先登的,一定比後來者占盡優勢嗎?


這些天,報紙、網路、電視都被“二胎”刷屏了,朋友圈各種言論層出不窮,各種段子瞬間爆棚。最經典的莫過於上半年為國接盤,股虧,下半年為國生娃,腎虧。然後有磚家說四房五房的大套房將成為剛需。嗯,剛需,說得好像你想買就買得起似的。說實話,參與談論二胎話題,一開始我是拒絕的。藍朋友還不知道在哪個角落呢,二胎……呵呵。

但是,言歸正傳,對服裝行業來說,二胎絕對是個大利好消息啊。有多好呢?我們來看看,有權威機構預測,全面放開二胎,每年將有可能新增新生兒100~200萬人,預計2018年新生兒有望超2000萬人。其所蘊含的消費紅利大約每年1200~1600億。這個數字實在太可觀了。換句話說,千億規模的消費空間,任誰都想插上一腳啊。凡是與二胎政策相關的產業,比如房地產、母嬰醫療、兒童服飾、食品、玩具、家用汽車、教育培訓等等,都將從二胎政策中多多少少分得一羹利益,並有望迎來爆發式增長。

嬰童產品,兒童服飾就不用說了,無疑將會是這波政策受益者的主力軍。有資料顯示,童裝產業產值年增長率可達25%至30%,預計2015年我國孕嬰童行業市場規模將突破2萬億元,其中母嬰電商市場規模在1000億元至2000億元。2014年我國童裝市場規模突破1400億元大關,未來幾年,伴隨中國兒童人口的持續增長,嬰幼產品、童裝服飾市場將繼續保持強勁的發展勢頭。

事實上,早在二胎政策之前,就有不少服裝企業已經看好大勢,做好先期佈局,加碼童裝市場,也早在今年初就對此趨勢進行了分析。


我們不妨簡要總結下,有哪些企業和品牌趕上了二胎利好,在嬰童市場捷足先登了。

運動品牌——愛迪達、耐克等國際運動品牌大鱷在童裝市場的表現一直強勁,耐克日前宣佈與Marathon Kids 的合作夥伴關係,6~12歲的兒童運動市場成為耐克運動文化的培育重點。略顯頹勢的Puma宣佈與United Legwear和Apparel Co.合作進軍童裝。361°、李甯、特步、安踏等國內運動品牌也早就開始拓展童裝市場。安踏兒童體育用品店在2013年就已經達800多家,並持續擴充本品牌的兒童體育用品業務規模。李甯集團則發佈了李寧童裝5~10年的發展規劃,以全新管理團隊和品牌標誌進軍童裝領域。

戶外用品——2014年,探路者聯手派克蘭帝開發的童裝產品正式推出。探路者童裝(TOREAD kids)主要定位為兒童中高端戶外休閒產品,其未來的童裝業務主要授權給派克蘭帝運作。2015年,探路者童裝店計畫開到300~400家。

嬰童品牌——今年6月登陸深交所的金髮拉比,專注母嬰消費品,包括嬰童外出服、貼身衣物與用品類。公司目前擁有三大品牌:拉比、下一代、貝比拉比。

鞋履品牌——女鞋品牌千百度日前宣佈,擬全資收購英國玩具品牌Hamleys (哈姆雷斯),Hamleys是世界上最古老和最有名氣的玩具連鎖店之一,從1760年成立至今已有255年的歷史。收購完成後千百度將會把Hamleys帶入中國市場,計畫在香港以及內地開設多家分店。

平價休閒——Zara、H&M就不用說了,早就把童裝做得熱火朝天了。平價時尚品牌裡的另一大巨頭優衣庫表示,計畫將嬰兒裝和童裝提升到與男女裝同樣的位置上來,大幅擴充兒童服裝種類,增加銷售童裝的門店數量,希望童裝能成為男裝和女裝之後的第3支柱。


而在國內,森馬服飾在2013年年底起推出了夢多多和Mini balalbala兩個兒童新品牌。2014年,森馬童裝收入32億,占比近40%。今年,森馬服飾繼續擴充0~3歲嬰童市場產品線,增加0~3歲嬰童服裝零售面積,向兒童用品全產業鏈佈局。美特斯·邦威則打通了旗下童裝品牌me&citykids和moomoo的全管道銷售模式,推動童裝業務發展。

女裝品牌——女裝品牌朗姿在2014年收購了韓國最大嬰幼兒服裝用品品牌阿卡邦,拓展嬰幼兒服裝及用品市場。韓都衣舍於2012年上線了童裝品牌米妮哈魯,七格格推出童裝品牌Thenext,初語也推出童裝品牌,開啟線上實體店雙線作戰模式。2014年,裂帛童裝旗艦店上線,裂帛童裝成為裂帛集團旗下獨立的子品牌。而在更早前,太平鳥成立了童裝品牌MiniPEACE,江南布衣也成立了童裝副牌jnbybyJNBY。

奢侈大牌——從Christian Dior、Burberry、Gucci、D&G到Ralph Lauren、Fendi、Marc Jacobs、DKNY……都已經或深或淺染指童裝。Baby Dior本身是一個迷你的全時尚帝國,專為初生嬰兒到12歲的兒童設計。Gucci Kid、Armani Junior在奢侈品童裝市場有著極高的認可度,2012年Gucci在上海開設了童裝精品店,Armani Junior在中國也已經拓展到北京、上海、深圳、瀋陽、杭州等多個城市。Paul Smith推出童裝系列,物件從新生兒到14歲的少年。Burberry Children是發展得較為成熟的一個大牌童裝線,2015年上半年,Burberry童裝營業額增長10%,遠高於其他品類。而Philip Lim Kids、Little Marc Jacobs等也都是大牌童裝銷售中的領軍品牌。


此次二胎政策,無疑為嬰童行業帶來了新的發展契機。競爭格局尚未定型的童裝版圖隨著二胎利好政策的落地,硝煙四起,既充滿無限潛力,又競爭激烈。捷足先登的,一定比後來者占盡優勢嗎?

其實,未必。

童裝掘金熱的背後,對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國內童裝市場看似龐大熱鬧、利潤高、門檻低,但實際做起來遠非想像的那麼容易。產品的品質要求、技術能力、童裝檢測標準等等綜合的競爭力將是制約企業發展的關鍵。看看曾經風生水起的博士蛙頻頻傳出萎縮的信號,創辦於2003年的專業童裝兔仔嘜曝出歇業,都在警示我們,其實當前大部分童裝品牌的盈利狀況並不樂觀,童裝市場這塊大蛋糕並沒有看起來那麼光鮮可口。

雖然一眼望去,嬰童產品、童裝市場潛力似乎無比巨大,但是這個利好是所有人都能看到的,機會對大家來說是平等的,也就是說,將會有不知道多少你想都沒想過的企業和品牌插足到這個市場中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搶走你以為穩穩可得的果實。

並且,對於嬰童行業來說,安全問題將是繞不開的話題。而這也恰是國內嬰童產業的短板。想想大家為什麼要跑到國外帶奶粉帶尿不濕吧,市場對所有的企業和品牌一視同仁,但是最終決定勝負的是產品的品質,而不是進場的順序,或者暫時領先的市場份額和規模。

對於摩拳擦掌進軍嬰童領域的企業來說,比拿起計算器推算二胎帶來的新增消費人群以及利潤規模更重要和急迫的,是踏踏實實思考如何更好地找准品牌定位,控制產品品質,解決銷售管道問題。要知道,產品本身能否滿足人們的真需求,品質是否值得信賴,將會是影響企業發展最核心的因素。如若沒有這個,那麼,然並卵,轉機也有可能是危機,利好也有可能終究是美夢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