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記憶深處—奶奶一直在用的那口”老鐵鍋“

小時候家裡很窮,奶奶就把這口鐵鍋用到了極致。攪麵湯,熬稀粥,煮麵條,下餃子,做燒餅,做鍋巴,過年的時候雜麻花,無所不能。

每到過年的時候,哥哥、弟弟、妹妹都從遠方回來了,奶奶會做出各種卡通動物的饅頭,一會刺蝟,一會一個豬八戒,一會一個蛇精,奶奶的手很巧,是上個世紀艱苦的社會背景,給了她們一代人勤勞,靈巧的雙手!把各種奇形可愛的小動物放到蒸籠裡,待到鍋裡的水一煮開,把蒸籠一起放到上面。

那時,最讓我們兄弟姐妹們期待的是等到它們新鮮出爐,雖然沒有什麼味道的饅頭,但充滿了我們童年的歡笑!

那時,我覺得那口鐵鍋在我們心中就像是個聚寶盆。

如今,老鐵鍋畢竟年事已高,而且使用得太是頻繁,有時候它也會出現故障,有幾次燒火時我發現了它在漏水,我驚慌失措,奶奶卻是鎮定自若,有時抹上一點點麵糊,有時用高粱杆裡的柔韌纖維堵一下,倒也相安無事。

後來我們搬出了老房子,住上了新房,家鄉的環境也變了,再也沒有用到那口老鐵鍋,也忘卻了它們的面貌,唯一能記清的,還是那口老鐵鍋。

我們的生活中或記憶裡都有這樣一口鐵鍋,盛著飯菜之香,沉穩不醒目,卻能讓人生出踏實的幸福感。鐵鍋是國人烹飪食物的傳統廚具,煎炒燉炸樣樣豐富的菜系,尤其需要一口耐用的鍋具。鐵鍋有百般好,使用養護也不能忽視,來好好打量我們習以為常的鐵鍋吧。

鐵鍋之好,貴在“補鐵”蓄火候

______

雖然不銹鋼鍋、不粘鍋日漸普及,不少國人在買鍋時的優先材質選擇仍是鐵鍋(尤其是炒鍋),既是源自長輩的耳濡目染,還在於鐵鍋特別適宜烹飪中式菜肴,且連世界衛生組織(WHO)也曾多次推薦鐵鍋作為日常烹飪的廚具,因為它可以被看作人體所需的鐵元素的輔助補充來源。

鐵鍋的主要成分是鐵,還含有少量錳、矽、碳等其他元素。不少資料表明,在烹煮食物的過程中,少量析出的鐵物質,對人體有好處。長期使用後,鐵鍋還會產生一層氧化油膜,有不粘效果,這也是老一輩都覺得鐵鍋越用越好的原因。鐵鍋有生鐵鍋和熟鐵鍋之分。生鐵鍋是選用灰口鐵熔化用模型澆鑄製成的;熟鐵鍋是用黑鐵皮鍛壓或手工捶打製成,具有鍋坯薄,傳熱快的性能。

煎炒烹炸樣樣講究的中式烹飪最講求“火候”,人們覺得大鐵鍋燒出的農家菜香,大多是因為柴火的火氣更旺,不似天然氣溫吞,而厚重的鑄鐵鍋在火氣與火力的傳導和涵養上則十分出色,熱量集聚之後,長久、充足而穩定,正對中餐的烹飪需求。

鐵鍋之用,強調開鍋與養護

______

一般的不粘鍋含特氟龍塗層,在加熱後,聚四氟乙烯發生化學變化是否會產生毒性,還頗有爭議。部分鐵鍋由高純鐵打造,經過處理及長期得當使用保養後,鐵鍋表面形成氧化鐵層,能間接實現無毒無塗層不粘的效果。當然鐵鍋有無塗層,塗層是否含有毒性,都要在購買時確認清楚,具體對待。

開鍋清洗

首次使用前,先沖洗鍋身裡外,擦乾,均勻塗抹植物油,再加熱至出煙並持續2分鐘,待鍋子自然冷卻後,沖洗乾淨即可。

使用前爆油鍋 

每次使用之前,建議“爆油鍋”。經“爆油鍋”後再烹飪,菜不易燒焦、不易粘鍋。“爆油鍋”是為了均衡鍋的內表面溫度,讓鍋的表面和油很好地相溶合,相當於給鍋增加了一層天然即時的“不粘塗層”。將鍋放在爐灶上,用中火充分加熱;再放入一勺油,使鍋底均勻接觸到油;油熱後,將油倒掉,再放入烹調所需的油。

怎樣才不粘底

一定要做到熱鍋冷油,慢火煎制。在較熱的鍋裡,剛剛放入的食油會形成一種微觀“氣墊”,使食物不易粘底。慢火煎制,則是使這種“氣墊”現象延長時間,油溫一旦升高,這種現象就會消失。

趁熱時用溫水洗刷

鐵鍋使用完畢後,趁鍋還熱時,用鍋刷或鋼絲球等以溫水將鍋清洗乾淨。若有菜燒焦後的殘漬,放入溫水煮開一會兒,燒焦的部分就會變軟容易脫落。之後,用鍋刷或鋼絲球等將燒焦的部分刷下來。清洗後,抹幹水份,在乾燥處存放。

好用的鐵鍋,比珠寶更暖胃長情

______

我們一直在為提高您的居家生活品質在努力!